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航新路(商诚道-宏展道)下穿铁路北段U型槽及框构工程钢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7月25日航新路钢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8、道路工程施工图纸9、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定10、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二、工程概况航新路位于东丽区中河村东侧,同时下穿既有津山铁路、在建津秦客运专线及京津城际延伸线。

规划路线南北走向,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为50m。

设计起止桩号K2+440.00~K3+020.00,路线全长580.0m。

航新路下穿铁路北段U型槽及框构工程,里程K2+756.55~K3+020,含12节U型槽U17~U28和一座联展东道框构,长度为15m+20m+20m+19.97m+32.06m+16.42m+7×20m,基坑最大挖深7m。

航新路道路工程设计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计算行车速度:50km/h;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净空高度:机动车道≥4.5m,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5m;路拱横坡:车行道横坡1.5%(双向),局部1%,人行道横坡1%(向内);车道宽度:(1)机动车道宽度:大车道:3.75m,小车道:3.5m;(2)非机动车道宽度:4.25m;航新路工程机动车道路面宽12.25m,路面结构为素混凝土调平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缓冲层及26cm钢筋混凝土路面。

非机动道路面宽4.25m,路面结构为20cm石灰粉煤灰土、20cm 石灰粉煤灰碎石及24cm钢筋混凝土路面。

三、施工准备1、人员与施工组织针对本工程施工要求,准备选调一支有丰富施工经验协调能力强,善打硬仗的优秀施工队伍,并配以足够的技术管理人员。

根据工程数量和现场施工条件,我项目部计划安排充足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主要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安排如下:主要技术人员和劳动力计划表施工组织机构图如下:2、机械设备配备计划投入设备见下表:主要机械设备表3、材料的准备及其性能检验施工所用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准备及其性能检验由搅拌站负责,我们实验人员抽检。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施工放样(1)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放样工作,直线每段20米一桩,曲线段每4米一桩(与模板长度同)。

同时要设胀缝,缩缝,锥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边桩。

(2)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桩,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的砼分块线。

对于曲线段,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

(3)测量放样必须经常复核,做到勤测,勤核、勤纠偏。

(二)、路面基层处理(1)所有挤碎、隆起、空鼓的基层应清除,并使用素砼重铺,同时设胀缝板横向隔开,胀缝板应与路面胀缝和缩缝上下对齐。

(2)当基层产生非扩展性温缩,干缩裂缝时,应进行密封防水。

(3)基层产生较大纵向扩展裂缝时,应分析原因,采用有效的路基稳固措施进行处理。

(三)、安装模板(1)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的高度与砼路面等厚)对于变形的模板须纠正后在进行使用。

(2)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有漏浆,前后错茬、高低错台等现象。

模板应能保证摊铺、振实、整平设备的负载行进、冲击和振动是不发生移位。

(3)平曲线路段采用短模板。

(4)内侧固定钢钎和外侧受力钢钎均不得高于模板,以利振动梁能通过。

(5)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经过现场监理人员的检查。

合格后才能浇筑砼。

(四)、钢筋工程(1)一般要求工程用钢筋必须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的规定。

凡是进入现场的钢筋必须出具出厂质量证明书合为试验报告单,对进场钢筋现场按批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需要焊接的钢筋做焊接试验。

不合格钢筋不允许使用。

现场钢筋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且设立识别标识。

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2)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绣清除干净,表面清洁;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钢筋和弯曲的钢筋调直,冷拉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冷拉率不大于2%,HRB335钢筋冷拉率不大于1%。

钢筋统一在钢筋加工厂加工成半成品。

钢筋加工前,先按设计大样图实地放出大样,实际进行配料、下料、弯曲成型工艺等加工成一个样品。

样品弯制好后,按设计尺寸检查大样验件,经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按照样品批量加工。

加工的钢筋检查合格后,运到现场进行绑扎、焊接安装。

a.钢筋的弯折形式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弯折钢筋的弯起部分应弯成平顺的曲线。

钢筋的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b.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并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根据钢筋型号、规格、数量、长度进行下料、配料加工。

