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A经济法案例题的命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CPA经济法案例题的命题思路及答题技巧

2011年的其中第1小题、第2小题每小题7分,第3小题7分,第4小题12分,第5小题12分,第6小题17分。

其中第2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选用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为7分;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最高得分为12分。

本题型最高得分为67分。

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生应当清楚的是,案例分析题是考生能否通过《经济法》考试的关键。

由于使用英文解答可以多拿5分,《经济法》试卷的最高得分为105分,但合格分数线仍为60分。

§(一)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思路
§1.喜新不厌旧
§2007年:第1题:重大调整的《合伙企业法》第2题:重大调整的《证券法》;第4题:重大调整的《破产法》
§传统考点:第3题:《合同法》
§2008年:第3题:2008年新增的《物权法》
§传统考点:第1题:《公司法》;第2题:《合同法》;第4题:《公司法》+《证券法》
§2009年:第1题:《公司法》+《证券法》第2题:《物权法》+《技术合同》+《专利权》+《合同法》
§2010年:第1题:09年《破产法》新增内容;第3题:10年《证券法》新增内容;
§传统考点:第2题:《票据法》;第4题:《物权法》+《合同法》
§2011年:第1题《合伙企业法》;第2题《公司法》;第3题《票据法》;第4题《破产法》;第5题《法律基础知识》+《物权法》+《合同法》+《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第6题《公司法》+《证券法》
§2.跨章节考点的综合
§为了增加试题的难度,有些案例分析题往往会综合几个章节的考点。

例如:
§(1)2009年新制度的第2个案例分析题,其考点涵盖了第8章的“权利质押”、第9章的“代位权”、第10章的“技术合同”和第14章的“专利权”。

§(2)2010年的第4个案例分析题,其考点涵盖了第8章的“抵押”、“质押”第9章的“代位权”和第10章的“租赁合同”。

§(2)2011年第5个案例题,其考点涵盖了第1章的“诉讼时效”、第8章物权法的“善意取得”、第9章的“先履行抗辩权”第10章“房屋买卖”和“房屋租赁”合同。

§(二)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1.先看要求后做题目
§(1)在做某一个案例分析题时,最好先快速浏览一下题目的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去推敲案情。

§(2)整个题目可能看不懂,但有时不一定会影响考生回答某一个小问题,考生应学会“挑肥拣瘦”。

§2.答题步骤(“2+1”)
§ 以2011年第1个案例分析题的第1个小问题为例,题目的要求是“甲对乙拟转让给A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并说明理由。

”(本小题1.5分)。

§ 第一步,作出简单、明确的判断(0.5分)。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完整地写出“甲对乙拟转让给A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享有优先购买权”,也可以直接写“甲享有优先购买权”。

§第二步,说明理由(1分)。

标准答案是:“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权;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 首先,“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只是过渡性的语言,并非评分点,可以简单地写成“根据有关规定”或者“根据规定”即可,这不是评分的要害。

§ 其次,是否要求一字不差地引述法律条文,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毫无疑问,标准答案都是法律原文,但考生是闭卷考试,可以自己组织语言进行适当地变通,但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必须准确到位。

对这个小问题而言,关键词是“其他合伙人有优先权”。

在说明理由时,只要能说得“靠谱儿”,基本上就可以拿到分。

§第三步,做具体分析。

应针对法律条文中的关键词,结合案例中的实际情况作一个简明的分析即可。

如“在本题中,合伙协议并没有其他约定,因此甲享有优先的购买权。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