分析化学总复习详解
实际意义的数字。
分析化学中的有效数字
a. 容量器皿:滴定管, 移液管, 容量瓶;4位数。
b. 分析天平:取小数点后4位有效数字。
c. 标准溶液的浓度:0.1000 mol/L
d. pH = 4.34,-lg(4.6 10-5)。
小数点后的数字位数为有效数字位数。
e. 分数、倍数、非测量所得数字的位数不确定。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22
正态分布与t 分布:
相同点 :
随机误差在某区间的概率,就是 分布曲线下这一区间的积分面积。
不同点:
正态分布:u 一定,相应的概率一定。 t 分布:t 一定,相应的概率并不一定,还与自由度有关。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23
2. 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分析化学总复习详解
二、分析化学的分类 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2
按原理分类
配位 氧化还原
沉淀
酸碱 滴定分析
重量分析
光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
基础发展
化学 分析
仪器 分析
色谱分析 质谱分析
分析化学
(3)计算G值: G 计 算 X ns X或 G 计 算 X sX 1
(4) 若G计算> G 表,弃去可疑值,反之保留。 由于 Grubbs检验法引入了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故准确性比Q 检验法高。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27
八、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有效数字:是指在测定中所得到的具有
a
n B
Kca
[
[C]p A]m[B]n
仅随温度变化
与温度、离子强度有关
两 者 的 关 系 : Kac KaA mC pB n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31
二、滴定分析法概论
1.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 准确度高,能满足常量分析的要求 ➢ 操作简便快速 ➢ 使用的仪器简单、价廉 ➢ 利用多种反应、方法成熟
4、蛋白质去除方法
加入沉淀剂——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丙酮、乙醇
)和中性盐(饱和氯化铵、硫酸铵溶液)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9
Chap.4 误差及 实验数据的处理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10
一、准确度与误差
真值:试样中待测组分客观存在的真实含量。
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准确度高低常
③ 置换滴定法 ④ 间接滴定法
4.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之间的换算
c= B
b a
TB/ A *103 MA
(mol
/
L)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33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直接配制法、间接配制法(标定法)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 ① 试剂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② 纯度足够高>99.9%(所含杂质组分不影响滴定) ③ 稳定(不易吸收空气中水分和CO2,不易氧化还
4. 质子平衡 (PBE): 溶液中酸失去质子数目等于碱得 到质子数目。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37
零水准法写PBE
(1) 先选零水准 (大量存在,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一 般选取投料组分,包括溶剂H2O
68.3% 95.5%
99.7%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21
五、t 分布曲线与置信区间
1. t分布曲线
t x
s
t 分布曲线反映了有限次测定数 据及其误差的分布规律。 纵坐标--概率密度 横坐标--统计量t值
随自由度 f ( f =n-1)而变,当 f >20时,与正态分布曲线很近似, 当 f→∞时,二者一致。
19
2.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Φ(u)
1
u2
e2
2
横坐标:偶然误差的值, 纵坐标: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小。
11/30/2020
20123化教分析化学
20
3. 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0.4
0.3
0.2
0.1
随机误差 的特性: 对称性 单峰性 有界性
y
0
-4 -3 -2 -1 0 1 2 3 4 u
-3 -2 - 0 2 3 x- -3 -2 - + +2 +3 x
t
n
s
若 t计算 > t表 ,则与已知值有显著差别(存在系统误差)。
若 t计算 ≤ t表,正常差异(偶然误差引起的)。
2. F 检验法:用于检验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F S大2 S小2
若 F >F表,两组数据精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是来
自同一个总体。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25
七、可疑测定值的取舍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仲裁分析及例行分析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4
Chap. 2 分析式样 的采取和预处理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5
一、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1. 试样的采 取与制备
2. 试样预处 理
(1) 能溶于水的用水作溶剂; (2) 不溶于水的酸性物质采用碱性溶剂,碱性试样采 用酸性溶剂; (3) 还原性试样采用氧化性溶剂,氧化性试样采用还 原性溶剂;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8
3、试样分解方法 A、无机试样的分解 (1)溶解法:水溶、酸溶、碱溶
(2) 熔融法:酸熔法、碱熔法、半熔法(烧结法) B、有机物试样的分解 (1) 溶解法:相似相溶原则 (2)分解法:湿法、干法
注:人为误差与过失误差的区别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17
2. 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一些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
素引起的。如环境温度、湿度、电压、污染情况等变 化引 起样品质量、组成、仪器性能等的微小变化;
性质:双向性、对称性、不可测性。
减免方法:无法消除,但可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热分析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3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 >0.1 g
0.01-0.1 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0 mg <0.1 mg
试液体积 >10 ml 1-10 ml
0.01-1 ml <0.01 ml
b. 试剂误差(Reagent Error):试剂或蒸馏水纯度不够。 c. 仪器误差(Instrumental Error):如容量器皿刻度不
准又未经校正,电子仪器“噪声”过大等造成。 d. 人为误差(Personal Errors,主观误差、操作误差):如观 察颜色偏深或偏浅,第二次读数总是想与第一次重复等造成。
➢重现性:同一条件下的重复测定中,结果重复出现; ➢单向性: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偏低;对测定结果影响 固定。
➢可测性:其大小可以测定,可对结果进行校正。
11/30/2020
20123化教分析化学
16
(2) 系统产生的原因(分类)
a. 方 法 误 差 ( Method Error ) : 如 反 应 不 完 全 , 干 扰 成 分 的影响,指示剂选择不当等。
2.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① 反应定量、完全——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计量点时,反应完全程度高>99.9%
② 反应速率快(或者可以通过某些方法加快)
③ 有简便可行的确定终点方法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32
3. 几种滴定方式
① 直接滴定法(反应满足以上三个要求)
② 返滴定法(反应速率慢、滴定物为固体等、指 示剂)
n
总体标准偏差(σ):
(x )2
i1
n
样本标准差( s ):
n
(xi x)2
s i1 n -1
(n-1) 表示 n 个测定值中具有独立偏差的数目,又称为自由度。
相对标准偏差( sr ) :
sr
s x
100%
又称为变异系数 CV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11/30/2020
平均偏差:
各偏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称为单次测定的平均
偏差,又称算术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
d1 n ni1
di
1 n ni1
xi x
相对平均偏差:dr
d x
100%
(无正负号之分)
11/30/2020
2013化教分析化学
13
3、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施多次,求出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大 小常用偏差表示。
2、偏差(Deviation)
绝对偏差 di:测定结果(xi)与平均值( x )之差。
相对偏差 dr: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di xi x
dr
xi x
x 100%
(有正负号之分)
11/30/2020
12
2013化教分析化学
原,不易分解) ④ 摩尔质量大(可以减小称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