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制备习题* 粉末冶金产品在汽车工业中有许多用途,请列举三种汽车用粉末冶金产品。
* 有什么方法可以取代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钨灯丝,为什么电熔断器中不采用钨灯丝材料。
* 粉末冶金一度称为金属陶瓷( Metal ceiamics) ,是什么工序类似于陶瓷产品制备。
* 粉末冶金与陶瓷的主要差别是什么?这些差别是如何影响过程的。
* 粉末冶金的定义是什么?* 粉末冶金的工程含义是什么?* 减少加工成本是粉末冶金产品过程的重要方面,要求减少模具结构误差,以确保产品尺寸精度与性能,在什么步骤上有利于减少产品加工成本(净静成形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如 SiC 纤维强化铝合金,是粉末冶金应用的领域,你能说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吗?* 在水雾化制粉时,怎样获得球形颗粒。
* 雾化青铜粉末经气流研磨成碟状。
①如何测试该碟状粉末的粒度。
②改变碟状粉末厚度的方法。
③哪些工艺参数有助于获得碟状粉末。
* 用气体雾化制备合金粉末,雾化融液金属温度略高于液相线,对于粒径为100μm的颗粒,固化时间为0.04s,估算在同样条件下10μm粒径粉末颗粒的固化时间。
* 采用水平雾化时,发现所得粉末颗粒太小,不适合后续的工序,建议改变三个过程参数以增大粒径。
* 在气体雾化时,如果颗粒尺寸随融体粘度增加而增大,粒度对颗粒形状会有何种作用?高的过热温度会有利于形成球形颗粒吗?* 离心雾化粉末通常有双峰形粒度分布曲线,讨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 分别用水雾化,气体雾化和还原方法制备Cμ粉(理论密度=8.9g/cm3),测试指数如下:性能 A B C平均粒度μm 48 25 40松装密度g/cm3 2.8 1.7 4.4振实密度g/cm3 3.3 2.4 4.7流速 s/50g 32 50 21BET表面积m2/g 0.014 0.063 0.017区分数据全所对应的制备方法,且分析求证你的答案。
* 当用电解法制备合金粉末时(如黄铜“铜—锌合金”),会遇到什么困难?* 在旋转圆盘雾化时,首先形成了长40μm、直径5.3μm圆筒体,能形成几个等尺寸的球形颗粒。
如果该薄片圆筒体分开时,能形成几个等直径的球形颗粒(设表面能维持不变)* 为什么不能采用H2还原氧化Al制备Al粉?* 球磨脆性粉末时,输入的总功与粉末粒径的1/2方成正比,当粉末由10μm减少到粒径1μm时,能量变化有多大?* 提供一种原因释气体雾化时,如果平均粉末粒度减少,粒度分布区域将会变窄。
* 在低压气体雾化制材时,直径1mm的颗粒,需要行走10米和花去4秒钟进行固化,那么在同样条件下,100μm粒度颗粒需要多长时间固化:计算时需要作何种假设。
* 金属学化合物比其对应的金属易于粉碎,关键原因是什么?σ=(2Er/D)1/2 r 缺陷尺寸D 粒径,E 弹性模量,σ集冲出应力* W-Cu复合粉末在搅拌球磨机中120rpm条件下研磨4小时,如果要在1小时条件下也获得相同的粒径,那么速度应该是多少?* 在气体雾化时,选择雾化条件,哪一个参数对颗粒尺寸最大,为什么?* 为什么非晶粉末难于成形(与多晶粉末比较)。
* 一气体雾化粉末,平均粒径为40μm(重量法),χ— Ray分析中25%为非晶粉末;该粉末经400目过筛,χ— Ray复检时发现-400目的粉末中有40%的非晶粉末。
a. 在+400目部分材料中非晶粉是多少?b. 为什么会有大的非晶颗粒和结晶颗粒?粉末表征习题* 使用200g粉末测量粒度(Ni粉),测得平均粒度为120μm,估算在这一粉体样品中大约有多少颗粉末(Ni(ρ)=8.9g/cm3)。
