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郝建平(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一、教师素质我们简明扼要的从五个小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交流,不仅通过观摩课例来看教师在现场展示出的基本素质,同时我们还要从反思的角度,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讲,如何努力做到一个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的素质。
在反思中不断地激励自己,促进我们自己的发展,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提高。
1. 教态是否亲切大方,有感染力?对于教师来讲,不管教低年级、中年级,还是教高年级,也不仅仅是我们英语学科的教师,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大方、有感染力,师生的关系是否非常融洽,都是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学生一见到老师就喜欢,那么老师也喜欢孩子,对于一堂课的高效的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
2. 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得体?英语教师一张口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语言,那么首先得是我们的语音、语调要正确,而且要说的得体。
这一点看似应该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基本具备的。
但是因为 2000 年课堂改革以来,2001 年国家正式颁布二号文件,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普遍从三年级开设英语,当然现在有很多的先进发达地区,一些大的城市,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了。
那有很多的英语教师,恐怕很难做到专业毕业,可能有转岗的、改行的,很多老师是通过短时间的专业进修、培训而上岗,进行英语教学的。
那么对于老师来讲,语音、语调地道,首先发音要准确,语言交流要得体这应该是十分重要的。
3. 教学语言是否清晰流畅?教学语言清晰、流畅,是指不仅要语音、语调正确,在师生互动过程当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当中应该是要流畅,要清晰,学生要能听明白的。
4. 教师能否恰当有效使用课堂用语?教师能否恰当有效地使用课堂用语,即我们常说的课堂组织语言,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应该说是我们基本能够,也应该具备的。
但是对很多老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用英语贯穿整个一堂课,确实有很大的困难。
对于转岗的老师,或者说非英语专业的老师来说,用英语组织整个课堂教学,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应该努力去争取具备这样的素质,而且能够恰当的有效地使用课堂用语。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附录中,有课堂用语,可以供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的时候,去选用。
5. 教师能否显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于教师来说,这一点可能要求相对更高一些。
但是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这也是我们努力要具备的。
教师需要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比如说板书、简画儿,包括现在我们使用越来越多的现代的媒体,比如制作课件,以及自己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基本功。
二、教学内容 ( 资源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教学内容实际上越来越广了,可以说教学资源包括了教学内容,也可以说教学内容涵盖了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不管是从教学内容来讲,还是从更宽泛的教学资源来讲,都离不开目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课型,即:词汇与句型教学、会话教学、阅读教学。
(一)词汇与句型教学低年级阶段的词汇与句型教学,和会话教学以及阅读教学,从内容上不完全一样,难易度也不一样。
如果这位老师他讲的是低年级的课,那么在观看词汇,和句型教学时,我们首先要看什么呢?第一,看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
因为课程改革之后的教材,从内容上看,越来越适合孩子的生活实际,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这样在学完之后,就能与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于这个学段的孩子。
教师在设计课的时候,准备教学内容的素材的时候,要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要适合于自己的本学段,即适合于自己所教的孩子。
第三,看那个老师在这堂课是否在 40 分钟以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有的学校是小课,比如 20 分钟或 30 分钟的活动课,一般的常规课都是 40 分钟。
有的老师压堂,有的可能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内容。
虽然有时难易度适中,但是完成的如何,直接会影响到效果。
第四,看学生理解与掌握的情况如何。
在 40 分钟的学习过程当中,孩子们能不能理解以及掌握这堂课所教的教学内容,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观察评价学习效果。
第五,看教学内容是否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有所滚动与拓展。
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书本的东西如何走向生活。
课程改革以来,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就是突出了课本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直接和生活结合。
也就是说,一堂课老师不管是教词还是句,重要的是课本的这种死东西学完之后,孩子活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了,和生活结合了。
学的东西,一定要和生活滚动起来,拓展到生活当中,让孩子们去真实地运用。
第六,看教师使用了哪些配套及自主资源。
教师除了本堂课所教的内容,并使用一些课本上所提供的资源,还有没有一种配套的,比如说教辅或者自主地制作的一些资源。
(二)会话教学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来思考,我们应该怎么来评价一堂课:第一,会话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不管是词句还是会话,包括阅读的篇章故事等,都要和学生的生活贴近,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
