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三个过程。

其中设计阶段是龙头,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设计质量是否达标,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

如果设计方案存在缺陷,不管在施工阶段如何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补救,都不可能使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根本的保障。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优劣是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环节。

文章以住宅为视角,对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问题,对解决对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设计;住宅;问题;方法
1.引言
在当今住宅商品化的时代,更是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对高素质生活质量的追求,而不断的在变化和提高功能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变化给我们的住宅设计带来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如何做出既舒适、安全同时又符合人们精神物质要求且经济实用住宅的设计,以适应住宅市场的变化,满足住宅消费需求,成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由于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各种各样的住宅都涌现出来。

这些住宅无论从建筑的功能、形象以及环境质量上都与以前的住宅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一派大好形势大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

但同时,有的为了标新立异,甚至片面追求新奇、与众不同,而影响了使用甚至影响安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设计不合理的
现象。

下面就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2. 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 1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式”
错层住宅指的是一套住宅内的不同使用功能用房,如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建筑在不同高度的平面上。

其建筑特点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用30~60cm的高度差进行空间隔断。

形成多个不同标高平面的使用空间和变化的视觉效果。

错层这种空间处理手法最初是用在小别墅上。

它们面积较大,布局比较灵活,层数低,结构抗震要求不高。

为了使室内空间有些变化,或者在一个大空间中以空间高低的变化来划分出两个或多个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如客厅、餐厅等)。

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型的要求越来越挑剔,精明的开发商摸透消费者的心理,建房时也越来越把精力注重于居住生活空间的舒适性,因而错层住宅也应运而生。

但是错层住宅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地滥用,那就欠妥了。

在建筑物的整体布置上,应尽量保持体形上的对称和简单,质量和刚度的对称和均匀分布,避免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2. 2 住宅外观“欧式”成风
一些地区住宅外观欧式成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抄袭成风,住宅设计存在“克隆”,当前的住宅设计是“大城市克隆外国、小城市克隆大城市,村镇克隆城市”,不考虑“因地制
宜”,不讲是否适用,不顾及经济条件,不追求个性特色。

②包装重于功能,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追求造型的时髦、新潮上,而忽视住宅使用功能的完善和提高。

许多开发商不惜重金,为了附庸“欧风”,在一些居住建筑中,乱贴所谓“欧陆符号”。

搞一些大柱、繁琐的线脚,把住宅外部做成繁锁的欧式装饰,在建筑顶部做几层高的穹项,且没什么使用功能,仅仅是一种形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些决策者从个人爱好出发,一些人认为只有欧式建筑才能与我国部分城市的建筑协调,极力推崇欧式风格。

欧式建筑是百年前的一种成熟形式,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在建筑上去模仿百年前的形式,显然是落后的。

而且欧式建筑不利于现代化施工,造价高,构造复杂,许多人对其做法不熟悉,一味拼凑,勉强为之,搞得不伦不类,建筑效果很差,大煞风景。

中国的建筑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盛誉,内涵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沃土之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文化日益丰富,人们的文化品味也不断提高.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建筑界日益意识到民族形式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性。

但如果一些开发商简单理解风格,将风格停留在表象,在设计中照搬照抄,盲目“克隆”,就难免会造成本土文化特质的缺位:建筑如果缺少了文化的传承,就会失去灵魂,就会缺乏生命力。

2.3设计人员“思想保守”与过于“开放”
“思想保守”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比较多,例如: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一来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来不经济。

设计师“思想保守”不应该,但不顾现场条件的“开放”也是错误的。

它体现在:有些设计师在建筑创作中大量的搞“怪异造型”和“仿制抄袭”,认为谁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某种震撼,满足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哪怕是从国外直接搬过来的东西,就会受到决策者和建设方等首选。

实际上这是建筑设计创作的极端表现,这种设计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及整体性,反而降低了设计品位,徒增造价。

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

有些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

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

一些年轻的设计师,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不能设计。

这样怎能保证设计质量,这样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如何能成为施工依据。

3.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建立规范的创作原则和沟通机制
设计人员的“保守”与“开放”都是建筑设计的误区,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一则引用竞争机制,开展一些方案的竞赛,促使设计人员在建筑内在结构、外型、使用功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
动脑筋。

二则设计人员平时要全面培养自己广泛的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见解,对国内外好的设计作品要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原则。

设计过程中赶工期,追求眼前效益,缺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随意性较大。

应进行多方案比较,作出合理的设计。

图纸审查不严、流于形式。

应坚持三审(自审、审核、审定)制,确保设计(含图纸、计算书)质量,减少出错。

施工单位在图纸自审时应仔细阅读图纸,及早地解决问题。

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应多思考,不能盲目、一味地按照施工图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师沟通解决。

3.2设计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加强学习,要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加强强制性条文的学习。

各设计单位应该组织勘察设计的执业人员认真学习,特别是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拿出本单位有类似现象的施工图,作一次个案的分析,让全体执业人员通过学习,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的工程项目的体量或复杂性,也体现在设计图的执行规范的严格性。

凡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都是和建筑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使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出现不安全的因素。

3.3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勘察设计队伍,杜绝挂靠现象
在勘察大院出现的违反强条中,就有担心不是出自自身的勘察
执业人员的成果,而是挂靠的人员的所作所为的结果,这对于勘察报告质量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也是行业规定所不许可的。

在设计单位,特别是资质较低的单位,往往存在着带薪培训的问题。

当手把手教出的执业人员正能独挡一面的时候,就往往伴随着跳槽的现象。

作为跳槽本身无可厚非,但对于中小设计单位却是个难题,最终的结果是大院人才储备过剩而小院的人才严重不足。

而且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还在时时发生,这样对提高设计质量是不利的。

因此,必须有相应的举措来减少这种状况。

各中小设计单位本身也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一个基本稳定的设计队伍,防止设计质量的滑坡。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会越来越多,技术难度也会更大,这对设计人员是严峻的挑战。

建筑工程设计是一个市场行为,一个好的设计院要立足予这个市场,依靠的就是两条:(1)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2)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的最好体现就是多出设计精品,而严格执行规范,不违反强制性条文则是设计出精品的最可靠的保证。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需要不断的积累各种知识,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科技创新,涌现出更多好的设计作品。

4.结语
当前,住宅建筑设计己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竞争与比较的时代,我们的设计人员也应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负责、严
肃对待,不要赶时髦、出风头。

在设计时只要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那我们的住宅设计就会避免出现以上问题,住宅设计才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放.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崇杰,崔艳秋.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芳.浅析建筑设计创新思维[j],中外建筑,2010年04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