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泵(6天)1、分类2、结构3、材料选择4、泵的设计计算5、润滑机理及润滑油主要指标6、运行与维护、故障处理二、轴承与密封(6天)1、轴承分类与结构2、轴承代号表示方法3、轴承寿命和承载能力的计算4、轴承常见故障的判断5、密封的分类与结构6、密封代号表示方法7、密封的选用原则三、压缩机(基本结构与性能、运行与维护、故障处理)(7天)1、离心式压缩机2、轴流式压缩机3、往复式活塞压缩机4、螺杆式压缩机四、汽轮机(6天)1、汽轮机的分类2、常用汽轮机的结构与性能3、汽轮机的选用原则4、汽轮机的运行与维护、故障处理五、动力回收系统(6天)1、动力回收系统流程2、烟机的结构与性能3、烟机的运行与维护、故障处理4、回收功率与效率的计算一、机泵1、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a)容积式泵指依靠工作原件在泵缸内作往复或回转运动,使工作容积交替增大和缩小,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除。
蒸汽往复泵(单缸、双缸)活塞泵往复式泵电动往复泵(单缸、双缸、三缸、多缸)容隔膜泵(单缸、双缸)积式泵单转子——滑片、螺杆、偏心活塞、旋转活塞旋转式泵多转子——齿轮、螺杆、叶形转子b)动力式泵(叶轮式泵、叶片式泵)指靠快速旋转的叶轮对液体的作用力将机械能传递给液体,使其动能和压力能增加,再通过泵缸将大部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而实现输送。
开式叶轮离心式泵(径流式、混流式)半开式叶轮动力式泵闭式叶轮轴流泵(开式叶轮、闭式叶轮)2)按工作原件的运动方式分a)往复式泵依靠活塞、柱塞或隔膜在泵缸内往复运动使缸内工作容积交替增大或缩小来输送液体使之增压的容积式泵。
b)旋转式泵利用齿轮、螺杆、叶形转子或滑片等工作原件的旋转作用迫使液体从吸入侧转移到排出侧的容积式泵。
c)特殊作用泵i.射流泵依靠一定压力的工作流体通过喷嘴高速喷出带走被输送流体的泵。
ii.水锤泵利用流通中得水被突然制动时所产生的能量,使其中一部分水压升到一定高度的一种泵。
iii.电磁泵处在磁场中的通电流体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一定方向流通的泵。
iv.气体升液泵通过导管将压缩空气或其他压缩气体送到液体的最底层处,使之形成较液体轻的气液混合流体,再借管外液体的压力将混合流体压升上来。
3)各类泵应用范围a)往复泵主要应用场合:i.排量较低(小于4.5m3/h),扬程较高ii.扬程特别高(大于1500m)iii.需要比例泵的场合iv.黏度大的流体v.间断操作,输送排量变化范围较宽和种类不同的液体vi.容许脉动性流动满足以下工艺条件:i.排量0.23-454 m3/hii.出口压力高达63.3MPaiii.NPSH A低至1.8miv.黏度高达50000SSUb)旋转泵应用场合:i.排量从0.2-1130 m3/hii.黏度小于等于30SSU,扬程小于等于60miii.黏度为50-70SSU,扬程小于等于150miv.黏度大于70SSU,扬程小于等于360mv.黏度小于等于500000SSUvi.NPSH A低至0.9mvii.流体中气体含量小于等于30%c)隔膜泵应用场合:i.输送液体需要极端精确的控制和计算ii.排量从0.001-5 m3/hiii.出口压力可高达20MPaiv.NPSH A低至0.9md)离心泵i.排量自5-5000 m3/hii.扬程可高达4200miii.温度-5-450℃e)轴流泵流量范围180-360000 m3/h,扬程20m以下2、泵的结构3、材料选择1)往复泵a)蒸汽直接作用的往复泵汽缸端(蒸汽动力缸)气缸:多数灰铸铁,当蒸汽温度大于200时,可用球墨铸铁或铸钢缸盖:铸铁活塞:铸铁活塞杆及配汽阀杆:碳钢,也可用不锈钢活塞杆盘根:编制石墨石棉盘根液缸端(活塞端)液缸:铸铁、铸钢液缸缸套:青铜或铸铁、铸钢活塞:青铜或铸铁、铸钢活塞杆:钢、青铜进出口阀:钢b)电动往复泵(活塞泵)参照柱塞泵要求2)螺杆泵泵体:铸铁或铸钢轴:锻钢螺杆:铸铁同步齿轮:锻钢3)齿轮泵泵体:灰铸铁、316L精钢齿轮:45#钢、40Cr钢主动轴:45#钢、40Cr钢从动轴:45#钢、40Cr钢4)柱塞泵及隔膜泵5)离心泵4、泵的设计计算1)往复泵a)泵的排量Q=A·S×3600Q:排量,m3/hA:活塞面积,m2S:活塞速度。
m/sb)液缸尺寸d1:液缸直径,md s:气缸直径,mP s:蒸汽压力,MPaP1:液缸压力,MPaE m:机械效率2)齿轮泵容积排容:V:容积排容,cm3/rW:齿轮宽度,cmd:齿轮顶园直径,cma:齿轮中心距,cm流量:Va:齿轮泵流量,m3/hVe:齿轮泵理论排容,m3/hn:齿轮泵转速,r/min3)螺杆泵单螺杆泵理论流量:Q=4EDP s NQ:理论流量,cm3/minE:偏心距,cmD:螺杆直径,cmP s:定子节距,cmN:泵转速,r/min三螺杆泵理论流量:Q th=1.243×10-3·K·n·Q:理论流量,L/minthK:螺杆相对导程,cm:螺杆节圆直径,cmdjn:泵转速,r/min三螺杆泵实际流量:Q=Q th·ηvηv:容积效率,一般0.75-0.95三螺杆泵理论功率:N th=2.03×10-7·K·n·P·三螺杆泵有效功率:N e=N th·ηv三螺杆泵轴功率:N b=N/ηP:进出口压差η:总效率,η=ηv·ηmηm:机械效率,0.65-0.954)离心泵有效汽蚀余量:NPSH A=H A-H V+H S-h LH A:泵吸入容器液面上的绝对静压对应的静压头,m,H A=H V:液体饱和蒸汽静压头,m,H A=H S:相对于基准点的静压头,mh L:由吸入容器到泵入口的损失,mp v:液体的饱和蒸汽压,MPap e:泵吸入容器液面上的绝对静压,MPad:液体相对密度比转数:n