* 用筛分析测量粉体粒度,粉末颗粒为椭球形,长径120μm ,短径60μm,问那个粉末的尺寸与筛网尺寸相符合。
* 对于边长为3μm的立方形颗粒:a. 它的当量球形表面直径是多少?b. 它的当量球形体积直径是多少?* 筛分析铁粉成-325目和-100/+200目一个部分,粗粉部分的松装密度是2.6 g/cm3,用 20%的细粉混合之后,松装密度达到了2.8 g/cm3,为什么?* 空气透过长1cm,横截面为1cm2的Mo粉样品(松装密度为4.5 g/cm3),压降为1气压(2个大气压降为1个大气压),流速为0.15cm/s,问当量球体直径是多少?(空均粘度=1.8×10--4 g/cm/s, Mo理论密度:10.2 g/cm3,)* 粉末的何种性质造成透过法测量表面积和吸附法测量表面积的差异。
* 解释:当振实密度(Tapdensilg)对松装密度的比值增加时,为什么会增加在Hall流速仪中测定的流经时间?(松装密度小,粉末形状,振实密度相对于松装密度之比增加,所需流经的时间增加)。
* Al粉表面的氧化物可用来形成弥散强化质点,对于直径为10μm氧化层厚度为25nm,氧化物弥散质量的体积百分数大约为多少?* 用Stokesian定律测量粉末粒度时,为什么要求雷诺数略低于1.0,对于球形Al粉分析,能分析的最大粒径为多少?(Al=2.7 g/cm3,水的1.0 g/cm3,水的粘度=10-2 g/s/cm)。
* 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之比,暗含有形状因素,讨论粉末形状和粒度对该比值的影响。
* 建立一个测检进厂粉末的质量控制流程图,流程图中的步骤应包括最少的但是有效的部分,以确保粉末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设粉末为-100目。
* 一分散性良好的粉末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平均粒度为13μm,用沉降天平分析平均粒度为28μm,讨论造成如此差别的原因。
* 2实验小组采用同一样品进行筛分析,第一组是平均颗粒粒径为54μm,第二组为75μm,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误差,假设其原因。
* 10克+325-270目铁粉,大约有多少个粉末颗粒,表面积有多大,铁理论密度为7.86 g/cm3。
* 计算一空气向上流动的速度可使10μm直径的Pb粉,维持在一定高度,(与重力平衡),空气粘度=1.8×10-4 g/s/cm。
空气密度=10-3 g/cm3,Pb理论密度=11.4 g/cm3。
* 如何将一钢粉与锡粉混合之后再行分离?* 机械合金化是如何制备非晶粉末的?需要何种相图条件和过程条件。
* 硼被用来产生非晶金属,为什么B具有这种性质?* 熔体粘度,扩散速率,形核速率,以及固相长大速率都与过冷度相关,它们各自对雾化粉末显微结构的作用如何?* 合金冷却时,晶体形核速率与粘度成反比,粘度与过冷度的为:η(Pa · s)=5×10-5e(3000/σT)粘度为1013 Pa · s,如果熔体刚化,那么过冷度为多大时,能够冷却成玻璃相(非晶)* 一粉末为40μm,枝晶间距(arm space)为1.9μm,如果该颗粒直径减少到20μm,计算枝晶间距是多少?* 对于共晶合金,枝晶间距大致上与过冷度成反比,固液表面变化速度与过冷度的平方成正比,在大过冷度的条件下,哪种因素起决定作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象(或过程)* 物理性质为:密度=8g/cm3,原子量50/mol,热容:24 J/mol/℃,固化温度:1150℃,熔解热:16KJ/ mol,用750℃气体,导热系数等于104J/(m2sC)从气体进行雾化时,计算一个25μm直径滴(1300℃)的固化时间(温度从1300℃→75℃)。
