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程品质控制

制程品质控制


三.影響製程的主要因素
• 7.其他 • 法律法規方面的要求,社會習慣,道德傳
統方面的要求. • 人在任何事情中都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所
以人的素質將決定一件事的發展和最後 的結果,同樣也決定製程的狀態. • 所以公司員工的素質對產品的品質影響 非常大.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1.人力在製程種的配置所要注意的事項
中經常會出現各種不符合程序,規範中所 規定的事項. • a.產品的劣質化. • b.製程能力變弱或不穩定. • c.不合格品不按規定處理等等.
五.品質異常的處置
• 2.品質異常的改善方法和工具
• a.確定異常:調查分析----查檢表,柏拉圖等.
• b.分析原因:用因果圖,層別法,散佈圖等.
• c.制定對策:5W2H,對策表,PDCA等
• i.密切注意管制圖,從管制圖了解製程是否穩 定.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8.管制圖和判異 • 管制圖出現異常,不等於產品品質出現
異常,而是表示製程不穩定,將會產生大 量不良品. • 管制圖判異的準則: • a.點子出界(3sigma界) • b.9點在1sigma區或其外拍成一串. • c.6點遞增或遞減.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d.做好ESD防護. • e.做好溫濕度管控. • 6.測量的控制 • a.選擇適當的測量設備. • b.定期對測量設備進行校準,必須要有校準報
告且報告在有效期內,不允許使用未經校準或 有效期已過的測量設備. • c.做好日常保養,確保測量設備處於正常良好狀 態.
想,宜保持. • c. 1<Cpk<1.33 表示製程(設備)能力很勉強,應
改善到1.33<Cpk<1.67. • d. 0.67<Cpk<1 表示製程(設備)能力嚴重不足,
製程將會出現大量不良,應立即停.線改善. • e.Cpk<0.67 停線,製程(設備)無能力.
五.品質異常的處置
• 1.什麼是品質異常? • 物:產品特性不能滿足規定要求. • 人:品質體系異常,品質體系在運行過程
• 3)不製造不良品 • 以上屬於預防範疇 • b.1)不良品發生的原因未找出不放過. • 2)不良品發生的責任未明確不放過. • 3)不良品的糾正措施未落實不放過. • 以上屬於糾正範疇.
有點超出3sigma界限,且無傾向性變異. • b.製程保證能力充足,Cpk不小於1.33 • c.不良品率在目標範圍內,且成下降趨勢. • d.改善措施實施後,有明顯的成效,而不是毫無
影響. • e.客戶投訴較少.(一般不做為考量依據) •
三.影響製程的主要因素
• 任何一個製程其主要做作用的因素都包括以 下機種因素:5M1E
• e.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簡單的工序可以 由新員工輪流擔任,目的是提高新員工的 技術能力和水平.
• f.員工出錯,不要一味的批評責備,要幫助 他(她)一起改正.
• 緊緊盯住老員工,加緊培養新員工.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2.機器的控制 • a.機器要定期保養,維護,校驗. • b.在運行過程中,要定時查核. • c.正確運用各種輔助工具材料. • d.用數據來管控機器的狀態. • 3.材料的控制 • a.要確保組成產品的所有材料符合要求(如產
三.影響製程的主要因素
• 4.方法(METHOD):方法是產品製造所必須的 一種途徑,可以由多種多樣,如何取捨取決於人.
• 5.環境(EVIROMENT):環境是製程作業所必 須的,但是環境的優劣對製程起什麼樣的作用 和影響仍然由人控制.
• 6.測量(MEASUREMENT):測量是監測製程的 一個重要手段,沒有測量無法保證製程品質,也 無法知道製程的狀況,但測量對製程所起的作 用與影響也是由人控制的.
五.品質異常的處置
• e.跟蹤檢查 • 主要用於當製程進行改善或製程發生變化時,
對製程的穩定性進行監測,至少連續跟蹤3節 (批,天),特殊情況可以增加. • 4.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確認機器標準化 • 糾正是為了消除已發生的不良. • 預防是為了防止潛在的不良發生. • 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共同對象是不良.
• f.檢討處置:總結報告,PDCA等.
• g.有效對策的標準化:作業規範,SOP等.
五.品質異常的處置
• 3.品質追蹤 • 品質追蹤的作用 • TRACE(追溯----逆向尋找)當不良發生時,通過
一系列的手段,查出不良發生的時間,點,數量等. • 如何進行有效的追溯:
a.料:所用的料要追溯到進貨時間,數量,發料時 間,數量,已用數量,何時開始用的,如果有序號 管制,應體現出開使用該料的第一個序號和最 後一個序號.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d.14點上下交替. • e.任意連續3點中有2點在3sigma區內. • f.任意連續5點中有4點在2sigma區內. • g.15點在1sigma中心線下. • h.8點在中心限兩側,但沒有一點在1sigma
區內.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9.從Cpk值中判斷製程或設備是否穩定 • a.Cpk>1.67 表示製程(設備)能力過高 • b.1.33<Cpk<1.67 表示製程(設備)能力較為理
顧客滿意
輸入
產品的實現
輸出
• 2.小的過程: • 產品實現過程=產品製造過程
一.過程的定義及製程的種類
• 3.製程的種類 • 1.按照複雜的程度分: • a.單一製程:工序非常少,技術含量低,一
般是一次性形成產品,製程無法中斷,如: 塑膠射出成型,五金衝壓成型等. • b.複合製程:工序較多,技術含量較高,有 檢驗站,檢驗站就在製程當中,影響製程 的因素較多.
一.過程的定義及製程的種類
• 6.測量----製程必需 • a.產品本身----產品特性 • b.製程—製程穩定性,製程保證能力(Cpk),
管制圖 • 統計製程管制的開山鼻祖修哈特說:產品
的品質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一.過程的定義及製程的種類
• 1.人力的分配 • 2.設備的配置 • 3.各種材料的配套 • 4.環境與場所的提供 • 5.作業方法----SOP • 6.量測儀器設備 • 當以上資源都齊備後,可開始生產,輸出符合客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d.無正式SOP作業時要有臨時SOP管控,但臨時 SOP的有效期不能太長,一般僅對當批(天)有效.
• e.SOP的重點要明確,作業要對本站的SOP重點 掌握透切.
• 5.環境的控制 • a.環境做好6S. • b.定區定置存放物品. • c.標識清楚,防止錯誤的取用和作業.

