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力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环境工程力学基础》复习资料.docx

《环境工程力学基础》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
材料的弹轧模量E是一个常量,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应力和应变的比值。



2、力的三要素和力偶的三要素都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3、均布荷载的荷载集度的单位是KN - m o()
4、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用此两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该点。

()
5、当坐标轴通过平面图形的形心时,该平而图形对坐标轴的静矩一定为零()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物体的受力图上,除约束反力外,还有()
A、重力
B、牵引力
C、摩擦力
D、主动力
2、若某刚体在平而一般力系作用下平衡,则此力系各分力对刚体()之矩的代数和必为零。

A、特定点
B、任意点
C、重心
D、坐标原点
3、一圆截面简支梁,在L=3m的梁上作用了均布荷载为q=8KN/m,圆截面的直径
d=10cm,此梁的最大弯矩及最大正应力为()□
A. Mmax=18KN • m, o ma x=183.3MPa
B. M ma x=4.5KN • m, o max=45.8MPa
C. M inax=9KN • m, o max=91.67Mpa
D. M inax=9KN • m, o niax=45.8Mpa
4、下列儿种平面图形的儿何性质可以为负值的是()
A、静矩
B、极惯性矩
C、面积
D、惯性矩
5、一受扭圆棒如图所示,其m—m截面丄的扭矩等于_______________
A. M n =M+M= 2M
B. M n =M-M=0
C.Mn =2M-M =M
D. Mn =-2M+M=-M
三、简述题
1、力的平移定理
2、力偶的性质
3、二力平衡公理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四、计算题(60分)
1、计算图中F]、F
2、Fs3个力分别在X、Y、Z轴上的投影。

已知Fi=2KN,
2、求图所示结构屮较A 、B 的约束反力。

(15分)
4、铸铁梁受荷载情况如图示。

已知截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Tz = 403X10% 铸铁抗拉强度[o ] +=50MPa,抗床强度[o ] 一二125MPa 。

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 校核梁的强度。

(15分)
5、求图所示结构较A 、B 处的约束反力,不计杆件的自重。

(15分)
F=20KN
F 2= 1 KN,
F =3KN
(15
分)
EOKN
6、求图示桁架指定杆件的内力。

(15分)
1
7.AB为刚性杆,两根长度相等、截面面积相同的钢杆CE和DF使该刚杆处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已知F=50KN,试求两杆的轴力。

(20分)
五、作图题作图不梁的弯矩和剪力图
答案:
一、判断题:1、x 2、X 3、X 4、X 5、丿
二、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A 5、D
三、简述题
1.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向刚体内人任意点平移,但须在该力与该平移点所决定的
平而内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力对于平移点的矩。

2.力偶的性质
(1)彳禺7^
(2)力偶对于任一点的矩就等于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3)只要力偶矩保持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及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对物体的效应。

(4)只要力偶矩保持不变,可将力偶的力和臂作相应的改变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3.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同一•刚体的两个力成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力系屮加JL或减去任一个平衡力系, 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四、计算题
1、F1X=1.2KN F Iy=0.8KN F lz=0 F2X=0.42KN F2y=0.57KN F2z=0.71 KN F3x=F3y=O
F5Z=3KN
2、F AX=0F AY=20/3KN F BY= 10/3KN
3、F A X=O F AY=48KY F BY=12KN
4、
c截血:下边缘处最大拉应力° nmx=44MPa
5、F AX=15KN F AY=15KN F BX=5KN F BY=5KN
6、N]二—32/9 KN N2= 20/9 KN N3= — 2/9 KN
7、解:
(1)列静力平衡方程:
M A=0 F NI x a+FN2 x 2a-F x 3a=0
(2)由几何变形:
设CE仲长ZJX FD仲长zy
则2jx=zy
(3)Z11=N1 / EA
B截面:
上边缘处最大拉应力° niax=36.3MRi
下边缘处最大拉应力O niax=82.8MPa
结果梁安全
由(1) (3)联列解得 F NI =30KN F N 2 二 60KN
五. 作图题:
1 • RA=36.67KN, RB= 173.33KN 2.作Q 图: Q A 右=36.67 K N QB 左=36.67-10X 12+173. 33二-83. 33KX QB 右=-83・ 33+173. 33二90KN Qc 左=50KN 3・作 M 图 M1=+67.47KN. m Mg ](KN.m )
M 2 = -280KN.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