而且和学生的生活离得越近,将来孩子运用的价值就越高。
第二,会话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于本学段的学生?不管他是哪年级的孩子,选择会话的内容,要看它的长短,难易程度,是不是适合于你所教的这个学段的学生。
第三,教师能否有效地完成本科的会话教学?第四,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会话,并进行交流?这显然,跟前面所谈的词汇不完全一样了。
因为会话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要进行交流。
孩子学完了,他是否能够理解所学的文段的会话,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还进行交流。
第五,会话内容能否结合实际生活有所滚动与拓展?好多老师已经能做到学完本课的会话,让孩子结合实际生活,或者结合着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再去组织一个新的会话,这样有所滚动所学的知识,同时再拓展到实际生活当中。
第六,教师使用了哪些配套及自主资源?效果如何?教师除了本堂课教材当中的会话,还使用了哪些配套的,或自己开发的一些自主的资源,来支持他本堂课的会话教学,而且还要再来看一看效果如何。
(三)阅读教学第一,阅读材料是否内容丰富,对学生有教育意义?阅读一般都是面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比如在小学,大部分是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进入到阅读的多一些。
那么对于这样高段的孩子来讲,语言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了,那么孩子需要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难度也应该逐渐的一点点加大,那么通过阅读材料这个载体,我们如何用英语教学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给他适当的输入,很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本学段的学生?第三,老师在完成阅读教学方面效果如何,能否有效地完成本堂课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第四,学生学完了这一堂课之后,通过阅读,学生到底理解的如何,所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第五,内容是否适当的滚动与拓展?有的老师会说,文章本身可能就有一定难度了,还如何去滚动去拓展呢?实际上,这应该是一种很广义的滚动和拓展。
比如说介绍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不管是动物园的动物,还是野生动物,我们都可以拓展到生活当中,把孩子所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让孩子们怎么样去保护动物,怎么样去爱护我们的大自然相联系,这样就可以逐渐的形成滚动和拓展。
第六,教师使用了哪些配套以及自主资源,以及效果如何?对于阅读材料来讲,前面谈到了滚动与拓展,其实它是两个方面的。
除了对篇章的阅读理解以及与生活结合的滚动性运用,你还可以给孩子另一篇和本堂课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孩子加深了解。
不管它是配套的还是另一种资源,老师都要在有限的 40 分钟之内有效地去设计,去实施。
三、教学目标首先回顾课程标准,要从五维目标来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英语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这五维目标不分主次,是一个循环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一)词汇句型教学目标怎么来确定词汇句形教学的目标呢?如果要观摩这样一节课,如何来评价呢?第一,教学总目标是否明确,达成如何?首先要看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语言知识目标是否明确,还要看他达成的有效程度如何。
第二,看教师语言的能力。
比如说听、说、读、写的技能。
第三是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综合。
因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不能量化,它在课程教学当中是贯穿整个一堂课的。
如孩子的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师生的配合等等,属于情感态度;师生的配合,孩子在这堂课集中精力学习的过程属于学习策略;而教材内容中涉及到的中西方文化,则综合在第三个方面。
第二,各阶段的具体目标是否明确,达成如何?首先看启动阶段。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通过各种活动,激活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氛围烘托起来,把孩子的兴趣和精力全部吸引到这节课,同时,把孩子学习过的知识激活,也就是常说的复习。
在观摩课程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目标是否都已达成。
第二要看语言教学,即呈现阶段。
要看老师是否有效地通过教学向孩子输入了新的语言知识。
第三看操练阶段,实际上它是和前一个阶段密切联系在一起,有机滚动融为一体的。
因为在呈现阶段,孩子是通过老师的各种呈现手段,明确这堂课要学哪些单词,哪些句型,在这个环节,孩子只是感知的过程,只能是一个大概的了解,或者说理解,但是他很难达到真正的吸收和掌握的程度。
所以要通过操练这个阶段,真正达到内化与吸收的目的。
那么这个环节我们就要看,通过操练这个环节,学生是否真正达到内化并且吸收了所学的知识。
第四看语言运用阶段,即语用阶段。
它和前面的几个阶段也是滚动的。
在操练的基础上,孩子们进行大量的吸收内化,就是我们说的文本上的东西,孩子学会了,如何走向生活,如何结合实际生活去运用。
语用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孩子是否能输出并运用新学习的语言知识。
课程改革以来,生成并不是机械性的而是要体现在和实际生活结合去运用语言,这是我们的目的。
所以这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检验孩子是否学会了、掌握了、理解了并吸收了本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
(二)会话教学目标第一,会话教学的语言知识目标是否明确,达成的如何?第二,教学中是否体现了语言的有效实践?会话教学,虽然要侧重词和句的教学,但是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够掌握语言,才能够进行最后会话的交流。
第三,新的语言是否结合实践生活真实运用?第四,会话教学是否体现了真实交流?第五,会话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去体现情感态度目标?第六,教学过程中是否渗透着学习、策略的指导?(三)阅读教学目标第一,阅读教学中如何确定和达成知识目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首先应该先确定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是什么,这段语篇的目的是什么。
一种阅读材料,可能编者本身就想通过这个材料渗透一些语言点,比如说一些新词,一些语言知识,或者一些语法点,那么老师要确定在这个文段当中,本堂课的重点是要学习语言点,那你就要确定明确是哪些语言点,而且最后要朝着这个目标去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