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学的详细概论(doc 14页)

旅游学的详细概论(doc 14页)

旅游学的详细概论(doc 14页)此笔记是按照李天元的《旅游学概论》修订版本编写的,可能与第五版或其他版本在一些标题上有所不同,但那都是无关紧要的,重点内容都是一样的。

笔记不能代替书,课本是关键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一1.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

2.在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和发展,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

3.到新时期时代中期为止,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二人们的现实主义以及扩大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活动,因而在最初的年代里,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第三节社会的旅行发展一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1.水陆交通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重要的交通方式。

2.秦朝的“驰道”和“直道”,“五尺道”和“新道”。

3.这一时期旅行者是商人的商务旅行居多。

二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看一下)三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问答;选择)答:a 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b 非经济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夸大,但这一时期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c 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人口占统治地位d 就非经济目的,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而言,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附庸阶级。

中外封建时期在旅行发展的不同——中国以经商为目的的旅行活动领先于西方。

第四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问答,选择)答:第一,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许多人的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第二,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第三,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再交通运输中的运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铁路的优点(选择)答:1 比乘公共马车旅行费用低廉2 使旅行速度大大加快3 运载能力大大高于公共马车4 人们外出活动的半径得以增加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填空,选择)1.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先河。

2.1814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团体旅游。

这次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原因是?(或活动的特点)答:a 这次活动有广泛的公众性b 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发起,筹备和组织,且始终陪团照顾c 参加者规模空前d 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3. 1845年,托马斯库克首次组织了团体消遣旅游(特点)答:第一出于纯商业性的目的第二在外过夜的长途旅游第三之前,托马斯库克做了大量的限期考察第四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第五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陪团和作导游,还在沿途雇佣了地方导游4.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立5. 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第五节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填空,选择)1.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于1914年在美国开始飞行。

2.伦敦至巴黎的定期客运航班首次于1919年8月25日开航。

3.新航线的失败原因:答:第一当时的飞机制造技术落后第二人们对航空飞行有恐惧第三机票的价格缺乏竞争力4. 内燃机的出现预示着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的过度,喷气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了现代旅游的诞生。

第六节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一现代旅游的概念(名词解释)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问答,选择)答:第一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第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第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途的时间间距第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途的时间间距第四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第五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第六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想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人们求知欲的增加)总之,要从需求和供给来解释。

从供给来看其一是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

其二是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的旅游,采取了支持和鼓励的措施。

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一节旅游的概念一旅游定义的类型一类是概念性定义,另一类是技术性定义二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之定义(名词解释)1.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此定义为重点,其他定义了解)2. 艾斯特定义的特点:异地性,暂时性,非就业性3. 旅游的定义概括为: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的旅行和逗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一划分标准(选择题)1.按地理范围 2. 按旅行距离 3. 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 4. 按组织形式5. 按计划方式6. 按费用来源7.按旅行方式8. 按活动内容(此内容易出选择题,要在给出的旅游活动中对号入坐)二国际旅游(填空,名词解释)1. 国际旅游: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2. 国际旅游分两类:一是入境旅游,二是出境旅游3. 港澳台同胞来大陆旅游是入境旅游4. 按在旅游目的地国停留时间的长短,分为过夜的国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日游三国内旅游(填空,名词解释)1. 国内旅游: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旅游活动。

2. 不属于居民的常住外国人在境内的旅游活动也属于国内旅游。

(判断题)3. 也可以根据在目的地停留时间,分为过夜和不过夜的一日游。

四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差别(问答题)答:1.最根本的差别是:是否跨越国界2.具体差别:1)消费水平上,国内旅游消费低,国际旅游消费较高2)逗留时间上,国内旅游较短,国际旅游较长3)便利程度上,国内旅游很少有语言障碍,不需手续,而国际旅游有语言障碍,还要办手续4)经济作用上,国内旅游是国内财富的重新分配,总量不变。

国际旅游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第三节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总之,旅游体现在社会现象,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

二旅游活动的性质1. 闲暇活动: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暂时或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

2. 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特点(选择)一普及性1. WTO在1980年发表的《马尼拉宣言》提出,旅游也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

2. 了解大众旅游,奖励旅游和社会旅游的含义3. 奖励旅游始自60年代的美国(和带薪假期要区别开)看——奖励旅游为何会迅速扩大二持续性(增长趋势的持续性)三地理集中性:全世界的国际旅游活动总人次中,欧洲最多,其次是美洲。

四季节性1. 旺季:一年中旅游者来访人数明显较多的时期淡季:明显较少的时期2. 季节性形成的原因(问答题)从目的地和客源地找原因,包括气候,旅游目的,带薪假期。

真正对旅游季节性形成有重大影响的是消遣旅游。

3. 战后各国情况(问答题选择)答:第一来自社会上层的旅游者占绝对统治比例,该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小第二事务旅游者占绝大多数比例,季节性分布也不集中第三消遣旅游占绝大比例,季节性很强第四社会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居民收入高,季节性减弱第五节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选择和填空)一旅游人数分为来访旅游人数和出访旅游人数。

实际上,通常以(人次)为单位衡量来访或出访数量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1. 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的定义(了解)2. 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的定义(了解)3. 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支出的定义(了解)4. 方法:银行报告法、估测法、混合法或综合法三人均停留天数指来访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天数,也可用人均过夜次数表示。

第三章旅游者第一节旅游者的基本概念一国际联盟的解释(判断,选择)外国旅游者: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要会区分旅游者的范围二罗马会议的定义(1963年)(名词解释)1. 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2. “游客”分为两类:一是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为旅游者,二是不过夜,当日返回的游客为一日游游客。

(问答:标准是如何界定的,特点如何?)三我国的统计口径(如何界定的?)答:1.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来华)海外游客。

2. 知道海外游客的类型,会区分游客是否为海外游客(判断,选择)3. 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和海外一日游游客。

四国内旅游者的界定界定问题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大体看一下各国的标准五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判断,选择)1. 对纳入国内旅游统计范围的人员统称为国内游客2. 国内游客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主要目的不是通过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3. 国内游客分两类: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4. 不列入国内游客统计的人员类型和属于国内游客来出判断第二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一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名词解释)1. 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的纳税后的收入部分可随意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的纳税和社会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后余下的收入部分。

1.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重要经济因素。

二足够的闲暇时间(名词解释)1. 闲暇时间也称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2. 闲暇时间: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必须时间外,可由个人自由支配,从事消遣娱乐或自己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

3. 闲暇时间分为:每日闲暇,每周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4. 带薪假期是法国第一个以立法形式规定的三其他客观因素有许多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例如身体和家庭拖累状况第三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一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1. 旅游动机是指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名词解释)2.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选择,问答)从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旅游动机的类型(问答——简述旅游动机的类型?)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四种类型(知道怎样对号入座)第一身体方面的动机第二文化方面的动机第三人际方面的动机第四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1. 在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中,一个人的个性心理起着首要作用。

2. 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罗格提出的心理类型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多中心型。

自我中心型:喜安逸,好轻松,活动量小,思想谨慎,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多中心型:喜新奇,好冒险,活动量大,不随大流,思想开阔,兴趣广泛2.多中心型旅游者是新旅游地的开发者和开拓者,是旅游大军的先头部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