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石病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胆石病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常见有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墨菲(Murphy)征阳性等。
主要术式有:胆囊切除术(包括LC)、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ddi括约肌成形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肝表面胆管切开取石与肝叶切除术等。
【一般护理】
(一)按肝胆胰外科护理常规护理,腹腔镜下手术按微创外科护理常规护理。
(二)饮食应清淡为主,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多吃素菜、水果等清淡食物,戒烟酒。
但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以防诱发胰腺炎。
术前1日下午3点服泻剂,晚餐食半流质,术前12h禁食,6h禁饮。
(三)寒战时予保暖,有发热时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予药物降温,及时更换被服,使患者舒适。
(四)缓解疼痛
1.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缓解疼痛。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采取舒适卧位。
3.有腹膜炎时半卧位,需要时予禁食、胃肠减压。
4.胆绞痛时可配合阿托品、杜冷丁,禁用吗啡。
(五)注意检验结果,是否有血象异常、低钠、低钾、胆红素异常,肝功酶指标异常等,并给予相应的观察和护理。
(六)黄疸患者皮肤护理
黄疸患者常出现皮肤瘙痒,是由于胆汁正常排泄途径受阻,胆汁淤积回流入血中致血液中胆盐增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所引起。
应剪指甲,防止抓破皮肤,使用温和的溶液及温水洗浴,不可用肥皂或碱性浴液,必要时应用药物,如抗组胺药等。
【专科护理】
(一)病情观察重点
生命体征、黄疸、尿量、腹部体征、腹腔引流、出血、休克、胆汁引流或渗漏等。
(二)禁食、补液,必要时输血,吸氧,予护肝药物。
(三)胆肠吻合术后保持有效的持续胃肠减压。
(四)腹腔引流
如有胆汁样液体引出应考虑有无胆漏的可能性。
(五)T管引流的护理
妥善固定及明确标识,保持有效引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10-14d胆汁颜色、性状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试夹管,无发热、腹痛、黄疸等不适,可经T管做胆管造影,无结石、狭窄、异物,开放24h后再夹管1-2d,无出现腹痛、寒战发热,黄疸等不适可拔管。
如T管造影发现有残余结石者,可带T管出院,待1个月后再返院行胆管镜取石。
【健康宣教】
(一)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不吸烟,不酗酒。
胆囊切除术后近期内可出现大便稀薄,系脂肪吸收受影响引起,一般不需处理,3-6个月自行缓解。
(二)均衡饮食,适当摄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多吃鱼、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
(三)遵医嘱按时复诊,自我监测,出现腹痛、发热、黄疸时及时到医院诊治。
(四)患者带T管出院时,做好T管护理指导。
带T管出院的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以防脱出,可在T管上标明记号以便观察。
2.穿宽松柔软的衣服,以防引流管受压。
3.沐浴时采用淋浴,先用小毛巾覆盖,再用保鲜膜覆盖引流管处可防弄湿敷料。
4.如敷料渗液或污染可在当地门诊换药。
5.若T管开放接袋时应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
6.如发现引流液异常或有腹痛、腹胀、发热等不适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