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岁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

0--6岁婴幼儿大脑发育特点


触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而产生的感觉。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在其认 知活动和依恋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
新生儿的触觉器官最大,全身皮肤都具有 灵敏的触觉。
二、触觉的发展特征
1.实际上婴儿在胎儿期就有了触觉,当他被子宫 内温暖的软组织和羊水包围时就开始有了触觉, 出生以后仍然习惯于温暖的怀抱和母亲的依偎;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1、处于无条件反射时期——抓握反射、触握反射。吸吮反射。 也称本能,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它是靠低级中枢中由种 系发展而形成并遗留下来的固定神经联系(直通的联系)来实 现的。 刚出生时,新生儿不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行为。这是因为新生儿 的反应是“反射”性的。反射式不必经过学习而展开的简单行 为。它们是在出生时表现出的行为,从根本上看,是对刺激不 可逃避的反应。在正常的婴儿中,通过呈现适当的刺激,反射 很容易就能够得以引起。反射是这类反射为数不多,却具有保 存生命的意义。 大脑区域:额叶运动带支配随意动作(位于顶叶的前面) 。
二、味觉的发展特征 婴儿的味觉系统在胎儿三个月时就开始发育,并且 开始受到多种味觉刺激;
出生前味觉系统已经发育成熟,新生儿一生下来就 有了味觉,并且相当敏锐,表现出明显的对甜物的 “偏爱”,对咸、酸、苦的液体有不愉快的表情;
人类味觉系统在婴儿和儿童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 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 致的。
2.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 痛有触觉感受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有冷热、疼痛 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是 触觉最灵敏的部位;
3婴儿也依靠触觉或触觉与其他感知觉的协同活动 来认识世界,而依恋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身体 的接触。
三、具体做法 1. 主动找奶水 2. 抚摸头和四肢 3. 勾拉手指 4. 活动手掌 5. 用不同的织物抚摸皮肤
什么是“突触演变”?
在最初,婴儿的每次新体验都会导致他大脑内突触连接 增加,以及突触密度的显著增大。当经验越丰富时,他的 大脑就通过突触筛选优化自己。(研究证明,突触之存在 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经验。)一个突触被使用的机会越 多,它就越有可能被永久保留下来。而那些不被经常使用 的突触通常就会桔萎或死亡。这个过程,科学家们称之为 “突触演变”。通过“突触演变”,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 变得效率很高。
这几个阶段。 三、 宝宝的视觉发展规律 1.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视觉。 2.出生后1个月内,注视物体时间逐渐延长。 3.出生后3个月时,双眼视机能开始发育,初步形成了视觉条件 反射。 4.出生后4个月时,建立了视觉与听觉的联系。 5.出生后6个月时,建立了集合反射、中央视力、双眼单视与立 体视觉。 6.出生后10个月时已把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 7.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 8.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 9.6岁时视觉达到成人水平,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信息传递: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发生 接触的部分叫突触,化学物神经递质就在这里流动。这些 神经递质携带着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婴儿出生时,大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 这个数目相当于成人的1/10;
孩子在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 大概是1000万亿;
到了14岁, 孩子的突触连接数目和成年人大致相当。
3、有意识动作。视力的提升,手眼协调的萌芽期。 约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 能够弯曲手指“包住“物体,然后用手指的力量稳 稳地抓住物体。 4、有目的动作。双手协调。 婴儿约7个月大时,婴儿这时手指的力量已能克服 重力作用,使物体离开地面,能双手拿奶瓶。婴儿 在抓握时其拇指保持与其他四指平行,同时用力“ 抓握“物体。 大脑区域:左右脑神经连接,促进双手配合完成动 作。
婴儿发展的里程碑:翻身、坐、爬、走、跑、跳的学习都与小脑有密 切关系,小脑的发育和发展状态直接影响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前庭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 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 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 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 展必遭到障碍。
三.发展的原则 1.前庭觉的运作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和有效率 的运动 2.前庭觉掌管人体的平衡和空间方位的感应 3.前庭觉的有效运作,有助于维持人体各种姿势的平衡 和协调,大幅提升生活作息的品质 4.前庭觉和其他感觉系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5.前庭系统与儿童的语言发展关系密切。
四.具体做法 可以经常做旋转的游戏,正转,反转。到着走也可以。 还要做球类的训练。
婴幼儿脑部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脑重约340克, 6 个月时为600克, 1 岁时为900克, 3 岁时为1100克,接近成人脑重(1400克)的80%, 4 岁时达到 成人脑重的90%。 6岁以后,大脑的成长极为有限。
