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文学,属近古期第一段,呈现出集古代文学之大成的景观。
第一节文化专制下的学术和文学
一.尊孔崇儒,规定学习《四书》、《五经》、《性理》诸书,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宋代理学遂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二.编书:康熙间:《明史》《康熙字典》《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等;乾隆间《四库全书》。
三.大兴文字狱:康熙朝:庄廷钅龙《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雍正朝:曾静、张熙案追究吕留良著作;乾隆朝最频繁。
四.乾嘉汉学:源于顾炎武,也是清王朝文化专制的结果;承袭
清初学者治学方法,丢掉经世致用精神,多不关心世务,只埋头于古文献里进行文字训估、名物考证、古籍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但
只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缺乏思想理论建树。
五.文学:
(一)桐城派古文及其正宗地位的确立。
1.与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和汉学的兴盛有关。
2.古文包括应用散文和文学散文,明末清初小品文和传纪文,显示文学散文的发展。
3.桐城派理论奠基人方苞提出“古文义法”说,即“言有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