下料时,若钢筋长度不足,下料时按照钢筋的不同连接方式增加连接需要的长度;下料时,应按不同直径钢筋和弯钩形式需要的长度及由于弯曲时所伸长值确定下料长度。

见下表。

c.钢筋原材料及加工成型的半成品应视其型号,规格、数量、长度分类挂牌存放。

d.钢筋焊接头应避开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最大之处,并应分散布置。

e.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离弯曲点不应小于直径的10倍。

(3)钢筋连接钢筋连接可采用闪光对焊、搭接焊和绑扎连接。

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应绑扎。

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应采用焊接。

冷拔钢丝应采用绑扎接头。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材料进行试焊,并经现场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要有材质证明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剂要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对于焊接及绑扎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符合下表规定。

电弧焊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应大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凡焊接接头出现气孔、熔渣、氧化块及裂纹应铲去重焊;焊缝处有间断、残穴处要加焊填满;焊缝处咬肉深度超过规定时补焊修正。

1)闪光对焊闪光对焊接头的质量检验,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级别、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3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个也按一批计。

当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6个接头,其中3个做弯曲试验,3个做拉伸试验。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②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③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即同心。

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缀数等焊接参数,连续闪光焊时的流量应包括烧化留量。

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

直径大于25mm钢筋应采用“预热闪光焊”;当钢筋端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应选择适合钢筋直径的电极和焊机。

在闪光对焊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成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2)电弧焊电弧焊的接头形式包括搭接焊、帮条焊。

搭接焊应做成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搭接焊焊缝厚度0.25d(d为钢筋直径),不小于4mm;焊接宽度0.7d,不小于10mm;采用搭接焊,两钢筋的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结合的钢筋轴线一致。

搭接焊搭接焊缝长度符合规范,焊缝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

钢筋采用帮条焊时,帮条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焊缝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

电弧焊所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未作规定时,参照下表选用。

3)钢筋绑扎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4)钢筋安装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a、设计为单层钢筋网片,部分加强双层钢筋网,钢筋网片在钢筋加工场加工,然后再运至施工现场。

钢筋网片的规格如下图按照设计在横向缩缝及变形缝处安装无套管传力杆,纵向缩缝及变形缝处安装拉杆,胀缝处安装带套筒滑动行传力杆。

并固定牢靠。

b、设计为单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在钢筋加工场完成下料和部分加工,然后再运至施工现场。

每一个U型槽节段为一个钢筋网片施工单元,在U型槽节段连接处设立胀缝(胀缝、施工缝、沉降缝三缝一体),胀缝处安装带套筒滑动行传力杆。

并固定牢靠。

钢筋网安装时,设架立筋,按纵向间距5m,横向间距4m、4.25m,钢筋采用Ф16,以保证钢筋网平面平整,保护层厚度均匀。

c、设计为单层钢筋网片,部分加强双层钢筋网,钢筋网片在钢筋加工场加工,然后再运至施工现场。

钢筋网片的规格如a图。

按照设计在指定位置处安装无套管传力杆,胀缝处安装带套筒滑动行传力杆。

并固定牢靠。

钢筋工地运输和起吊点位置必须合理,必要时加设扁担,避免钢筋局部弯曲。

钢筋绑扎应先弹墨线,后绑扎,确保钢筋顺直,间距均匀。

全部钢筋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核对,最后经质检员、监理验收后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五)、混凝土的拌和和运输(1)拌和A、混凝土拌和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搅拌站采用2台强制式搅拌机拌和。

B、对砂、石子、水泥的用量经准确调试后方可拌和,在拌和的过程中,要随时抽检。

C、严格控制含水量。

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子的含水量,并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D、每一盘拌和物前,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拌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和。

E、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石或碎石、水泥、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

F、搅拌时间视工作性能而定,最低时间为90s.G、水泥砼拌和物应严格控制坍落度。

拌和坍落度为最适宜摊铺的坍落度值与当时气温下运输坍落度损失值两者之和。

(2)运输A、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砼的车辆在装料前,应清洁车厢,洒水润壁,排干积水,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和离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