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梁桥式起重机(第二批)技术文本二OO八年一月总体要求及功能描述1、起重机名称及数量:QD10 t吊钩桥式起重机,8台1悬挂式电动葫芦,4台2、起重机用途:主要用于仓库钢材装卸作业。
3、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表3.1起重机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要符合以下标准要求: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83、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GB/T14005-93、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JB/T7688-9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起重机电控设备JB4315-86。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GB10183—88。
起重吊钩GB10051。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05-863.2本招标书中的桥式起重机分布于仓储中心一号仓库和二号仓库共计8 台,电动葫芦4台。
各起重机主要参数汇总见表1,桥式起重机的详细技术条件见起重机械设备订货技术条件表2~表5。
3.3起重机初定交货时间:2008年月,具体交货时间由招标方提前四个月通知投标方。
表1 仓储中心一号仓库的起重运输设备表仓储中心二号仓库的起重运输设备表表2 起重机械设备订货技术条件表(1#库1BC1 , 1BC2)表3 起重机械设备订货技术条件表(1#库1CD1 , 1 CD2)表4 起重机械设备订货技术条件表(2#库2AB1 , 2AB2)表5 起重机械设备订货技术条件表(2#库2BC1 , 2BC2)4、结构4.1主梁结构采用正轨箱型梁结构(要求主梁不能分段)。
4.2大小车金属结构件均采用热轧钢板制作,严禁用卷板替代。
4.3起重机的大车主梁腹板厚度宜》8mm;端梁两头的内外腹板(大车轮处)再复贴一块钢板加固(加固板高度、厚度与母板相同,长度~ 1.3倍高度);端梁上盖板两头也复贴一块钢板加固(上盖板加固板长度》腹板加固板长度+200mm)。
所有加固板中部开若干个(孔距~ 100mm)C 25mm孔,与母板塞焊,周边连续焊。
4.4为运输方便需要解体时,其分解面应选在应力小的部位。
采用足够强的搭接板,由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
4.5焊缝与拐角:①焊缝:焊缝直观检查按GB6417技术要求,焊缝表面不得有可见的明显缺陷。
②拐角:所有结构件的拐角及工艺、安装孔须有园弧过度,Rmin >20mm,且须砂轮机打磨倒顺。
4.6大小车轮处均增加方便更换车轮的顶升支点装置,以提高该部位的刚性,确保行走机构几何尺寸不变形。
4.7小车轨道为整根焊接,长度方向无断口,用可调式压板固定。
4.8制作前,钢板须经预处理、喷丸等,焊接完成后,结构件须整体处理,清除飞溅物,喷砂,抛光外表面,再涂环氧富锌底漆。
4.9下述地点设置检修平台及通道:走行车轮、集电器、两侧端梁设置通道、驱动装置处。
平台及通道用花纹钢板铺设,厚度》6mm5、传动机构5.1各机构采用交流电机驱动(等于或优于上海电机集团产品),齿形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传动(等于或优于武进二传动产品)。
5.2减速机采用江苏“泰星牌”产品。
减速机采用中硬齿面, 6 级精度。
减速机应采用润滑与防尘良好的减速箱,不得渗油。
5.3起升机构设二级高度限位保护装置(五钢双限位),设超负荷限止器(等于或优于上海西亚电控厂产品)。
5.4设防碰撞装置,在两台起重机相邻的端梁上装有聚氨脂弹性缓冲器, 两侧配有防撞限位及安全尺。
5.5传动件外防护罩与底板连接方式采用插入式,螺栓固定。
5.6各电机、制动器、减速机底座均设置定位挡块。
5.7大车行走采用单独驱动;小车行走采用集中驱动。
驱动轮数为总轮数的二分之一。
5.8主钩、小车制动采用焦作“金箍牌” YWZ9 型交流液压推杆产品(主钩制动器X 2套),必须带磨损自动补偿器5.9大小车轮、所有制动轮采用铸钢,大小车轮均采用双凸缘。
大车轮轮缘宽为170m m,车轮的材质应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5.10部件内轴承均采用哈、瓦、洛产品,钢丝绳采用上钢二厂产品。
5.11 滑轮采用铸钢滑轮,滑轮的节圆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大于16--28 倍。
5. 1 2润滑:按区域采用分片集中手动润滑,润滑点采用钩接式油嘴,油管直径不小于6mm,吊钩上的油嘴安装须考虑防护措施。
6、电气设备6.1供电电源主电源:AC380V ,三相四线,50Hz 控制电路:AC220V ,单相,50Hz,380V/220V 3000W 隔离变压器照明辅助电路:AC220V ,AC36V,50Hz电气柜内设检修电源:220V 15A,36V 10A,380V 15A6.2供电方式整机供电:安全滑触线小车供电:采用扁电缆供电6.3电气控制柜、接线箱电控柜及其它辅助电气设备均安装在主梁上顶面的合适部位;(1 )控制柜、接线箱防护等级IP44(2)接触器接触器的选型已充分考虑使用寿命,采用LC1-D 型系统(等于或优于施耐德公司产品)(3)控制柜、接线箱外壳装有指示铭牌,控制柜柜门反面贴有电气接线图及原理图、箱内所有导线套线号。
4)电动机的防护等级IP44、F 级绝缘,重级制(接电持续率40% 以上),具备过热保护。
