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基础》PPT课件
宏观 国民经 经济学 济总体
微观 个体经 经济学 济行为
分析 方法
总量 分析
个量 分析
集大 成者
凯恩斯 (英)
代表作
就业、利 息和货币 通论
马歇尔 经济学 (英) 原理
核心
收入 理论
价格 理论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既定假设,客观判断,可以检验(是什么) 例:增加货币发行是否引起通货膨胀?
规范经济学举例: 我们应该减少煤以及二氧化碳这类燃料; 税收和社会福利应该削减;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否意味着人与人的不平等。
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 市场是如何运行的
• 市场的分类 • 掌握需求曲线和影响需求的因素 • 掌握供给曲线与影响供给的因素 • 掌握市场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节 微观经济主体
11万-10万=1万。 但是,经济学家认为你没有赚钱,反而赔
了钱,为什么?
• 举例:今天晚上要举行足球比赛,可是临 近比赛的当口,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有 两种情况:一是,你已经买了票,票价还 不便宜,500块钱一张,是你近半个月的工 资,而且不能退票。另一种情况是,别人 送了你一张票,可是票不能转手,也不能 退。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去还是不去看比 赛?
规范经济学:价值判断,主观判断,难检验(该是什么) 例:通货膨胀是好是坏? 企业利润最大是否合理?
• 假设两个人在讨论最低工资法。下面是你 可能听到的两种表述:
• A说:最低工资法引起失业 • B说: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 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表述?
举例
• 实证经济学举例: • 我们的地球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而变暖; • 减税或削减社会福利会使人们更勤奋工作; •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否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0斤!因为1万个人一块上去会把土地踏平 的。
边际递减的规律,如果是递增或者不变呢?
如何确定每个农民的工资?First/last;100%亩 地/1%亩地
举例:五袋粮食
• 假定一个农民某年生产了五袋粮食,他要 安排这五袋粮食的用途。他一定是按照重 要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安排。 第一袋,用于吃,这个对他最要紧。
•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比现在增加5%,这意味 着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增加3万亿元左右的产值 。
问题思考2
• 如果你是学生会主要负责人,现在社团招 新,须要邀请一个专家为学校各社团如何 招新及如何管理社团进行一个讲座,你该 如何做?
经济学解决的四个问题—— 资源配置
• 居民主要包括自然人居民、企业居民、政府居民和非盈利社会团体居 民等
• 2、居民的收入 • 居民的收入来自居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经
济资源)——“施耐庵的财产” • 3、居民的支出:向政府纳税+消费支出。 • 4、居民的行为标准 :希望付出较少的经济
经济管理基础
周路路
• 前续课程了解 • 课程主线 • 课程价值 • 课程要求 • 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
期中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 (70%)
参考书目
• 徐康宁,李东主编《经济管理基础通论 》科学出版社, 2009
•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北京大
• 第二袋,用于增强体力和精力。 第三袋,用于酿酒,因为他要喝酒。 第四袋,用于养家禽,因为他要吃肉,但
是吃肉没有喝酒重要。 第五袋,用于养鹦鹉。 “边际效用递”
。
经济学独特的思维方式(2)
• 如何理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比如一笔资金,100万,这是一种资源,它 可以投到5个项目上去。比如,我们把它投 到了第一个项目上,那么我们做这个项目 的成本是什么呢?
• Why • 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
•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WHAT • 产品怎么生产 HOW • 为谁生产 FOR WHOM • 由谁做经济决策 WHO • 目标:效率
经济学独特的思维方式(1)
• “物以稀为贵”为什么? • “边际”的概念:
• 边际原本是个数学概念,其含义是导数,是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变
化的影响程度,也就是两个变量改变量的比。 在经济学上,边际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边际考虑就
是只考虑最后的一个或者新增加的一个所引起的变化,从而判断事情的整体 本质。
举例:一亩地
思考:假定只有一亩地,如果一个人种
,可以打1000斤稻米,但是两个人却不会 打2000斤,只能打1800斤,三个人只能打 1900斤,等等。想想,如果是1万个人,能 打多少斤?
学出版社,2005. • 斯蒂格利茨(美)《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
问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1
• 告别GDP崇拜与经济转型
• 2010年第二季度,日本GDP为12883亿美元,而中国同 期GDP为13369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
• 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7大产 业,分别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 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理性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已 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并获得自身的 最大经济利益(合乎“理性”)。
▲完全信息假设 ——市场参与者对有关经济情况完全知晓,不存在信 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
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比较 研究 对象
• 不是第一个项目花的钱,即100万,那是会 计成本,而真正的成本是放弃的另外4个项 目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项目的价值,比 如第五个项目的价值最大,是500万,那第 一个项目的成本就是500万。
• 假如你原来在一个政府部门上班,每年有 10万收入。现在,你决定下海经营一家餐 馆。每年的全部收入是11万,会计成本是 10万,包括买菜、买肉、员工工资、税收 和各种其他费用。你的会计利润就是:
• 微观经济主体(EconormcUnits)是指参与微观 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经济学家们把微 观经济主体抽象概括为居民、厂商和政府 。
• 居民(Households)也叫家庭,是经济活动中 最基本的微观经济主体之一,在经济活动 中通常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以及生产要 素的供给者。
(一 ) 居民
• 1、 居民 而不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