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培训讲稿教学园地09-01 0010:高效课堂培训讲稿一、高效课堂的概念1、定义: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
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
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二者达到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组织听“高效课堂”课,教师座谈,问教师感觉怎么样,一个教师代表大家说了一句话:“高效课堂不高效!”。
问其何故,她坦言,学生自学还可以,交流展示太费时间,过去一节课的内容现在2节、3节,甚至4节课才能完成。
是教师讲的快,完成讲授时间短就叫高效,还是学生学得好,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叫高效呢?是单纯的从这一节课看学生知识掌握多少;还是从一段时间、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或整个人生的发展的影响大小来看高效不高效呢?其实,在高效课堂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变化都是他们一生需要掌握的东西。
比如,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组织合作,争辩探究。
比如,交流时的尊重他人、倾听、问题归纳,展示时的自信、大方、表述风度、声音等等。
比如,小组竞争时的速度、效率和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等等。
可以说,通过自学、合作交流、展示、小组对抗、当堂检测等各个环节,学生真的是生活在一个生态的课堂、一个自主的课堂、一个鲜活的社会,课堂真的变成了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接了轨。
他们会在这个课堂上学会很多在“传统”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是学生自己“长肉”的过程,是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全面发展。
满堂灌的课堂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重知识输灌,现在推行的高效课堂重学生自己拿食,自己吃饭,自己消化。
过去容易有拔苗助长的高效,现在的课堂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学生不适应这个模式,教师也不适应这个模式,彼此都还有个适应的过程,一旦学生适应了,习惯了,掌握了方法,运用灵活了,小组展示交流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名副其实地高效起来,就可以一单元——单元地进展,甚至一个主题一个主题的进行,还可能一学期学会一学年甚至更多的内容。
学生还可以把课堂上掌握的东西延伸到课外,灵活地运用。
2、现状:全国名校共同体建立,理事校、核心校、加盟校。
九大范式:二、高效课堂的理念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
“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学会不会的。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找到目标。
“狂欢”是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
课堂知识达标率即便是100%,但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这样的课堂依然低效。
上课不仅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快的情感旅程,唯此才能“让学生怕下课”,才会废寝忘食、乐在其中。
2、基本理念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达标测评。
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高效课堂的四主教学思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探究主线创新主旨高效课堂的四动教学策略: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教师导动多元互动高效课堂的五大教学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展示性原则整合性原则评价性原则高效课堂的“六项”技术要领:是路线图(集智备课作支撑)小组学习定成败(小组建设很关键)学情调查是起点(问题教学是主线)独学、对学、群学是方法(自学能力最重要)展示、反馈、评价是手段(多元方式来驱动)达标测评是关键(活实结合有保证)3、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1)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5)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4、高效课堂的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变。
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高效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对教材的分析也追求“无边界原则”。
不刻意追求“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
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
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6、高效课堂的特点: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三.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时间划分:10+30+5。
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具体要求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
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测评: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
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
测评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五步三查模式说明基本结构:“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2、流程简介第一步:独学;课前反馈(分层次)导课(导入新课明确目标)独学:导学案为抓手问题为主线双色笔标注教师查学情1:课前反馈。
也就是预习检测,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
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导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
2:导课本环节是指向学生明确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与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可包括有“课前复习”、“引入新课”、“目标展示”、“学习建议”等内容。
情景导入是高效课堂的一段,“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
目标展示必须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指出学习重点、难点。
学生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导引,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推动和促进学习活动,并能对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反馈,以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调整。
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应当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来展示,如课前黑板展示、课中展示,小黑板书写、多媒体展示,口头说明。
可以集中一次性展示,也可以分散逐项展示。
可以由教师展示,也可由学生归纳展示。
可以用叙述式,也可用习题式。
有无目标是有无效率的关键。
3:独立自学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而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