5W2H:

WHAT:什麼(事物)

WHO:誰(人)

WHY:為什麼(原因)
五.品質異常的處置

WHERE:何地(地點)

WHEN:何時(時間)
•HOWBiblioteka 如何(方法)•HOW MANY/MUCH:多少(數量)
• d.實施對策:用跟蹤表或看板,管制圖等.
• e.檢查成效;常用查檢表,柏拉圖,管制圖等.
一.過程的定義及製程的種類
• 2.按照行業分: • a.塑膠 • b.電子 • c.紡織 • d.冶金 • 等等.
一.過程的定義及製程的種類
• 4.製程要素 • 1.材料: • 主要材料----產品的組成部分(主要) • 輔助材料----產品的次要組成部分,製程的支持
型材料,不會出現在產品中. • 2.設備 • 主要設備----製程中必須使用 • 次要設備----製程外支持性,非必須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d.定期對測量設備進行GR&R分析,發現不符 合要求,要向儀校部門報告反映,待糾正後再行 使用.
• e.使用過程中發現測量設備失效或出現異常應 立即停止使用,請儀校部門確認,如故障排除可 繼續使用,否則不允許繼續使用.
• f.測量前要確認無安全隱患.
• g.作業要按照測量設備的使用說明書或作業指 導書進行.
Cpk,GR&R等).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f.對製程中出現的來料不良,設備異常,測量儀 器失效等異常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內向相關部 門反映,並且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
• g.對經常發生波動的工序加強觀察,密切跟蹤.
• h.對重複發生的不良應立即找出原因,並制定 糾正對策,對對策的有效性進行確認.
• 1.人(MAN):人是最主要的因素,對其他的因素 影響很大.有很多不良,歸根結蒂是由人引起的, 所以人是最根本的因素.
• 2.機器(MACHINE):機氣設備是製程正常運行 必不可少的,但其效能取決於人的控制.
• 3.材料(MATERIAL):材料是組成產品所必須 的,沒有材料也做不出產品,但材料不能決定製 程的品質,仍然取決於人的控制.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7.製程的動態控制 • a.開線前先做好人,機,料,法,環,測(5M1E)的確
認. • b.IPQC,班組長要對首件進行確認. • c.定期(時)對設備,測量儀器進行查核. • d.經常對複雜工序和技術能力較差的員工進
行檢查. • e.對機器和測量儀器進行數據監控(如
• a.複雜的工序有技術比較熟練的員工擔 任,簡單的工許可由新進員工擔任.
• b.對檢驗站的員工,必須從技術熟練的員 工中挑選.
• c.當新人較多是,可以在前幾站安排幾個 新員工擔任,在當中安排一個老員工,這 個老員工起監督,幫帶作用.
四.怎樣控制製程使其處於 穩定狀態
• d.技術水平高的可以挑選出來擔任重要 的工序.
前5台確認,,首件元件確認等). • b.製程中要經常對主要材料進行查核(特別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