* 在上述雾化条件下,假设喷嘴处的液滴具有初速度为0.5Km/s,那么在固化前,它能飞行多远?假设气氛不产生粘性张力。
* 在什么样的条件球化时间小于固化时间。
* 一筒压力为14MPa(压力不变)氩气雾化1公斤表面能为1.2J/m2粉末,直径20μm的金属液滴,需气体体积为0.5 m3,问因气体减压转化成粉末新表面的能量转化率有多大?设为理想气体状态,金属度为8g/cm3,adiabafic气体膨胀功率于Rtln(P2/P1)。
* 在什么样的条件球化时间小于固化时间。
* 在略高于液相温度条件下熔化一合金粉末,对于直径为100μm的粉末,固化时间为0.04s,枝晶间距为3μm,计算直径为10μm颗粒的固化时间和枝晶间距。
* 解释为什么非晶结构的防腐性能优于多晶体结构(同样组成)。
* 对于粒径为1mm的液滴,固化时间为4s且飞行10米,在同样条件下,如果制备10μm粒径的雾化粉末,冷却室的尺寸应设计为多大?计算应作何假设。
* 一粒径为100nm铜粉表面形成CuO,即表面层为氧覆盖,问氧从体积%是多少?* 设计一铁基多晶材料,晶界尺寸为1.2nm,如果该材料有20%从原子处于晶处,计算晶粒尺寸(及晶粒为还应高到)* 一弥散强化复合材料屈服强度随第二相尺寸变化如下:晶粒μm 屈服强度MPa4 905.9 1183.6 1602.8 186如果用第二相为200nm粉末制备复合材料,固体屈服强度是多少?* 在超真空条件下发现金粉颗粒有团聚现象,为什么?* 一黄铜粉末,初始粒径为 40 μm ,球磨 5 小时后,平均粒度为 22 μm ,问进一号研磨到粒径为 10 μ m ,需要多少时间?粉末成形技术习题* 区分成形剂和润滑剂的作用。
* 添加润滑剂的有害作用是什么?* -100 目 +325 目电铜粉是松装密度,以及随硝酸含量没变的压坯密度( 350MPa 成形压力)的数据。
重量 wo% 松装密度 g/cm 3 压坯密度 g/cm 30.0 2.78 6.590.5 2.75 6.681.02.73 6.482.0 2.63 6.37解释为什么松装密度会随着润滑剂百分含量增加而增加?解释为什么压坯密度随润滑剂改变是非线性变化?* 润滑剂对于离心雾化的粉末会产生何种影响?* 采用 10 个随机样品分析混合均匀性,分别经 10 分钟和 30 分钟混合后。
* 对于长 45cm ,中心直径为 35cm 的双锥形混料器,最高旋转速度是多少为好?* 软金属(锡)建议用作改进压坯密度的粉结剂,如使用这种粉结剂,会产生什么问题(不易去除)。
* 铁粉理论密度为 7.86g/cm2 ,松装密度为 3.04g/cm3 ,与 1wt% 酸锌均匀混合,问混合物的理论密度是多少?并估算松装密度。
* 由混合方法准备 Fe-2%Cu 合金,铁粉与水雾化方法制得, 5% 为 +100 目, 20% 为 -325 目, 25% 为-100 +325 。
钼粉由还原方法制备, -100 目 100% , -325% 目 44% ;计算每 g 铜粉所具有非颗粒数,如果该混合料比重为 6.8g/cm 3 ,问每个铜粉之间的平均间距有多大?* 在 Fe-8%Ni 合中,如果每个 Fe 颗粒都至少与一个 Ni 粒相邻(接触)的可性为 50% ,假设颗粒接触相当数为 8 ,那么, D Fe /D Ni 的颗粒粒径比为多少?* 计算含 0.11wt% 水分的 20 μ m 不锈钢粉混合物的结合温度,该粉末的振实密度为 5g/cm 3 ,Pynomefer 密度为 8g/cm 3 ,水的密度为 1g/cm 3 ,水的表面能为 0.073J/cm 2 ,请推出一个不会因手工搬动损坏的压坯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