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曙光服务器备份还原软件用户使用指南

曙光服务器备份还原软件用户使用指南

曙光服务器备份还原软件(DAWNING Server Backup and Restore Software)用户使用指南一、简介曙光服务器备份还原软件是专为曙光服务器用户开发的一款基于硬盘和分区的备份还原软件,实现了硬盘及Windows、Linux系统分区的本地及网络备份还原功能。

具体支持的机型请查看软件光盘中的兼容列表。

二、主要功能特性1、支持硬盘和分区的备份还原;2、支持硬盘到映像文件(将分区或整个硬盘备份为一个映像文件,或将映像文件还原到所对应的分区或硬盘)和硬盘到硬盘(硬盘或分区的对拷)两种模式;3、支持本地和网络两种备份还原模式。

网络备份还原支持 NFS和SSHFS两种模式,可实现跨平台的系统备份还原;4、一次可支持多个硬盘、分区备份还原;5、支持多种主流文件系统,包括FAT16、FAT32、NTFS、EXT2和EXT3。

三、使用指南启动计算机后,将光盘放入光驱中,进入BIOS,选择从光驱引导。

重启服务器后,会自动引导进入备份还原软件图形界面。

本软件的备份还原模式分为硬盘/映像和硬盘/硬盘两种。

下面我们将从这两方面分别介绍如何使用该软件备份还原分区和硬盘。

硬盘/映像备份1、选择操作类型进入备份还原软件图形界面后,首先显示“选择操作类型”界面,如图1所示。

选择操作类型和备份还原模式。

在这里,我们选择操作类型为“备份”,备份还原模式为“硬盘/映像”。

点击【帮助】,可查看本操作的帮助信息。

点击【关于】,可查看本软件的版本信息。

点击【退出】,可退出系统重新启动计算机。

点击【下一步】,进入“备份方式设置”界面。

图1 “选择操作类型”界面2、备份方式设置图2 “备份方式设置”界面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选择硬盘/映像的备份方式。

本软件提供四种方式,分别为本地硬盘到本地映像文件、本地硬盘到远程映像文件、本地分区到本地映像文件和本地分区到远程映像文件。

点击【下一步】,进入“网络信息设置”界面。

3、网络信息设置图3 “网络信息设置”界面如果在第二步中选择本地硬盘到本地映像文件或本地分区到本地映像文件,则“网络信息设置”界面中的所有控件为灰色(不可编辑状态),如图3所示;如果选择本地硬盘到远程映像文件或本地分区到远程映像文件,则用户需在此界面中设置本机的网络以及用于存放映像文件的远程主机启动的服务类型(NFS和SSHFS两种方式可选),以及IP地址和共享目录(注意:共享目录的属性应为所有用户可读写),若选择SSHFS,则还需要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目前SSHFS 只支持root用户。

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备份设备”界面。

注:网络备份还原只支持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为Linux,并已启动NFS和SSH服务。

4、选择备份设备若选择备份分区,则“选择备份设备”界面如图4所示,硬盘的所有分区的信息都显示在第一个列表框中,包括分区名称、文件系统、容量、使用率。

若选择备份硬盘,则此界面如图5所示,硬盘的名称、容量将显示在列表框中。

本地硬盘或分区会以/dev/sda,/dev/sda1,/dev/sda2…或/dev/hda,/dev/hda1,/dev/hda2…等形式列出。

其中/dev/后面的sd 表示SATA/SAS 硬盘,hd 表示传统IDE硬盘。

/dev/后面第三个字母为 a 表示是第一块硬盘,b 表示是第二块硬盘,依次类推;最后面数字为 1 表示该硬盘上的第一个分区,2 表示第二个分区,依次类推。

例如:对于/dev/sda,表示是第一块SATA/SAS硬盘。

对于/dev/hdc2,表示是第三块IDE硬盘上的第二个分区。

图4 “选择备份设备”界面(分区)图5 “选择备份设备”界面(硬盘)用户选择要备份的硬盘或分区时,先在上面的列表框中选定硬盘或分区,点击【添加】按钮,即可将选定的硬盘或分区添加到下面要备份的列表框中;选中下面的备份列表框中的硬盘或分区,然后点击【删除】按钮,可将选中项从备份列表框中删除;点击【全部删除】按钮,可将下面的备份列表框中的硬盘或分区项全部删除。

添加完要备份的硬盘或分区后,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文件目录”界面。

5、选择文件目录图6 “选择文件目录”界面(本地)若在第二步中选择本地硬盘到本地映像文件或本地分区到本地映像文件,则“选择文件目录”界面如图6所示,本地的所有分区都将显示在树型框中的partimage分支下,点击partimage的分支,选中用于存放备份文件的目录,则在目标路径所对应的编辑框中将显示所选中的目录的全路径。

图7“选择文件目录”界面(网络)若在第二步中选择本地硬盘到远程映像文件或本地分区到远程映像文件,则“选择文件目录”界面如图7所示,所选择的远程服务器共享目录的目录结构将显示在列表框中。

点击列表中的文件夹,进入该文件夹,列表框的内容将更新为该文件夹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点击列表框的第一行可返回到父目录中。

目标路径将显示当前所选择的备份文件存放目录。

点击【下一步】,进入“现在开始备份”界面。

注:选择存放备份文件的目录时,请确认所选目录有足够大的空间(应大于所备份硬盘或分区的大小),否则备份过程将会出错。

6、现在开始备份图8 “现在开始备份”界面(分区)图9 “备份成功”对话框所有信息设置完成后,点击图8所对应的界面中的“开始备份”按钮,则整个备份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会动态显示在界面中,如备份进度、所备份的设备名称、容量、文件系统、已用时间、剩余时间、备份速度、已完成量和完成比例。

