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休息与活动A1型题(1~46题):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最自然的休息方式是A.静坐B.卧床C.睡眠D.看电视E.读书2.获得休息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A.充足的睡眠B.良好的物理环境C.生理上的舒适D.心理上的放松E.无疼痛3.对休息叙述错误的A.休息对病人和健康人都有积极意义B.休息合理会缩短病程休息使机体功能保持最佳状C.休息并不意味着不活动D.休息时心脏负荷加重E.休息使工作和生活处于最佳状态4.对睡眠叙述错误的A.是一种特殊的知觉状态B.是最自然的休息方式C.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降低D.是一种周期现象E.对周围环境失去反应能力5.睡眠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脑干尾端C.上行抑制系统D.蝶鞍区E.第三脑室6.下列关于睡眠时相的描述,正确的是A.成人进入睡眠后,首先是快波睡眠B.越接近睡眠的后期,慢波睡眠的持续时间越长C.两种睡眠时相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D.在觉醒状态下可以进入快波睡眠E.慢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7.成人进入睡眠后,一般首先进入A.过渡期B.中度睡眠期C.熟睡期D.深睡期E.快波睡眠8.下列关于慢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A.慢波睡眠分为五个时期B.入睡期是所有睡眠期中睡得最浅的一期C.浅睡期只维持几分钟D.中度睡眠期生命体征不规则E.深度睡眠期不利于促进体力恢复9.下列关于快波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慢波睡眠相比,快波睡眠的唤醒阈降低B.脑耗氧量及脑血流量降低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D.快波睡眠期不会发生做梦E.快波睡眠与觉醒时很难区分10.下列对于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入睡期一般很短,大约持续0.5~7分钟B.快波睡眠时脑电图活跃,与清醒时相似C.中度睡眠期心率缓慢,体温、血压下降D.深度睡眠极难唤醒,激素大量分泌E.快波睡眠心率减少,血压和体温升高11.下列哪项不是快波睡眠的特点A.全身所有肌肉放松B.梦境多在此阶段出现C.很难唤醒D.肾上腺素大量分泌E.呼吸大幅度波动12.有关睡眠的周期描述错误的是A.每一睡眠周期大约60~120minB.随着睡眠的进行每一时相所占的时间比例是固定不变的C.在睡眠任何一期醒而复睡时都需要从头开始依次经过各期D.成人平均每晚出现4~6个睡眠周期E.在觉醒状态下,一般只能进入慢波睡眠,不能直接进入快波睡眠13.被称为“入门时相”的是A.REM期B.NREM第一期C.NREM第二期D.NREM第三期E.NREM第四期14.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称为A.慢波睡眠B.快波睡眠C.异相睡眠D.快速动眼睡眠E.以上都不是15. REM 睡眠的生理作用A.维持较深的睡眠B.延长睡眠时间C.加速伤口愈合D.缓解精神压力E.减少蛋白质分解16.以下哪项不是慢波睡眠的特点A.伴有慢眼球运动B.全身肌肉松弛,但肌肉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C.肌张力高于快波睡眠期D.肌张力低于快波睡眠期E.肌张力比清醒时低17.REM期睡眠,以下哪种生理表现是错误的A.肌张力增加B.心率加快C.呼吸加快D.血压波动幅度较大E.眼肌活跃18.对精神和情绪上的平衡最为重要,且有利于精力恢复的睡眠周期是A.REM期B.NREM第一期C.NREM第二期D.NREM第三期E.NREM第四期19.每一睡眠周期平均为多少分钟A.60 B.70 C.80 D.90 E.10020.睡眠的哪一期垂体前叶会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A.NREM第一期B.NREM第二期C.NREM第三期D.NREM第四期E.NREM第四期21.遗尿和梦游易发生在下列哪期A.REM期B.NREM第一期C.NREM第二期D.NREM第三期E.NREM 第四期2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睡眠的生理因素A.年龄B.内分泌变化C.疲劳D.身体不适E.昼夜性节律23.下列关于影响睡眠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睡眠时间与年龄成正比B.环境的改变会造成入睡时间延长及快波睡眠减少C.过度疲劳有助于入睡D.短期使用安眠药可产生戒断反应E.补充激素不能改善绝经期妇女的睡眠质量24.下列关于睡眠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需要的睡眠时间少B.肥胖者对睡眠的需要低于瘦者C.快波睡眠的比例在婴儿期大于儿童期D.随着年龄的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增加E.随着年龄的增加,首先是慢波睡眠中的第Ⅳ期时间的增加25.下列与睡眠无关的表现是A.血压下降B.瞳孔散大C.呼吸变慢D.心率减慢E.尿量减少26.关于住院病人睡眠叙述正确的是A.昼夜节律同步化B.再获得同步化的时间至少1周C.出现节律移位D.NREM第3、4期睡眠时间增加E.REM期睡眠增加27.下列关于发作性睡眠的描述,正确的是A.发作性睡眠属于慢波睡眠障碍B.安静的环境不易发作C.发作时患者由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慢波睡眠D.发作性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同E.猝倒症是最危险的并发症28.最常见的睡眠失调是A.发作性睡眠B.失眠C.睡眠过度D.睡眠性呼吸暂停E.梦游29.下列关于梦游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见于成年男性B.随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增长C.梦游过程中不能回答他人的提问D.为中枢神经延缓成熟所致E.醒后对所发生的活动可以回忆30.下列关于昼夜节律去同步化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A.夜间觉醒阈值明显降低B.不易被惊醒C.表现为昼夜失眠D.重新获得同步化的时间为10天以上E.重新获得同步化的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31.护士在指导患者服用地西泮(安定)类药物时,正确的是A.服药期间可同时服用其他中枢抑制药以增强药效B.服用安定期间饮茶会降低药效C.服药期间吸烟可以增强镇静作用D.服药期间饮酒可降低地西泮的中枢抑制作用E.由于其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患者可以长期服用32.