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第一节、编制目的 (3)第二节、编制依据 (3)第三节、编制原则 (3)第四节、适用范围 (3)第二章、工程概况 (4)第一节、工程概况 (4)第二节、施工条件 (4)第三章、施工布署 (4)第一节、厂区道路区域主要管理人员职能 (4)第二节、主要施工流程 (5)第三节、劳动力组织 (5)第四节、施工现场主要机设备计划 (6)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7)第一节、施工准备 (7)第二节、工程测量控制 (7)第三节、道路施工工艺 (8)第五节、验收标准 (13)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3)第一节、质量目标 (13)第二节、目标管理 (14)第三节、现场质量管理 (14)第四节、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4)第五节、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5)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 (17)第八章、确保施工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 (17)第一节、组织管理措施 (18)第二节、技术管理措施 (18)第三节、现场管理措施 (18)第九章、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19)第一节、施工安全措施 (19)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22)第三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3)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目的本工程施工方案是根据山西启光电厂2×35WM低热值煤发电工程项目总的施工构思和部署、现有总平面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细化,用以具体指导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第二节、编制依据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主要采纳以下:山西启光电厂厂区道路施工平面及道路施工图《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砼外加剂技术规范》GB50119-200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本工程之图纸会审纪要。
第三节、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第四节、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山西启光电厂工程厂区道路、其它厂区道路、地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穿插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山西启光电厂工程,厂区道路主要布置于各系统间,主厂房固定端路宽6000mm,主厂房扩建宽路宽6000mm,电除尘与烟道支架间路宽6000mm,电除尘与烟囱区A排外路宽4000mm,围墙边道路4000mm,出灰道路宽9000mm,其他道路4000mm。
本期道路路面均采用双坡面设计方式,路面自行排水至路边排水明井。
路面标高低于场地设计标高,路边两侧采用路沿石围闭挡土。
道路构造主要以400mm厚级配碎石为垫层、200mm厚泥灰结碎石稳定基层、150mm厚砼临时路面。
临时砼路面加150mm厚的永久砼路面。
因地下管道多,路中及路边检查井多,道路施工难度较大,因此需与管道安装方面相互配合。
第二节、施工条件1、施工条件(1)道路施工设计图纸到达现场,并经过图纸会审,路下及路侧的地下管道以安装完成。
(2)相关材料已准备完善。
第三章、施工布署第一节、厂区道路区域主要管理人员职能施工主管、技术员、施工员:负责本部位的全部施工技术监控以及工艺控制、交底,安全质量进度的控制,施工日记等施工资料的填写;负责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质检员负责该部位各分项的质量检查、联系总包及监理及其他相关单位对该部位的验收工作,还有各种资料的收集、交资料室归档等工作。
安全员负责项目的安全工作,安全员在安全主任指导下负责本部位的安全监督及组织班组进行安全学习,负责安全资料的填写、整理,注重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测量组严格按照施工专项方案、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对现场进行水平控制、轴线控制、对现场高程及轴线坐标进行复测。
第二节、主要施工流程具体施工顺序:土基开挖测量放样垫层施工路基施工路面施工路沿石路边回填土第三节、劳动力组织科学合理的劳动力组织,是保证本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及时调配劳动力。
我们将通过考察指定最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施工队伍进驻本现场。
进场作业前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认真组织技术交底。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按时入场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序号工种单位数量工作范围1.瓦工人10路侧石砌筑2.砼工人15砼浇筑3.焊工人1第四节、施工现场主要机设备计划施工现场主要机械设备计划第四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准备1、现场准备1)、按照现场分段施工的顺序,对施工道路两边采用警戒带进行临时围蔽。
2)、轴线及高程复核工作已完成。
2、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已完成。
2)编制施工方案要兼顾全面,突出重点。
以施工图、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作为组织施工的指导文件。
3)根据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组织、安排劳动力和技术力量,建立施工技术,机械管理机构。
