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摘要: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管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应用心理学科。
本文首先介绍
了管理心理学概念, 并把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成初级水平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对各个阶段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然后对管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 发展历程; 问题; 政策措施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管理活动中个体、团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它把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于组织管理中, 通过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进而控制和预测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进而控制和预测组织中的人的行为,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潜能, 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改善人际关系及增强组织功能。
其中重要的内容是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 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 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管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重要分支, 属于应用心理学科。
20世纪初, 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和闵斯特伯格开创的工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先驱, 梅奥领导的霍桑实验则是推动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动因。
到20世纪60年代, 管理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国外, 不同的行业对管理心理学有不同的称呼, 如心理学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心理学, 工商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行为学。
一、管理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初级水平阶段
1980年, 中国心理学会筹建了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在其首次专业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工业心理学分为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
以后, 在有关部门的组织、倡导下, 各地相继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管理心理学讲习班和讲座, 经济院校管理学专业也开设了管理心理学课程。
首先是翻译、撰写和出版了一批用于高校教学和干部培训的管理心理学书籍。
如夏恩的组织心理学、麦柯米可等的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以及我国学者编写的管理心理学著作, 如俞文钊的管理心理学。
并且陆续成立了有关管理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学术团体和机构。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在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同时, 行为科学被逐步介绍到我国。
1985年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也成立了行为科学组, 全国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理论工作者与企业管理干部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队伍, 为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关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的研究成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徐联仓等修订了日本学者三隅二不二的PM 调查
表,使之成为一种评估领导素质及管理状况的有效工具, 迄今已在全国数百个企业、机关、医院、学校等应用。
20世纪80 年代后期, 与经济改革的步伐相适应, 管理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组织发展与新技术变革的研究与应用项目。
如王钢对企业基层管理的组织变革策略的研究表明, 与奖励制度改革以及工作扩大化策略相比较,群体参与式的组织变革是一种既受员工欢迎,又能产生实效的改革措施。
群体参与策略与奖励制度的激励措施结合在一起,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和外资企业的兴起及迅猛发展,,跨文化条件下的组织文化与战略管理成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关键课题。
如王重鸣等在21 家合资企业中, 就合资动机、管理决策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现场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领导能力的评价和选拔; 员工、职务、组织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 文化和社会变迁中的组织能力。
国家科技部已把心理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二、管理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 21世纪管理心理学研究将面对三大课题: 面向全球竞争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带来的全球化。
在这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管理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研究力量比较分散。
在针对国际最新趋势和国家社会经济转型要求方面, 缺乏较为系统的规划。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国家科技部虽然对于心理科学, 特别是管理心理学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上有迫切的要求, 但是, 经费投入较少, 使得一些涉及管理心理学长远发展的重要领域得不到必要的支持。
比如, 管理科学部主要资助有直接应用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项目, 至今尚无有关管理心理学理论前沿研究的重大项目资助。
(三)实验室设备急待改善。
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人- 团体- 机器系统的综合学科,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于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新要求, 急待组建现代化的管理心理学国家开放实验室, 以缩短与国外管理心理学的差距。
目前, 国外很多管理决策实验、情境模拟评价和训练、大样本调查和数据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应通过启动重大项目, 组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管理心理学开放实验室。
三、推进管理心理学发展的措施
为了把管理心理学建设成在国际工业与组织心理领域有重要影响、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基础学科, 建议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第一, 政府应当加大对于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投入, 走理论创新与应用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除理论探讨外, 还要注重应用开发、应用普及, 如果离开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轨迹, 它就会陷入经院式的研究道路。
通过重大项目的资助, 稳定科研队伍, 吸引国外人才, 采用多种方式为发展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服务。
资助建立管理心理学国家开放实验室, 改善科学研究条件; 资助国际合作交流, 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水平。
第二, 加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基金委对于重大项目的投入的科学论证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特别要避免地方主义, 各自为政。
建议采用科学的项目投标、招标和过程管理方法, 促进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政府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目标, 适时组织重大管理决策项目, 使管理心理学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为政府决策服务。
第三, 管理心理学家应加强与其他领域专家合作。
管理心理学是在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边缘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由于实践的需要与推动, 近年来管理心理学这一学科日益分化, 除主干部分(管理心理学)外, 此学科已深入到各行各业, 从而形成了企业管理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科技管理心理学等分支学科。
另一方面, 从管理心理学这一主干中又衍生出许多相关学科, 如跨文化比较管理心理学、职业心理学、领导心理学、人事管理心理学等等。
学科的分化要求管理心理学家应加强与其他领域专家, 尤其是管理学家的密切合作, 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程正方. 现代管理心理学[ M ]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5.
[ 2]彭瑞祥. 中国劳动心理学三十年[ J] . 心理学报, 1980( 1) .
[ 3]李永鑫、候祎. 中国管理心理25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J] . 华
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06( 2) .
[ 4]杨玉芳. 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 中国科学基金,
2003( 3) .
[ 5]时勘、卢嘉.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J ] . 应用心理
学, 2001(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