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 第3章运输问题
检 验 数 表
最 优 方 案 判 别 准 则
B1 3 A1 A2 7 A3 vj
B2 11
B3 3 2
B4 10 8
ui
1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9
0
1
4 10
-1
5
-1 -5
10
2 9
12
3 10
24=-1<0,当前方案 不是最优方案。
26
2.3
闭回路调整法改进方案
min ij 0 pq
xpq 为换入变量
min
z cij xij
i 1 j 1
s.t.
n xij ai 1 jm xij b j i 1 xij 0
i 1,, m j 1,, n
4
运输问题的约束方程组系数矩阵及特征
x11 x12 .... x1n 1 1.......1 A 1 1 1 x21 x22 .... x2 n ...... xm1 xm 2 .... xmn 1 1.......1 ......... 1 1.......1 1 1 1 .......... 1 1 1
10
1. 最小元素法 (思想:就近供应) 不 能 同 时 划 去 行 和 列
销 产 A1 1 A2 A3 销量 3 9 B1 3 B2 11 B3 3 B4
表3-4
产量 10 7 8 5
4
2
3
3
7 4
1
10
6
6 5
3
6
保证填 4 有运量 的格子 9 为m+n1
该方案总运费: Z=4×3+3×10+3×1+1×2+6×4+3×5=86
表3-3
销地
产地
B1
3
B2
11
B3
3
B4
10
发量 (T)
7
A1
A2
A3
1
7
9
4
2
10
8
5
4
9
收量(T)
3
6
5
6
9
1、最小元素法
思路:为了减少运费,应优先考虑单位运价最小(或 运距最短)的供销业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供销量。在可 供物品已用完的产地或需求已全部满足的销地,以后将不 再考虑。然后,在余下的供、销点的供销关系中,继续按 上述方法安排调运,直至安排完所有供销任务,得到一个 完整的调运方案(完整的解)为止。这样就得到了运输问题 的一个初始基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由于该方法基于优先满足单位运价(或运距)最小的供 销业务,故称为最小元素法。
表3-7
产
销 A1 A2 A3
B1 3
B2
B3 5
B4 2 1 3 6
供量 7 4 9
6 3 6 5
销量
19
计算最小元素法得到的初始基可行解的检验数 表3-8
销地 产地 A1 A2 B1
(+1)
B2
B3
B4
3
1
11
9 6
4 (-1) 1 (+1)
3
2
3
10
8
3 (-1)
A3
7
4
10
3
5
调整后总运费增加: (+1)×3+(-1)×3+(+1)×2+(-1)×1=1
33
如下例中σ11检验数是 0,经过调整,可得到另一个最优解。
销地 产地 A1
4 2
B1
(0)
12 10 5
B2
(2)
(2) 4 3 11
B3
12
(1) (12) 6 11 9
B4
4
产量 16
8
(9)
2
8
A2
A3
8
14
10
22
销量
8
14
12
14
其中绿色是非基变量检验数,红色为分配量。
34
例:用最小元素法求初始可行解
11
2. 沃格尔法
最小元素法,有时按某一最小单位运价优先安排
物品调运时,却可能在其他供销点多花几倍的运费,
从而使整个运输费用增加。 沃格尔法考虑到: 一个产地的产品假如不能按照最小 运费就近供应,就考虑次小运费,这就有个差额。 如果差 额不大,当不能按最小单位运价安排运输时造成的运费损 5 失不大;反之,如果差额很大,不按最小运价组织运输就 会造成很大损失,故应尽量按最小单位运价安排运输。沃 5 格尔法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提出来的。 5 5
i 1 j 1 m n
n xij ai ( i 1, 2, ......m ) j 1 m s.t . xij b j ( j 1, 2, ......n) i 1 xij 0, i 1, 2, ......m , j 1, 2, ......n
从(p,q)空格开始画闭回路,其它转角点都是 填有运量的方格,并从(p,q)空格开始给闭回路上 的点按+1,-1,+1,-1编号,-1格的最小运量为 调整量。 表3-13
销地 产地 A1 A2 A3 销量 B1 B2 B3 B4 产量 7 4 9
3 3 6 6
4(+1)… …3(-1) ┇ ┇ 1(-1)… …(+1) 3 5 6
空格处 检验数 为1
20
表3-9
销地 产地 A1 A2
B1
B2
B3
B4
3
1 3 (-1)
11
9 6
4 (-1) 2 1 (+1)
3
3 (+1)
10
8
A3
7
(+1)
4
10
3 (-1)
5
调整后总运费增加: 7-5+10-3+2-1=10
空格处 检验数 为10
21
检验数表
销地 产地 B1 B2 B3
表3-10
Chapter3 运输问题
( Transportation Problem )
本章主要内容: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表上作业法 运输问题的应用
问题的提出
从m个发点 A1 , A2 , Am 向n个收点
B1 , B2 , Bn 发送某种货物. Ai 发点的发
量为 a i , B j 收点的收量为 b j 。由 Ai 运
表3-5
B1 B2 B3 B4 产量
Z=85
5 3 6
3
B1 3 B2 11 9
2 1 3
6
B4 10 8
7 4 9
6
5
B3
表3-6
两最小元素之差
[3 ]
2 10
[ 1]
7
① ② ③ ④
2 2 2
[4 ] 5
1 1 1 1
[5 ] 3 3 2 2
①②③④ 0 0 0 7 1 1 1 6 1 2
14
1 若有两个以上相同的最大差值,可任取其 一。 2 剩下一行或者一列有空格,填数字,不能 划掉。 3 计算行差,列差时,已经划去的列或者行 不再考虑。
12
沃格尔法计算步骤:
1) 分别算出各行、各列的最小运费与次小运费的差额。 2) 从行、列中选出差额最大者,选择它所在行、列中的 最小元素,进行运量调整。 3) 对剩余行、列再分别计算各行、列的差额。返回1)、
2)。
13
2.伏格尔法
销地 产地 A1 A2 A3 销量
产地 A1 A2 A3 两最小 元素 之差 销地
实际中,往往遇到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
1.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a b
i 1 i j 1
m
n
j
2.销大于产(供不应求)
a b
i 1 i j 1
m
n
j
36
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向产销平衡运输问题的转化
产大于销的运输问题: ai b j
i 1 j 1 m n
数学模型
min z cij xij
往 B j 单位货物的运费为 ci j ,问如何调配,
才能使运费最省?
若 ai b j,称此运输问题为平衡运输问题, 否则称为非平衡运输问题.
2
上述数据可以汇总于 表格中,如下:
表1 产销平衡表
销地 产地 1 2 ┆ m 销量
1
2
…
n
产量 a1 a2 ┆ am
b1
b2
…
bn
销地 产地 1 2 ┆ m
列位势:关于需求点Bj的约束对应的对偶变量,记为vj, j = 1,2,…,n。
23
定理:运输问题变量xij的检验数
ij cij ui v j
证明:
0 1 ij cij C B B 1 Pij cij ( u1 , ...um , v1 , ...vn ) cij ui v j 1 0
24
位势法 求检验数的步骤:
1. 在表中下面和右面增加一行和一列 , 列中添入 ui, 行中添入vj ,令u1=0, 按照 Cij ui v j , 根据表中已有 的数字确定所有的ui及vj ; 2.计算所有空格处的检验数.
ij Cij ( ui v j )
25
表3-12
m行
n行
1. 矩阵A是一个m+n行mn列的矩阵,它的秩为m+n-1。 2. 运输问题应该有m+n-1个基变量。 3. xij的系数列向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