6.4 电缆材料及敷设(1)布线采用BX 或BXR 电线(等于或优于上海南洋电缆厂产品)(2)控制柜内线路采用铜排连接(3)小车拖缆采用移动扁电缆(等于或优于常州东方电缆厂产品)(4)布线采用线槽铺设(包括驾驶室)。
6.5保护柜内主接触器采用LC1-D型380V,过电流采用JL12型,并设置在驾驶室内。
6.6整机操作控制在驾驶室内操作,操作方式为联动操作(联动台等于或优于上海恒港电器公司产品)。
6.7起重机采用不锈钢电阻器调速。
(不锈钢电阻器、等于或优于上海菱光电器厂产品)6.8在驾驶室适当位置设照明投光灯1只(1000W金卤灯)。
6.9配电柜内要安装照明灯,柜子打开灯亮,关闭灯灭。
6.10手提工作灯采用36V的隔离变压器供电。
6.11 照明设置专用电路。
电源由门机主断路器进线处分接。
当主断路器切断电源时,照明不断电。
各种照明均设有短路保护。
7.安全保护系统有以下安全保护:限位保护、起升机构超高保护、超载保护、零位保护、失压保护、短路保护、电源电压断路保护、欠压保护、装置过流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自动安全开关保护等。
7.1 总电源开关设置在驾驶室内。
7.2主电源自动开关具有过载、短路保护能力7.3各机构动力电源均设有过载、短路、缺相失压保护7.4设超负荷限止器(等于或优于上海西亚电控厂产品)7.5设置起升高度限位二级:一级限止上升,二级整车断电(采用五钢形式)。
7.6当同跨内有2台或2台以上(包括预留)起重机时,起重机上应设有防碰撞装置,防撞装置采用大车两侧用行程开关加安全尺型式。
大车及小车采用聚氨脂弹性缓冲器,。
7.7各电源均设有自动安全开关或过电流等保护装置。
7.8整机具备接地保护系统,所有接地线均与滑线PE线相连。
7.9电气控制原理图按业主统一要求。
&招投标双方设备分交面:货物及服务需求一览表货物及服务需求一览表9资料交付9.1资料提供:卖方在定货合同签定后十天,开始向买方提供起重机的技术资料。
整车外形尺寸图、大车车轮布置图、最大轮压吊车总重、小车总重吊车总体及各部分电容量、功率因素、Jc%值、集电器初步间距及相对位置9.2设计审查投标方在合同生效后一个月内完成起重机的初步设计并及时通知买方审查,订立审查协议。
设计审查资料至少包括:设备总装图、部件图、传动机构等主要零部件图、电气原理图、电控系统元件容量、外购件清单(含型号、数量、厂家等)、零部件图纸目录。
润滑油清单;设备检验大纲;设备安装、调试大纲、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说明书。
9.3最终资料交付:包括:最终的设备总装图、小车总图、部件图、卖方制造的传动机构主要零部件图、易损件图、电气原理图、电气配线图(端子图)、电气布置图、元件表、原始检测资料、合格证书等。
出厂图样文件8套。
随上述书面资料提交的同时提交相应内容的电子文件,以只读光盘形式提供(两套)。
图纸型式用DWG文件,电子文档用WORD及EXECL文件。
10其它10.1防锈及涂漆的质量要求按《钢结构涂装工程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机械涂漆色彩按“宝钢色卡”(另行通知)。
本招标书包含的所有设备其涂漆要求为两底一中二面,漆膜厚度不小于120 m。
油漆均采用“开林”牌油漆。
10.2驾驶室及门均采用充填隔温材料的夹层结构。
驾驶室门宽不小于600mm,门高不小于1800mm,门向外翻转,驾驶室净空高度不小于2000mm,且设备周围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10.3窗的宽度应视野广阔。
所有窗玻璃采用双层夹胶钢化玻璃,并能安全方便的擦拭。
底面玻璃窗设置活动防护网格。
正面玻璃窗设置防护拦杆。
10.4驾驶室内配有冷暖窗式空调和专用转椅(靠背夹角可调,软座前后可调)。
10.5栏杆高度均须为1050mm,扶手钢管0》40mm,横档间距350mm,立杆间距w 1000mm。
10.6扶梯夹角尽可能不大于50°,扶手钢管0》40mm,阶高与阶距比例须符合GB4053.2-83标准,宽度不小于600mm。
1 0 .7吨位/编号用黑色誊印:20(10)t (主梁外侧居中)。
10.8所有钢材均要求喷丸处理,防锈质量不低于Sa2 1/2级。
I0 . 9投标方供货范围除设备本体的机械,电气,仪表外,还应包括特殊工具,安装材料,消耗材料以供招标方选择。
II质量保证11.1投标方必须通过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
11.2主要钢板、锻件采购加工和协作厂家需要得到招标方确认。
11.3成套设备出厂前做质量检测,交货时提供测试报告和质量合格证书。
11.4质保期为本成套设备预验收合格后18个月。
11.5投标文件中须包含本产品的“质量检验大纲”。
12、服务12.1 设计服务投标方必须为招标方/用户提供制造工艺的设计交底,协助招标方/用户完成对设备的监制。
12.2现场服务12.2.1投标方应根据招标方/用户的通知日期在36小时内由投标方派员到现场对安装图纸和安装技术,当面向使用单位进行讲解,并进行现场指导使用,处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技术质量问题。
12.2.2投标方协助用户进行调试直至合格,在设备安装和试运转直至合同规定的质保期间,投标方应及时处理解决,费用由投标方承担。
12.2.3投标方负责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现场培训工作。
12.3售后服务:12.3.1至少半年内访问一次用户,了解设备使用情况。
12.3.2在接到用户通知36 小时内,派有关工程师到现场解决问提。
以上内容如有不完善之处,双方在签订技术协议时进一步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