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
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①,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②也。
遂相率呼啸去。
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③即平复。
以为仇耶?不杀不辱。
以为盗耶?未劫一物。
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
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
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④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
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
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注】①末:粉末。
②愈:痊愈,愈合。
③旋:不久。
④如果(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2)下列几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但知其一/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 转转不已/壮心不已C. 当求之于上流/定非我所见之理D. 愿乞夫人一物/愿驰千里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②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即平复(4)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甲文中的句子填空),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也。
”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用乙文中的句子填空)回答。
这两个故事共同告诉我们的道理:________。
【答案】(1)夜半/ 有数盗 /执炬 /露刃入(2)C(3)①原因是这石兽质地坚硬沉重,而(河中)泥沙质地松软。
②她的伤口果然没有出血,也不是很痛,不久“伤口”就恢复了。
(4)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据理臆断”);自必有其所以然(或“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世上很多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所以要学会谨慎对待,认真思考,正确判断【解析】【分析】⑴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
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或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
故答案为: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
⑵A.但:只,仅仅;B.已:停止;C.之:代词,指石兽/助词,的;D.愿:希望。
故选C。
⑶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盖”“旋”等字词的翻译。
⑷首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答案,第一空注意题干的要求“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分析理解原文即可。
第二空从下句“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可分析答案。
从甲文中“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与乙文中“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可得关键词为“不臆断”,凝结成语句即可。
故答案为:⑴夜半/ 有数盗 /执炬 /露刃入⑵C⑶①原因是这石兽质地坚硬沉重,而(河中)泥沙质地松软。
②她的伤口果然没有出血,也不是很痛,不久“伤口”就恢复了。
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据理臆断”);自必有其所以然(或“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世上很多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所以要学会谨慎对待,认真思考,正确判断。
【点评】⑴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
答题时应注意,划分句子成分分析词性断句较好把握,(时间)夜半/ (主语)有数盗 /(状语)执炬 /(谓语)露刃入。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联系古今异义词,分析适合多义词的哪个义项,辨析正误得出正确选项。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连贯。
盖:原因是,旋:不久。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探究启示道理。
答题时应注意,把题目要求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仔细字斟句酌提取关键句子填空,启示道理围绕“谨慎对待,认真思考,正确判断”进行归纳作答。
【附参考译文】【甲】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乙】门人邱生说,一个官员去赴任,船停泊在河滩上,半夜时分有几个盗贼举着火把拿着刀闯入,大家都害怕地趴在地上。
一个盗贼把官员的妻子拽起来,半跪在她面前说:“我想要夫人一样东西,您不要惊恐。
”于是割下她的左耳,敷上药粉,对她说:“几天内不要洗掉(药粉),自然会结痂痊愈。
”于是互相叫嚷着离开了。
官员妻子吓得几乎丢了魂,她的伤口果然没有出血,也不很疼,不久就痊愈了。
认作仇人吗?盗贼既没杀人也没侮辱。
认作劫匪吗?他们没有抢走一样东西。
既没杀人也没侮辱人,却割下了耳朵。
割下耳朵,却又赠送好药,难道是专门为取耳朵来的吗?拿这耳朵又有什么样的意图呢?反复思考,终究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难道天下真有情理之外的事吗?邱生说:“如果抓到盗贼,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原因。
”他们的原因也必定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定不是我们常见的道理。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难道可以根据常理来判断它是否存在吗?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木兰诗》【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汗大点兵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朔气传金柝皆次当行数建奇功(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愿为市鞍马(买)B. 少习骑(练习,学习)C. 长而益精(更加)D. 易男装(穿)(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4)有两个成语出自【甲】文,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是【乙】文中的主旨句,【甲】文与之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
(5)怎样评价木兰这一形象?【答案】(1)kè hán;jiān;tuò;hang;shuò(2)D(3)①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4)磨刀霍霍;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文言字词字音的能力。
这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可汗”的读音。
(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的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D.易男装(换成、改成)。
故答案为D。
(3)此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翻译一般都是文中的名句,翻译时既讲究字字落实,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又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和重点句式。
这里要注意“戎机”“为”等词的翻译。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对主旨句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认真研读短文,从文中找关键语句,得出答案。
“扑朔迷离”是出自本文中的重要成语,它出自“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一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积累并识记。
“磨刀霍霍”,它出自“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一句,磨刀霍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
(5)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
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
故答案为:(1)kè hán;jiān;tuò;hang;shuò(2)D。
(3)①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4)磨刀霍霍;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点评】赏析人物形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来分析概括。
如“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孝顺”,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爱莲说》【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⑤者。
竹心空,空似体⑥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⑦者。
竹节贞⑧,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⑨为庭实⑩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贤:贤者。
②本:根。
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
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
⑤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
⑥体:体悟。
⑦虚受:虚心接受。
⑧贞:坚贞。
⑨之:代词,指竹子。
⑩实:充实。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②竹本固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②竹似贤,何哉?(3)【甲】文从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________、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