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城镇化发展对策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城镇化发展对策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城镇化发展对策
随着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已成为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头戏,廊坊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因此,如何提高廊坊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道路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问题。

一、廊坊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

2014年,廊坊城镇化率为53.00%。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 3.67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三位,仅低于唐山和石家庄,比唐山、石家庄分别低3.21、3.17个百分点(见附表1)。

2010至2014年廊坊城镇化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97、4.25、3.80、3.28、3.67个百分点。

2014年,全市452.2万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39.7万人,城镇化率比2010年提高了4.5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而近五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的差距分别为1.23、1.45、1.97、2.33、1.77个百分点,2014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出现转折,止增为减。

2010—2014年全国、全省与廊坊城镇化发展情况
(二)县域间差距明显。

从2014年城镇化发展情况看,10个县(市、区)中广阳(含开发区)、三河、香河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72.75%、60.93%、57.33%,高于全市、全省和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大厂、霸州、安次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2.13%、52.10%、51.96%,高于全省低于全市;其余4县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城镇化水平最低的永清与最高的广阳相差36.18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全省、全市及各县(市、区)城镇化情况
单位:
% Array
二、廊坊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在廊坊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某些制约因素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世界经验,当一国(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会超过50%,达到55%左右。

2014年,全市人均GDP已达到7000美元以上,而城镇化率刚刚达到53.0%,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全市的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另外,经济学界通常用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1】的比值来衡量彼此的关系,比值的合理范围是1.4—2.5。

而廊坊2010至2014年的比值分别为1.07、1.07、1.10、1.22、1.31,均未达到合理区间(见附表2)。

不过从近三年看,该比值逐年增大,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比值逐渐趋向合理。

(二)城镇化发展过于追求人口的发展。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到了城镇或者城镇覆盖农村,而是以人为核心,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着眼“三农”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盲目追求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区面积,就会造成土地“进城”,人在“城外”的被城镇化现象。

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会造成农民土地的被城镇化,而农民却未被“城镇化”,以致侵害农民权益,进而诱发信访问题。

(三)社会保障制度落后于城镇化发展。

农村务工人员进
城之后作为市民的权益不完善,在城里打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缺失;在家里,宅基地、承包地等作为产权的权益缺失。

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在社保、教育、居住、医疗等方面无法享受与市民的同等待遇。

三、对廊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廊坊要坚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的大前提下,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探索出一条符合廊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

(一)要更新理念,重新定位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应进行自上而下的目标层、制度层和执行操作层三个方面的宏观设计。

廊坊应根据不同层面和实际情况,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建设宜居宜业明星卫星城为目标,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制定符合廊坊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二)要项目拉动,强力打造城镇化支撑产业。

以城市总体定位为指引,充分发挥我市园区优势,走产城一体道路。

一是利用好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重点园区的政策优势,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挖掘内需潜力,巩固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项目;二是结合临空经济区等新规划经济区布局,重点吸引现代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完善和拉长产业链,增强新的就业能力,形成产城互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态势。

(三)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结合廊坊实际情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更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新型城镇。

注:【1】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GDP*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