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无线电负荷控制器的功率定值,是可以由控制中心发指令进行改变的。
(√)2.>变压器差动保护所用的电流互感器均应采用三角形接线。
(×)3.>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可能会使反映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的保护误动。
(√)4.>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或其他故障能使保护装置误动作时,应装设断线闭锁装置。
(√)5.>为了检查差动保护躲过励磁涌流的性能,在差动保护第一次投运时,必须对变压器进行五次冲击合闸试验。
(√)6.>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时,只跳变压器一次侧断路器。
(×)7.>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加装电阻, 可限制铁磁谐振现象。
(√)8.>使用欠补偿方式的消弧线圈分接头,当增加线路长度时应先投入线路后再提高分接头。
(√)9.>变压器的二次电流对一次电流主磁通起助磁作用。
(×)10.>变压器在运行中补油,补油前应将气体(重瓦斯)保护改接信号,补油后应立即恢复至跳闸位置。
(×)11.>独立避雷针(线)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12.>强迫油循环水冷和风冷变压器,一般应在开动冷却装置后,才允许带负荷运行。
(√)13.>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
(√)14.>D,y11接线的变压器采用差动保护时,电流互感器亦应按D,y11接线。
(×)15.>高次谐波不会影响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16.>差动保护允许接入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单独接地。
(×)17.>当冲击雷电流流过避雷器时,新生成的电压降称为残余电压。
(√)18.>管型避雷器的灭弧能力决定于通过避雷器的电流大小。
(√)19.>对某段线路来说,它的损失多少除与负荷大小有关外,与其潮流方向无关。
(√)20.>调整负荷就是不仅要改变用户的用电时间,而且限制用电。
(×)21.>经领导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值班人员,在巡视高压设备时,根据需要可以移开遮栏。
(×)22.>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
(√)23.>系统发电功率不足,系统电压就会降低。
(×)24.>无功负荷的静态特性,是指各类无功负荷与频率的变化关系。
(√)25.>电力系统频率降低,会使电动机的转速降低。
(√)26.>电网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用户电压偏高。
(×)27.>减容必须是整台或整组变压器停止或更换小容量变压器用电。
(√)28.>用户变更用电时,其基本电费按实用天数,每日按全月基本电费的计算。
(√)29.>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30.>对损坏家用电器,供电企业不承担被损坏元件的修复责任。
(×)31.>因用户原因连续6个月不能如期抄到计费电能表读数时,供电企业应通知该用户终止用电。
(√)32.>窃电时间无法查明时,窃电日至少以三个月计算。
(×)33.>擅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行为属于窃电行为。
(×)34.>用电检查人员应承担因用电设备不安全引起的任何直接损失和赔偿损失。
(×)35.>有重要负荷的用户在已取得供电企业供给的保安电源后,无需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36.>对同一电网内、同一电压等级、同一用电类别的用户,执行相同的电价标准。
(√)37.>供电企业在接到居民家用电器损坏投诉后,应在48h内派员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38.>供用电合同是经济合同中的一种。
(√)39.>用电容量为500kVA的大专院校应执行非、普工业的峰谷分时电价。
(×)40.>在发生人身触电时,为了解救触电人,可以不经允许而断开有关设备电源。
(√)41.>10kV屋内高压配电装置的带电部分至栅栏的最小安全净距是100mm。
(×)42.>小接地电流系统线路的后备保护,一般采用两相三继电器式的接线方式,这是为了提高对Y,d接线变压器低压侧两相短路的灵敏度。
(√)43.>并联补偿电力电容器不应装设重合闸。
(√)44.>避雷器的冲击放电电压和残压是表明避雷器保护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
(√)45.>变压器接地保护只用来反应变压器内部的接地故障。
(×)46.>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中要求0.75V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μA。
(√)47.>D,yn型接线的变压器,当在yn侧线路上发生接地故障时,在D侧线路上将有零序电流流过。
(×)48.>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的励磁电流基本上是感性电流。
(√)49.>电力系统在输送同一功率电能的过程中,电压损耗与电压等级成正比,功率损耗与电压的平方亦成正比。
(×)50.>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出现并联谐振时,并联电路的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
