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垄断的利与弊

浅谈垄断的利与弊

理社会分工和资源的最佳配置。 垄断虽然没有消除竞争,但竞争的手段除了经济手段外,还采取
非经济手段,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1、不利于激励企业惊喜技术创新,影响技术的进步步伐 2、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生产效率的低下 3、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4、扼杀市场公平 5、造成贫富差距,国民收入的不合理 6、少数掌握大量财富的人左右甚至控制上层建筑 7、价格垄断拉高了整个社会成本,行业垄断导致有效的投资不足 8、行政垄断滋生腐败毒瘤小标题
分在内,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颁功的革新者的奖金。‘正是垄断激励了企业家
对创新的追求。
国已经生产了世界工业品的1/3,取代英国,居世界第一
位。
03
总结
01
垄断并不必然对社会有害
垄断的社会效果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化的进行价值判断。 在市场上,垄断往往与专有技术、才能、知识产权相联系,
往往是产品、服务优秀的结果。垄断是竞争的结果,是竞
争的结果和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一轮竞争的诱因。“大 规模设备或大规模控制单位”不是在完全竞争不可得时 勉强接受下来作为“经济进步分不开的不可避免的祸 害”,而是“经济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
02
垄断并不必然对竞争不利
垄断是竞争的产物,企业在生产、营销、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就能击败对手在竞争中胜出形成垄断,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
必然结果。大企业由于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的垄断,不是真
正的垄断,实际上仍处于竞争之中。市场竞争就是不断消灭
旧垄断、产生新垄断的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03
垄断并不必然是无效率
目录
CONTENBiblioteka S弊0103
总结
02

01
垄断的弊端
“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经济范畴…不 好的是垄断的现实 .带来一系列弊端 ,比如没 有竞争 ,技术更新缓慢 ,带来资源浪费等一 系列问题。“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是最重要的前提;它迫使
市场主体合理决策,积极创新,对价格信号及时做出反应,产生合
取和分享优先利润的前景是企业竞争的最大动力。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人 ,
没有垄断利润,就不会有创新激励、就不会有强有力的竞争,也就不会有技术进步和经 济增长的结果。效率垄断不会影响竞争的强度和广度,反而使竞争更为有效,刺激创新 和技术进步。因此,垄断不再一无是处。
而就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872-1945),自由竞争 过渡到垄断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生产社会化水平 提高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1870-1913年,世界工业 生产增长了4倍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发展最快的是 德国和美国,这些国家相继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了以重
02
垄断的利好
美国经济学家J· M· 克拉克(J.M.Clark)在熊彼特的创新与动态竞争说的 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竞争理论。
垄断和获取优先利润的前景是刺激企业创新的真正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因素如产品差 异、市场不透明性、缺乏可预见性等使企业的垄断成为可能并维持一定时间长度 , 也 使竞争更为有效。这种市场不完善导致的垄断恰恰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所必需 , 获
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在1870-1880年,德国工业生产的
增 长 率 均 在 4% 以 上 , 在 1880-1900 年 为 6% 以 上 。 从 1875年到1913年德国煤的开采量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增
长了10倍多;生铁与钢的产量增加了70倍,到1914年德
国的铁产量占世界总量的 1/4 ,仅次于美国。而在 18501900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增加了 5 倍,到 1894 年时,美
适度垄断有利于创新, 而完全竞争很多时候是“浪费”的甚至是低劣的。 传统反垄断的理论依据是,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帕累托最优,垄断则会导致
无效率。熊彼特认为, 大企业更能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竞争作为一个动
态过程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创新与技术进步, 而承担这功能的主要是大规 模生产的企业。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进入自由和利润迅速耗散,创新没有 多少价值。相反,在垄断的条件下,企业有能力高于成本定价,创新企业可以 获得优先利润,“这类企业家利润中包含或可能包含一分真正的垄断赢利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