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冒的分类及治疗

感冒的分类及治疗

感冒的分类与防治
1、风寒感冒: (症状表现为怕冷、发低热、无汗、头痛、痰稀、四肢酸痛、舌苔薄而润,脉浮。

)
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风寒感冒,其特征症状为:
*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 舌无苔或薄白苔
* 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打一场篮球(如果你还有力气的话)、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吃个辣辣的麻辣火锅等等。

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在药店可以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感冒清热胶囊等.
(症状表现为高热、痰黄、口干、出汗多、舌苔白而干燥、脉浮数(较快)。

)其起因通常是冷热交替不适.上火.突然与外界气候不适应,则病变.注意保持好冷热,自身与外界的相适应.
风热感冒,其特征症状为:
*身热、口渴、心烦
* 浓涕,通常黄色
* 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 便秘
* 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 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搞清楚了风热感冒成因,治疗很简单,大多数情况就是下火(清热解表药物,通常很快见效)。

方法很多,喝点凉茶;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无论患风寒或风热感冒,均应忌食肥肉、蛋类及煎、炸、辛辣的食物。

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

病程一般为3天~7天。

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

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

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

治疗方法如下:
1.西药:速效感冒胶囊1~2粒,每日3次.可选择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药物.
2.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强力银翘片等适宜于风热,即发热、咽喉肿痛、流黄涕较突出类型的感冒。

桑姜感冒片、参苏丸、感冒通等适宜于风寒感冒,即恶寒、鼻塞、清涕较突出的感冒。

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对于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征,我们可以依据发病的时间先后归纳如下:
1.发病前:患者通常会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倦怠、头痛、腰痛、肌肉酸痛、关节痛以及高烧等现象的出现。

2.发病中:咳嗽、打喷嚏、鼻塞、流鼻水、喉咙痛以及声音沙哑等,是最常碰到的问题,而且持续三至五天左右的时间,患者还会伴有全身酸痛的症状。

3.发病后:持续二星期或以上的时间,依然会有咳嗽以及倦怠的情形,这些不适感通常会在一、两周内痊愈,但如果没有做适当的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脑炎以及心包膜炎等,不得不慎。

再者,有点必须注意的是,大人与婴幼儿或老年人感染后的症状虽然大同小异,但要留意婴幼儿或老年人会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道症状,严重时甚至持续高烧不退、痉挛的现象,造成猝死的意外。

治疗
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①一般及对症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戴口罩,多饮水。

高热时酌情服用APC等解热镇痛药,小用退热灵1支射肛。

有脱水者可适当补液。

合并细菌感染时酌情选用抗生素。

②抗病毒治疗:甲型流感早期用金刚烷胺效果。

金刚烷胺或甲基金刚烷胺100mg,每日2次,口服。

病毒唑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以5mg/ml溶液滴鼻,并同时口含片剂2mg,每2小时1次,热退弱后改每天4次,连续2天。

据观察治疗24小时后有73%患者体温下降,也可采用一干扰素气雾剂治疗小儿流感,退热效果明显,2日后体温正常者达93.5%。

③中药治疗:清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抗病毒自服液等均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一、感冒的分类:
按照西医的分类,感冒分为两种,即普通感冒(也叫伤风)和流行性感冒。

中医则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还有夏末秋初的肠胃型感冒。

另外,还有一种,也是普通感冒,但患者素体阳盛、或奔走劳作,以致内生邪热,加之外伤于寒,即出现外寒内热的的症候,俗称为“寒包炎”症。

1、风寒感冒(即西医之普通感冒、又称伤风)大都在寒冷季节受凉
而引起。

症见头身不适或痛疼、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或喷嚏频作,或鼻塞或流清涕,咳嗽时痰多清浠,口不渴,咽多不痛,小便清、日久也可发黄,大便正常。

此类型无传染性。

2、“寒包火”症也是西医所说的普通感冒、伤风,但此型为外受寒邪、内有郁热。

或心有所急而为情志生火,或劳作过度即动能生热。

症见头身不适或痛疼、喷嚏频作、身热、汗欲出而不出、咽痛、口渴、心烦、或有咳嗽、小便黄、可有高热。

本型无传染性。

3、风热感冒即西医称之为流行性感冒。

多于应冷不冷季节,病从呼吸道而入。

症见头痛较重、发热重而恶寒轻、易汗、鼻出稠涕或鼻中干燥、咽痛、口渴、心烦、咳嗽黄稠痰、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此型颇具传染性,而且变化迅速。

如流行广、发病重应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鉴别。

4、肠胃型感冒每于夏末秋初,湿度增大之时发病。

症见轻度发热恶寒、头身不适、或头重如裹、身重嗜睡、口中粘腻、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

此病属西医夏末秋初的急性胃肠炎范围,但无传染性。

三、预防
1、风寒感冒严冷季节,适当增减衣服,锻炼身体、增强御寒能力。

可用生姜汤、葱根汤热服,适当喝白酒亦可预防。

2、风热感冒应冷不冷的冬春季节,适当增减衣服,恰当用一些清热杀病毒的药物,如茶水、双花、黄芩、板兰根之类,可起一定的屏蔽作用。

并应注意自我保护,不被他人传染。

3“寒包火”症既要注意保暖御寒,又要保持心静,做到劳逸结合。

心静则身凉,静能清热。

既外无感寒、又内无邪火则此型感冒不生。

4肠胃型感冒夏秋季节,不要过食生冷瓜果,更不要吃变质腐败的食物。

并应注意腹部避免受凉。

四、治疗
1、风寒感冒较轻者可用生姜汤、或暴食一顿大葱、或适当饮酒一顿,盖被睡一觉亦可痊愈;较重者可用解热镇痛药物,如阿斯匹林、去痛片、伤风感冒胶囊、盖克、快克等等,不一而足,可视自身的经济情况而选用之。

日久不愈可加用消炎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不可用)先锋霉素等等。

2、风热感冒为病毒感染所致,但后期大多合并细菌感染。

须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而抗病毒药物以中药为优,如银翘解毒颗粒、小儿咳喘灵冲剂、消咳宁(作用较慢)、板兰根冲剂、苦甘冲剂、双黄连、清开灵。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口服效果良好(成人一次二至三支,每日
三次)。

西药病毒唑、病毒灵也可选用,但效不佳。

请注意:本类型经口服、静脉用药多日而效不佳者,需速到医院诊治,因本型发展迅速,以防发生肺炎等病变。

3、“寒包火”症外解寒邪,内清郁热。

经过发汗,外寒得解、内热得清,旋即可愈。

防风通圣丸、柴葛解肌汤、麻杏石甘汤均可用之。

4、肠胃型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滞,兼以和中理气,藿香正气水(丸)为有效方药。

总而言之,风寒感冒,痰涕渐稠为渐愈;风热感冒,痰涕渐稀、鼻中干燥者渐有稀涕、咽喉渐不痛、口渐不渴者为渐愈。

若风寒、风热辨别不清者,可不妨权且当风热感冒治疗(风寒感冒虽不能好,但也不致加重);且不可将风热感冒当做风寒感冒治疗,这样会速增病情,甚至病变凶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