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后习题与答案1-5章
注:全部手打,有错别字请谅解。
以下答案来自上海大学计算机中心。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一个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通道。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
频分多路复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11000110,如果采用奇
校验传输码则传输码为11000111。
第3章、网络体系结构
1.在下列有关网络分层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同一功能可以由多个层共同实现,正确的是
每层的功能应明确,层数要适中,层间的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尽可能少。
2.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上一层是传输层。
3.数据链路层的PDU通常称为数据帧。
4.当数据分组从网络底层移动到高层时,其首部会被逐层去除。
5.语法转换和语法选择是表示层应完成的功能。
6.在TCP/IP协议中,服务器上提供HTTP服务的端口号是80。
7.Telnet主要工作在应用层。
8.每个输入信号源的数据速率假设为9.6kb/s,现有一条容量达153.6kb/s的线路,如果采
用同步时分复用,则可容纳16路信号。
9.以下IP地址属于B类地址的是172.16.26.36。
10.把网络202.112.78.0划分为多个子网(子网掩码255.255.255.192),则所有子网中可用
的主机地址总数和是248。
(根据新的子网划分标准)
11.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RM。
12.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
层、物理层。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网桥仅根据硬件地址来过滤通信量的。
11.在IEEE803局域网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被细分为LLC和MAC两个子层。
12.网络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
13.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英文缩写为NIC。
14.采用非屏蔽双绞线与集线器组建局域网时,从结点到集线器的非屏蔽双绞线的最大长度
为100米。
15.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是为了减少冲突。
它是在源站点发送报文前,首先侦听信道是
否忙,如果侦听到信道上有载波信号,则暂不发送报文。
第5章、广域网技术
1.WAN与LAN的不同在于地域的大小。
2.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选择转发到目标地址所用的最佳路径。
3.ATM信元及信元头的字节数分别为53、5。
4.ATM最适合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5.下面不属于B-ISDN采用的传送方式是高速分组交换。
6.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x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7.ADSL技术能够支持的最大数据下行速率是8Mb/s。
8.广域网的网络通常覆盖几百公里~几千公里的地域。
9.广域网由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多种数据交换设备及数据传输设备构成。
10.路由器的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数据包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包有效地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