(√)51.>电力系统空载电流为电阻性电流。
(×)52.>电流方向相同的两根平行载流导体会互相排斥。
(×)53.>励磁电流就是励磁涌流。
(×)二、选择题1.>在三相负荷平衡的前提下,当断开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电源侧的B相电压时,电能表铝盘在单位时间内的转数为正常时的( )。
(A)1/2;(B)3/2;(C)2/3;(D)1/3。
答案:A2.>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值是按躲过线路( )电流整定的。
(A)最大负荷;(B)平均负荷;(C)末端断路;(D)最大故障电流。
答案:A3.>手车式断路隔离插头检修后,其接触面( )。
(A)应涂润滑油;(B)应涂导电膏;(C)应涂防尘油;(D)不涂任何油质。
答案:B4.>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应至少投入( )组冷却器。
(A)1;(B)2;(C)3;(D)4。
答案:B5.>变压器分接开关接触不良,会使( )不平衡。
(A)三相绕组的直流电阻;(B)三相绕组的泄漏电流;(B)三相电压;(D)三相绕组的接触电阻。
答案:A6.>用蓄电池作电源的直流母线电压应高于额定电压的( ) 。
(A)2%~3%;(B)3%~5%;(C)1%~5%;(D)5%~8%。
答案:B7.>10kV室内配电装置,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的最小距离为 ( )mm。
(A)90;(B)100;(C)120;(D)125。
答案:D8.>有一台三相电动机绕组连成星形,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电源上,当一相熔丝熔断,其三相绕组的中性点对地电压为( )。
(A)110V;(B)173V;(C)220V;(D)190V。
答案:A9.>油浸变压器装有气体(瓦斯)继电器时,顶盖应沿气体继电器方向的升高坡度为( )。
(A)1%以下;(B)1%~1.5%;(C)1%~2%;(D)2%~4%。
答案:B10.>电磁型操作机构,跳闸线圈动作电压应不高于额定电压的( )。
(A)55%;(B)60%;(C)65%;(D)70%。
答案:C11.>若变压器的高压套管侧发生相间短路,则( )应动作。
(A)气体(轻瓦斯)和气体(重瓦斯)保护;(B)气体(重瓦斯)保护;(C)电流速断和气体保护;(D)电流速断保护。
答案:D12.>将CD2型操作机构的跳闸顶杆,用铜杆制做是为了( )。
(A)防止锈蚀;(B)防止磁化;(C)降低硬度;(D)降低机械应力。
答案:C13.>镉镍蓄电池的电解液呈( )。
(A)强酸性;(B)中性;(C)弱酸性;(D)碱性。
答案:D14.>造成运行中铅酸蓄电池负极硫化的原因是( )。
(A)过充电;(B)过放电;(C)欠充电;(D)欠放电。
答案:C15.>10kV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三角处并接一个电阻的作用是( )。
(A)限制谐振过电压;(B)防止断开熔断器、烧坏电压互感器;(C)限制谐振过电压,防止断开熔断器、烧坏电压互感器;(D)平衡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载。
答案:C16.>变压器二次侧突然短路,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变压器的高压侧和低压侧,使高、低压绕组受到很大的( )。
(A)径向力;(B)电磁力;(C)电磁力和轴向力;(D)径向力和轴向力。
答案:D17.>变压器的压力式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是( )。
(A)下层油温;(B)铁芯温度;(C)上层油温;(D)绕组温度。
答案:C18.>10kV架空线路的对地距离按规定,城市和居民区为( )m。
(A)4.0;(B)4.5;(C)5;(D)6.5。
答案:D19.>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分量,主要是( )谐波分量。
(A)三次和五次;(B)二次和三次;(C)五次和七次;(D)二次和五次。
答案:B20.>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空载时二次绕组中有一定大小的电流,其原因是( )。
(A)短路电压不相等;(B)变比不相等;(C)连接组别不相同;(D)并联运行的条件全部不满足。
答案:B21.>对某台分油箱的多油断路器测得在合闸时某相绝缘电阻为2000MΩ,跳闸时为6000MΩ,该提升杆的绝缘电阻值为( )。
(A)4000MΩ;(B)6000MΩ;(C)2000MΩ;(D)3000MΩ。
答案:D22.>一台容量为1000kVA的变压器,24h的有功用电量为15360kWh,功率因数为0.85,该变压器24h的利用率为( )。
(A)54%;(B)64%;(C)75.3%;(D)75%。
答案:C23.>双母线系统的两组电压互感器并列运行时,( )。
(A)应先并二次侧;(B)应先并一次侧;(C)先并二次侧或一次侧均可;(D)一次侧不能并,只能并二次侧。
答案:B24.>DW15型系列200A断路器一次极限分断能力有效值和机构寿命分别为( )。
(A)50kA,10000次;(B)50kA,5000次;(C)50kA,20000次;(C)25kA,20000次。
答案:C25.>直接影响电容器自愈性能的是( )。
(A)金属化膜的质量;(B)金属化膜的材料;(C)金属化层的厚薄;(D)金属化层的均匀程度。
答案:C26.>6~10kV导线最大计算弧垂与建筑物垂直部分的最小距离是( )m。
(A)5.0;(B)3.0;(C)4.0;(D)3.5。
答案:B27.>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限值为( )。
(A)2%;(B)2.5%;(C)1.6%;(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