活动减少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是A.废用性肌肉萎缩B.骨折C.肌张力增加D.骨关节炎E.骨坏死33.哪种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A.骨折B.牵引病人C.昏迷病人D.脱水病人E.心衰病人34.机体长期不活动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的影响,除下列哪项以外A.眩晕B.直立性低血压C.肺栓塞D.深静脉血栓E.高血压35.活动受限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不包括A.排尿困难B.乳糜尿C.尿潴留D.感染E.泌尿系结石36.活动受限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不包括下列哪项A.腰背痛B.关节僵硬C.压疮D.手足废用E.骨质疏松37.检查某一病人右下肢时,可见肢体在床面上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其肌力为A.1级B.2级C.3级D.4级38.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属肌力分级中的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39.肢体能对抗阻力但肌力减弱,属肌力分级中的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40.某病人因下肢疾患不能行走,但可自行使用轮椅,其活动功能为A.0度B.1度C.2度D.3度E.4度41.某一恢复期的病人能独立使用拐杖行走,其活动能力为A.0度B.1度C.2度D.3度E.4度42.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指肌肉收缩时A.长度、张力均不变B.长度不变张力增加C.长度改变张力不变D.长度、张力均改变E.以上都不对43.有关被动性ROM练习,描述错误的是A.动作要缓慢柔和,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大B.操作过程应比较两侧关节的活动情况C.每个病人关节运动的范围相同D.可利用为病人做生活护理时来完成E.在完成每个关节活动时,应观察病人反应44.有关肌肉的等张练习,正确的是A.只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B.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C.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D.又称静力练习E.常用于病人受损伤后的早期运动45.下列关于肌肉等长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A.等长练习又称动力练习B.可以对抗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锻炼,同时也锻炼肌肉收缩C.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D.固定膝关节的股四头肌锻炼属于等长练习E.可遵循大负荷、少重复次数、快速引起疲劳的原则进行46.下列关于肌肉等张练习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B.又称静力练习C.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只对增强关节处于该角度时的肌力有效D.可在关节内损伤、积液、炎症时应用E.优点是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A2型题(1~7题):每一道试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纸表中。
1.患者陈某,入院当晚入睡困难,且多梦,稍有响动即醒,属睡眠障碍中的A.发作性睡眠B.失眠C.睡眠过度D.睡眠剥夺E.睡眠呼吸暂停2.患者曹某,职业为商场保安,经常值夜班,入院后出现入睡困难,其睡眠障碍的原因为A.心理因素B.生理因素C.环境因素D.生活方式E.体育锻炼3.患者张某,下肢骨折,经石膏固定后,只能通过家人搀扶才可用拐杖行走,其活动能力评级为A.0度B.1度C.2度D.3度E.4度4.高某,19岁,高中生,由于近日频繁的模拟考试,高考临近,导致其夜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缩短至4小时,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此情况属于睡眠障碍中的A.失眠B.睡眠过度C.睡眠减少D.睡眠剥夺E.梦游症5.患者,女,36岁,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重伤,意识昏迷,卧床近一个月,发现其小腿肌肉萎缩,需作肌肉的等张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其长度B.肢体活动不伴有大幅度的关节运动C.肢体活动伴有大幅度的关节运动D.等张练习又称为静力练习E.等张练习不增加肌肉的力量6.患者,男,65岁,高血压史5年,社区医生建议其选择适当方式进行休息,下列一般不采取A.闭目养神B.慢跑C.阅读杂志D.听音乐E.静坐7.王某,女性,在月经期间感到疲劳困倦,此外A.睡眠时间长B.睡眠时间短C.睡眠时间无差别D.睡眠时间为6~8小时E.异相睡眠时间增加A3型题(1~17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试题。
请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纸表中。
(1~3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60岁,心力衰竭入院治疗。
患者睡眠尚可,入院两天后主诉睡眠不好,护士与其沟通后得知,由于患者感觉环境陌生,病室内熄灯较晚,声响过大,夜间有治疗操作,导致患者出现入睡困难,易多梦易醒。
1. 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是由于A.心理因素B.生理因素C.环境因素D.生活方式E.体育锻炼2.该患者属于睡眠障碍中的A.发作性睡眠B.失眠C.睡眠过度D.睡眠剥夺E.睡眠呼吸暂停3.为了促进患者睡眠,下列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四轻”B.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C.对于严重打鼾者应及时将其叫醒D.保持病室整洁,避免异味E.应设置地灯,以利于夜间照明(4~6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54岁,某建筑公司工程师,高血压病史,近日工作繁忙,睡眠欠佳,且应酬频繁,大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