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___,抱布贸丝。
_____,来即我谋。
2、对酒当歌,_____?慨当以慷_____。
3、_____,靡有朝矣。
_____至于暴矣。
4、_____,至于顿丘。
_____,子无良媒。
5、壬戌之秋,_____,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_____,岁在癸丑,_____,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__
__。
7、_____,秋以为期。
_____,以望复关。
8、_____,泣涕涟涟。
_____,载笑载言。
9、行道迟迟,。
_____我心伤悲,_____
10、何以解忧,_____。
但为君故,_____。
11、_____,体无咎言。
_____,以我贿迁。
12、_____,其叶沃若。
_____,无食桑葚;
13、_____,水波不兴。
_____,诵明月之诗,_____。
14、呦呦鹿鸣_____。
我有嘉宾,_____。
1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
白露横江,_____。
16、_____,隰则有泮。
_____,言笑晏晏。
17、明明如月,_____? 忧从中来,_____。
越陌度阡,__
___。
18、_____,无与士耽。
_____,犹可说也;_____,不
可说也。
19、呦呦鹿鸣,_____。
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
20、客曰:“‘月明星稀,___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21、_____ ,长路漫浩浩。
_____,忧伤以终老。
_____,所
思在远道。
22、_____咥其笑矣。
23、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
24、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
25、群贤毕至,_____。
_____,性本爱丘山。
26、_____,草屋八九间。
_____,桃李罗堂前。
27、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又有清流激湍,_____。
引以为
流觞曲水_____。
28、不吾知其亦已兮,_________。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
______
29、_____,躬自悼矣。
_____,老使我怨。
30、纵一苇之所如,_____。
3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3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
33、_____,其黄而陨。
_____,三岁食贫。
34、_____,渐车帷裳。
_____士贰其行。
_____,二三其
德。
35、_____,不思其反。
_____,亦已焉哉!
36、_____,兰泽多芳草。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
37、于是饮酒乐甚,_____。
歌曰:“桂棹兮兰桨,_____。
渺渺
兮余怀,_____。
”
38、仰观宇宙之大,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信可乐也。
39、青青子衿,_____。
月明星稀_____。
40、客有吹洞箫者,_____。
41、其声呜呜然,_____,如泣如诉,_____,不绝如缕,__
___,泣孤舟之嫠妇。
42、_____,天朗气清,_____。
4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_____,未尝不临文嗟悼,_____。
44、苏子愀然,_____:“何为其然也?
45、绕树三匝,_____?周公吐哺,_____。
46、向之所欣,_____,已为陈迹,_____,况修短随化,__
___!
47、_____,东望武昌,_____,郁乎苍苍,_____?
48、_____,虚室有余闲。
_____,复得返自然。
49、_____,东望武昌,_____,郁乎苍苍,_____?50、夫夷以近,_____;险以远,_____。
51、山不厌高,_____。
譬如朝露,_____
52、方其破荆州,_____,顺流而东也,_____,旌旗蔽空,_
____,横槊赋诗,_____,而今安在哉?
53、_____,依依墟里烟。
_____,鸡鸣桑树颠。
54、_____,池鱼思故渊。
_____,守拙归园田。
55、_____,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举匏樽以相属。
56、_____,俯仰一世。
______犹不能不以之兴怀_____
_,终期于尽。
57、_____,渺沧海之一粟。
58、_____,悟言一室之内;_____,放浪形骸之外。
59、_____,羡长江之无穷。
_____,抱明月而长终。
____
_,托遗响于悲风。
”
60、_____,静躁不同,_____,暂得于己,_____,不知
老之将至;
61、苏子曰:“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而卒
莫消长也。
62、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_____,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_____!
6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
___。
64、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_____!
65、_____,情随事迁,_____。
66、契阔谈宴,_____。
67、_____一去十三年。
68、且夫天地之间,_____,苟非吾之所有,_____。
6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
后之视今,_____。
70、有志矣,_____,然力不足者,_____。
71、惟江上之清风,_____,耳得之而为声,_____,取之无禁,
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
”
72、客喜而笑,_____。
肴核既尽,_____。
相与枕藉乎舟中,
_____
73、有志与力_____,,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
74、悲夫!故列叙时人,_____。
虽世殊事异,_____,其致一
也。
_____,亦将有感于斯文。
77、然力足以至焉,_____,而在己为有悔;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此余之所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