s=3.65·n:比转数sn:泵的转速,r/minQ:泵在最佳效率点的流量,m3/s H:泵在最佳效率点的单级扬程,m总效率:η=ηm ·ηV·ηHηm:机械效率ηV:容积效率,通过口环、级间密封、平衡设施、盘根压盖的泄露ηH:水力效率,流道内的摩擦损失5、润滑机理及润滑油主要指标1)润滑原理润滑,就是在发生相对运动的各种摩擦副的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摩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隔开来,变干摩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摩擦,达到减小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油膜:边界油膜:由于润滑油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大于油本身的内聚力,同时润滑油中有许多“积极分子”,当它与金属表面接触时产生静电吸附,使润滑油牢固地在金属表面形成薄薄的油膜。
流动油膜:一种是用泵将润滑油强制打进摩擦面强制形成流动油膜,叫静压润滑;另一种是靠润滑油本身的运动来产生油压,形成流动油膜,叫动压润滑。
润滑剂的分类(1)固体润滑剂,主要有石墨及二硫化钼等;(2)气体润滑剂,有空气及油雾等;(3)半固体润滑剂,主要是指润滑脂;(4)液体润滑剂,即润滑油。
2)润滑油的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防腐防锈、绝缘、力的传递、减振、清洗、密封、其它(减振等)。
3)润滑油主要指标a.粘度表征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液体分子间产生内摩擦力的量值。
按油品的40℃运动粘度分为2、3、5、7、10、15、22、32、46、68、100、150、220、320、460、680、1000、1500、2200、3200共20个等级(牌号)。
每个等级润滑油的运动粘度范围为中间点运动粘度的±10%,如46(号)润滑油的运动粘度范围为46±4.6,即41.4-50.6 mm2/s。
b.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是评价润滑油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之一。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小,油品质量好。
在油品使用时,希望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越好。
c.开口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润滑油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d.倾点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油品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油品使用温度比倾点高5~10℃。
e.抗乳化性表示润滑油与水相互分离的能力,是评价循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指标。
抗乳化试验结果越小(时间越短),表明润滑油与水分离的速度越快。
f.铜片腐蚀石油产品对铜的腐蚀性程度。
铜片腐蚀试验结果分为1、2、3、4级。
级数越小,表明油品对铜的腐蚀性越小。
g.水分除用于蒸汽泵上的气缸外,润滑油中不允许还有水分。
若有水存在,即使润滑油中含有微量的低分子有机酸,其腐蚀作用也很厉害;水还会破坏油膜,降低粘度而恶化润滑性能;提高油品倾点而降低低温流动性;易产生泡沫、变成乳化状态而加速油品变质,导致报废。
h.抗氧化安定性润滑油抵抗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变的能力,是决定润滑油使用期限的重要因素。
i.酸值中和1g试油中的有机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以mgKOH/g油表示。
j.机械杂质以悬浮或沉淀状态存在于润滑油中而不溶于汽油或苯中得金属、泥土、砂石等,一般控制在0.005-0.1%之间。
4)润滑脂的主要指标a.滴点(熔点)指在“乌氏测定器”中受热后开始滴落第一滴时的温度。
一般润滑脂在低于其滴点20-30℃以下使用。
b.针入度表示润滑脂软硬程度的一项指标。
针入度越小,其稠度及塑性强度越高,而其流动性越差,抗挤压能力越强,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荷。
5)润滑制度三级过滤:从领油大桶到贮油桶(80目);从岗位贮油桶到加油壶(100目);从加油壶到加油点(120目)。
五定制度: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期6、运行与维护、故障处理1)电机温度过高2)电机电流过大3)泵出口压力超标4)泵体振动过大或有杂音5)轴承发热6)机械密封泄漏7)泵抽空泵抽空判断方法a.仪表流量指示大幅度波动或流量指示为零;b.压力电流指示大幅度波动或无指示;c.泵振动较大,并有杂音;d.管线内有异常声音。
防止泵抽空的措施:a.热油泵在预热时,严格控制预热速度为50度/时;b.泵运转期间,严禁用泵的入口阀节流;c.泵入口的液位控制的不得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