若备份过程完成,则会弹出“备份成功”对话框。

如图9所示。

点击【Yes】,可跳转到软件的初始界面。

点击【No】,可退出系统重新启动计算机。

还原1、选择操作类型图10 “选择操作类型”界面在主界面中,选择操作类型为“还原”,备份还原模式为“硬盘/映像”,如图10所示。

2、还原方式设置图11 “还原方式设置”界面如图11所示,用户可以选择硬盘/映像的还原方式。

本软件提供四种硬盘/映像的还原方式,分别为本地映像文件到本地硬盘、远程映像文件到本地硬盘、本地映像文件到本地分区和远程映像文件到本地分区。

点击【下一步】,进入“网络信息设置”界面。

3、网络信息设置图12 “网络信息设置”界面如果用户在第二步中选择本地映像文件到本地硬盘或本地映像文件到本地分区,则“网络信息设置”界面中的所有控件为灰色(不可编辑状态);如果选择远程映像文件到本地硬盘或远程映像文件到本地分区,则用户可在此界面中设置存放有映像文件的远程服务器信息,如图12所示。

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文件目录”界面。

4、选择文件目录若在第二步中选择本地映像文件到本地硬盘或本地映像文件到本地分区,则“选择文件目录”界面如图13所示,本地的所有分区都将显示在树型框中的partimage分支下,点击树型框中的分支,选中存放备份文件的目录,则在源路径所对应的编辑框中将显示所选中的目录的全路径。

若在第二步中选择远程映像文件到本地硬盘或远程映像文件到本地分区,则“选择文件目录”界面如图14所示,所选择的远程服务器共享目录的目录结构将显示在列表框中,点击列表中的文件夹,进入该文件夹,列表框的内容将更新为该文件夹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点击列表框的第一行可返回到父目录中。

源路径将显示当前所选择的存放映像文件的目录。

请确认列表框中存在用于还原硬盘或分区的映像文件。

图13 “选择文件目录”界面(本地)图14“选择文件目录”界面(网络)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还原设备”界面。

5、选择还原设备若选择还原分区,则“选择还原设备”界面如图15所示;若选择还原硬盘,则此界面如图16所示。

用户选择要还原的硬盘或分区时,先在上面的列表框中选定硬盘或分区,点击【添加】按钮,即可将选定的硬盘或分区添加到下面要还原的列表框中;选中下面的还原列表框中的硬盘或分区,然后点击【删除】按钮,可将选中项从还原列表框中删除;点击【全部删除】按钮,可全部删除还原列表框中的硬盘或分区。

图15 “选择还原设备”界面(分区)图16 “选择还原设备”界面(硬盘)添加完要还原的硬盘或分区后,点击【下一步】,进入“现在开始还原”界面。

注:还原操作将会覆盖硬盘或分区中的数据,所以执行还原操作之前,请备份硬盘或分区中的重要数据。

6、现在开始还原所有信息设置完成后,点击图17中的“开始还原”按钮,则整个还原过程中的一些信息会显示在界面中,如还原进度、所还原的设备名称、容量、文件系统、已用时间、剩余时间、还原速度、已完成量和完成比例。

图17“现在开始还原”界面若还原过程完成,则会弹出“还原成功”对话框。

如图18所示。

图18 “还原成功”对话框点击【Yes】,可转到软件的初始界面。

点击【No】,可退出系统重新启动计算机。

硬盘/硬盘备份1、选择操作类型图19 “选择操作类型”界面在主界面中,选择操作类型为“备份”,备份还原模式为“硬盘/硬盘”,如图19所示。

2、备份方式设置图20 “备份方式设置”界面如图20所示,用户可以选择分区到分区和硬盘到硬盘两种方式。

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设备名称”界面。

3、选择设备名称图21 “选择设备名称”界面(分区)如果用户在第二步中选择分区到分区,则界面如图21所示。

若选择硬盘到硬盘,则界面如图22所示。

图22 “选择设备名称”界面(硬盘)选中列表框中的某项,点击“添加源分区”(或“添加源硬盘”)和“添加目标分区”(或“添加目标硬盘”)按钮添加要执行对拷的分区或硬盘。

点击【下一步】,进入“现在开始备份”界面。

注:硬盘/硬盘的备份还原方式为硬盘或分区的对拷,操作将覆盖目标硬盘或目标分区中的数据,请确认目标硬盘或目标分区中无有用数据。

4、现在开始备份图23 “现在开始备份”界面所有信息设置完成后,点击图23中的“开始备份”按钮,则在界面中的进度条会显示备份已完成比例。

若备份过程完成,则会弹出“备份成功”对话框。

如图24所示。

图24 “备份成功”对话框点击【Yes】,可转到软件的初始界面。

点击【No】,可退出系统重新启动计算机。

还原1、选择操作类型图25 “选择操作类型”界面在主界面中,选择操作类型为“还原”,备份还原模式为“硬盘/硬盘”,如图25所示。

2、还原方式设置图26 “还原方式设置”界面如图26所示,用户可以选择分区到分区和硬盘到硬盘两种方式。

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设备名称”界面。

3、选择设备名称图27 “选择设备名称”界面(分区)若用户在第二步中选择分区到分区,则界面如图27所示。

若选择硬盘到硬盘,则界面如图28所示。

图28 “选择设备名称”界面(硬盘)选中列表框中的某项,点击“添加源分区”(或“添加源硬盘”)和“添加目标分区”(或“添加目标硬盘”)按钮添加要执行对拷的分区或硬盘。

点击【下一步】,进入“现在开始还原”界面。

4、现在开始还原图29 “现在开始还原”界面所有信息设置完成后,点击图29中的“开始还原”按钮,则在界面中的进度条会显示还原已完成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