第二节、工程测量控制1、测量放线道路施工前,必须进行道路轴线以及高程的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测量放样。
复核方法为采用全站仪根据电厂给出的坐标点进行导线闭合,平面坐标控制符合二等导线精度要求,高程控制误差符合三等水准精度要求,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点。
采用水准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现有的构筑物上,作为沟道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从一点向四周引测至现有建构筑物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
2、轴线测设:本工程轴线的测设采用全站仪或是经纬仪,尽量减少引出控制点,从而减少误差累加。
根据厂区平面施工控制方格网进行定位放线,做好各主轴线的控制桩,作为道路施工中定位检查及预埋件调整的基准。
3、工艺质量要求:平面控制桩应符合二级导线精度要求;高程控制桩应符合三等水准精度要求。
所用测量仪器须经过年检,处于完好使用状态;测量由专业人员,选择合适天气条件进行,所有桩位应通视良好,避开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扰动影响;所有测点应每月定期进行复核,保证准确性。
第三节、道路施工工艺1、设计主要技术要求1)道路宽度大于6000mm时,设置纵向缝。
2)胀缝均采用沥青材料填缝,按照20mm宽施工。
3)路槽基底压实系数按照≥0.95;稳定层压实系数≥0.95。
4)路面须压路纹。
5)材料要求:水泥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天然中粗砂;石料:碎石坚硬、无风化。
2、道路施工工艺(1)、基坑开挖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开挖边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按路面边线外200mm。
2)现场开挖时,施工员应根据开挖边线进行全程控制。
3)开挖时预留50mm~100mm,压路机碾压(碾压遍数不少6遍),以免出现超挖现象,影响基槽地基。
4)基槽必须经监理及相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施工作业工艺1)路基垫层施工①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道路分缝,在分缝处采用木板或是泡沫板隔离,并且做出明显的标记(分缝要求:6000mm路宽设置一道纵向缝;横向缝按照90m设置一道,小于90m为一道;缩缝按照要求每4500mm设置一道。
)。
②压路机选用20t重型碾压,碾压过程中,打开振动同时启动碾压。
③本期道路垫层级配碎石选用粒径为≦50mm,碎石运至现场后,使用挖机摊铺,人工配合修整,碎石填筑标高预高30~50mm,以免压路机碾压后,沉降标高过大,而不满足设计标高。
根据图纸要求厚度为400mm,按要求二次压实。
每次碾压后经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稳定层施工工艺①稳定层材料采用200mm厚泥灰结碎石,泥灰碎石搅拌均匀,控制好水用量。
②泥灰碎石现场搅拌,每次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③稳定层施工前,应采用普通石粉在路基石面摊铺整平,并且淋水压实。
④泥灰碎石采用挖机摊铺,摊铺标高预高30mm,以免压路机碾压后,沉降标高过大,而不满足设计标高。
⑤稳定层碾压采用20t压路机碾压(振动型),压实次数不少于2遍。
施工完成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⑥施工完成12小时以后,淋水养护3天。
3)路面模板安装:①模板选用[16#槽钢支护,沿着槽钢每隔1500mm焊一道钢筋连接翼缘,以便加固使用(见下图)。
②按照路面边线进行通线,槽钢背面沿着通线持平顺直。
③槽钢加固采用在路边外侧打地锚形式加固,地锚采用木方或钢管,加固见下详图:④槽钢纵向拼接见下图:⑤模板安装临时加固完成后,采用经纬仪检查模板内边线是否顺直。
4)砼施工大样:①路面砼采用强度C35混凝土。
③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砼进行试配,在路面砼浇筑时,严格控制好粉煤灰的添加量,宜在配合比添加量减半,采用水泥代替,以免路面出现起砂或起粉现象,以影响路面美观。
④浇筑前,应根据设计路面放坡要求计算出最终完成面,然后在边模、中间起拱处测量出砼路面标高,并且每隔3m一个控制点;如浇筑大于6000mm宽路面时,路面按两片浇筑,在路中设置一道纵缝,纵缝模板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路面放坡要求进行安装。
⑤路面砼浇筑时,沿着浇筑顺序方向进行卸料摊铺,平板振动器及振动棒跟踪到位,保证料到棒到,以不出现气泡及起浆为主;采用5000mm长滚筒或是铝合金条沿着模板顶初压实、磨平,路面磨平标高应预高3~5mm,以保证路面砼闭水、压光后满足设计标高要求。
⑥砼路面压光应分三道工艺,浇筑完成后第一道初磨平;浇筑完成后3小时第二道压光;第二道压光采用,磨光机进行磨平,磨光机磨片要求无变形且无凹凸现象,磨光时由先浇筑砼一端开始磨向另一端,每两次磨片相交不少于20cm,且无漏磨处。
磨光时,由二个作业员同时进行,一人撑机,保证磨光机的稳定性,一人同时移动电源线。
终凝前最后一道收光(以手指触试控制时间)。
浇筑时要留置混凝标养、同养试块,留置数量按规范要求留置。
⑦路面拉毛路面拉毛拟采用滚筒拉毛。
采用滚筒施工拉毛时,根据滚筒的长度,在路面横向处安放一条铝合金条或钢管(不能滑动),以免滚筒倾斜,影响拉毛效果,拉毛应在砼终凝前从道路一侧拉向另一侧,且一次成型,如有倾斜应立即进行压光后,重新拉毛,拉毛线间距约为2cm。
5)混凝土板养护:混凝土板面施工完成后12小时内即可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方法,上面浇水,一昼夜浇水2~3 次,保持湿润时间不小于7 天。
在混凝土板养护期间,设专人进行监护,禁止通行;当混凝土达到40%强度时(约4~7 天)允许人行;在混凝土浇灌12 天、强度达到70%允许小车、轻型交通车通行;在混凝土浇灌28 天、强度达到100%后正常使用。
养护期满后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留痕迹。
拆模应由木工进行,不得损坏混凝土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的完整,特别是接缝位置,要由专人进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