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课件1(全国通用)(共23张ppt)
小学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课件1(全国通用)(共23张ppt)
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
2020不/5/27受蛇虫的伤害。
16
赛龙舟
在湖南汨罗县,竞 渡前必先往屈子祠 朝庙,将龙头供在 词中神翁祭拜,披 红布于龙头上,再 安龙头于船上竞渡, 既拜龙神,又纪念 屈原。在划龙船时, 又多有唱歌助兴的 龙船歌流传。
2020/5/27
17
端午节有哪些特色饮食?
粽子、五黄、十二红
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
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
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
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2020/5/27
10
挂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 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挂钟馗像此习 俗在中国的江浙一带比较普遍。 钟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丑 被皇帝除名,钟馗一怒之下力 碰殿堂阶梯而死。后钟馗被附 会成专门捉鬼的鬼王,并且成 为人们在岁末时张挂的门神。 由于五月瘟疫易于流行,死者 众多,人们想起专门捉鬼的钟 馗,于是就在端午节悬挂钟馗 象了。
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
原。 2020/5/27
8
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
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
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
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
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
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
2020/5/27
1
提起端午节,你们会想到什么呢?
2020/5/27
2
端午节是哪一天?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020/5/27
3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别称吗?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 叫法达二十多个,如 有端五节、端阳节、 重五节、菖蒲节、天 中节、五月节、龙舟 节、浴兰节、屈原日、 午日节、女儿节、诗 人节、端礼节、五蛋 节等等。
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
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
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
受越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
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
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
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
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
纪念伍子胥之日。
2020/5/27
9
端午节有哪些节日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
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
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
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
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
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
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
2020/5/27
11
迎鬼船
迎鬼船是端午节的习俗之
一。江西南部的部分地方,
流传着迎鬼船的习俗。因
为这一带水浅,不能进行
龙舟赛,故在五月初五这
天,用纸草扎成旱船,带
着去登高、游街,谓之
“迎鬼船”。群鬼们十有
八、九是懒鬼,就上了船。
游街后在村外将旱船烧掉,
为把船上的鬼烧死,不在
坑害人间,使人们享受太
平。
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
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
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
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
写202了0/5/27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7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
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
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
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
2020/5/27
18
五黄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 有吃“五黄”的食俗。 “五黄”指黄鳝、黄 鱼、黄瓜、咸鸭蛋及 雄黄酒。也有其他说 法,咸鸭蛋可以用黄 豆替代。 据民间说法, 在正午食用五黄可以 更好的驱毒避邪。
2020/5/27
6
纪念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
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
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
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
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
《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
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
2020/5/27
15
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
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
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
都远走”。
现在不少地方在端阳节还要在
屋内外喷洒雄黄水,并在儿童
的耳、鼻、额头上涂抹雄黄。
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
毒,不宜内服。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
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
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
2020/5/27
12
悬挂菖蒲、艾草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 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 杀虫灭菌的药物。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 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 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 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 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 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 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 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2020/5/27
13
给小孩涂雄黄
画额,端午节以雄 黄涂抹小儿额头的 习俗,亦可驱避毒 虫。典型的方法是 用雄黄酒在小儿额 头画“王”字,一 借雄黄以驱毒,二 借猛虎以镇邪。
2020/5/27
14
佩香囊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 香囊、荷包等,有用五 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 布缝成的,内装香料 (用中草药白芷、川芎、 芩草、排草、山奈、甘 松、高本行制成),佩 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 缀之以绵,若数珠。令 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
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
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
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
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
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
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
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
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
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
2020/5/27
4
端午节的含义
“端”字有“初始”的意 思,因此“端五”就是 “初五”。而按照历法五 月正是“午”月,因此 “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 了“端午”。《燕京岁时 记》记载:“初五为五月 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2020/5/27
5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起源说法 众多,有纪念屈 原、纪念伍子胥、 纪念孝女曹娥等 等说法,其中以 纪念屈原说影响 最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