脑部发育所需的营养 DHA学名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它是构成大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 重要成分,它在促进宝宝智力和视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母乳,深海鱼,蛋 黄)
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 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 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 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
二.前庭觉的功能
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 听嗅味触讯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 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 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 前庭觉的影响最大。
听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听觉是个体对声波刺激的物理特性的感 觉。声波从外耳传入,引起鼓膜振动,经 听觉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产 生了听觉。
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 (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 --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 (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调节躯体平衡:例如,当人站立而头向后部仰时,膝和踝关节将自
动地作屈曲运动,以对抗由于头后仰所造成的身体重心的转移,使身 体保持平衡而不跌倒。
调节肌紧张:肌紧张是肌肉中不同肌纤维群轮换地收缩,使整个肌
肉处于经常的轻度收缩状态。
协调随意运动:不断地调整着大脑皮层运动区、红核和脊髓的活动,
使运动能够准确、平稳和顺利地进行。
三、具体做法 1. 喂果汁 2. 及时增加辅食 3. 吃水果肉 4. 适当吃一点苦味
嗅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嗅觉即辨别物体气味的感觉。人对各种气 味的辨别,一般通过4种嗅觉来实现,即香 (芬芳)、酸、焦气味(焦糖味)和腐臭。 嗅觉感受器是位于鼻腔上部两侧粘膜中的 嗅细胞。嗅觉的传递较为特殊,一般认为 不经过丘脑,嗅细胞受到刺激兴奋后,发 放冲动直接传入嗅球而产生嗅觉。
二. 听觉发展特征
1.婴儿在胎儿期的第5个月就己有了听觉能力, 6个月时听觉感受器就已基本发育成熟。
2.新生儿喜欢听母亲的说话声和轻松、优美的音 乐声,尤其是听到胎教音乐时会表现出相对的安静、 愉快和安全感。对强烈的噪声表现出烦躁的情绪。
3.出生3个月时,能够明显的集中听觉,能够感 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且向声源方向转头。
2、到第5个月左右,就开始发展起自主随意的抓 握动作;拇指独立;出现“原始抓握”。
婴儿用手臂圈住物体,然后再在另一只手或者胸 部的支撑帮助下使立方体离开支持表面,但这一 动作过程中手指的精细动作运动不占据主要地位,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
大脑区域:顶叶活动日益频繁。在外界刺激作用 下,脑-神经可以短暂抑制抓握反射,这是脑- 神经进一步成熟的表现。
3、3岁:宝宝进入建立立体空间感的黄金时期, 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更多的认 识。特别推出的3d视窗玩具,可以很好地引导这 一时期宝宝的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独特的a+ 视觉启智图案可激发宝宝无限的想象力。
4、3-6岁:是宝宝视觉发展的空间期,他们可以 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大小、上下、前后、左右、远 近。这时候玩视趣飞圈、视趣门球及锐视保龄球 游戏可很好地锻炼宝宝对物体空间关系的把握和 手眼协调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宝宝更细微的观 察力。
四、视觉刺激开启宝宝智力
1、0-6个月:在宝宝眼前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 的玩具,可以刺激宝宝的眼睛移动,同时也可以 介入红色色彩刺激,为宝宝进入色彩期做准备。
2、6-12个月:是宝宝视觉的色彩期,也是宝宝 视敏度发展的关键期,宝宝可以透过清楚的影像, 开始发展其他的感官功能。经由丰富多样、颜色 鲜艳的图案刺激,加速脑部视觉区的成长,让宝 宝察觉边缘、对比的视觉基本能力增强,启发高 层次的认知发展。
视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 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
视觉形成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 体(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 (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二、视觉发育阶段 宝宝的视觉发育会经历黑白期、彩色期、立体期和空间期
胆碱是一种大脑必需的营养素,对于记忆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大脑 中的胆碱增加时,信息传递速度就能加快,大脑思维也更加活跃,从而有效帮助 宝宝提升记忆力。(蛋类、动物的脑、动物心脏与肝脏、绿叶蔬菜、啤酒酵母、 麦芽、大豆卵磷脂等。)
神经元
定义:神经元是大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处理信 息的细胞。
二、嗅觉的发展特征
1.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 能力,已大致能区别不同的气味;
2.新生儿已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各不相 同的反应,如“喜爱”好闻的气味,“讨 厌”或“躲避”不好闻的气味。
3.新生儿已能够由嗅觉建立起食物性条件反 射,并具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三、具体做法 1. 闻花的气味 2. 闻生活用品 3. 闻一闻酸味和臭味
4.到了5—6个月时,对于声、像刺激相吻合的物体 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到了7—8个月时,能根据 声音的方向用视觉去寻找发声的物体,声音的分辨 能力明显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