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作票编制规范
1适用范围
《标准工作票编制规范》适用于XX电厂相关班组编制标准工作票中安全、技术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各级审核把关,保证使用的标准工作票100%合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XX公司工作票规范》
《XX公司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管理办法》
《XX电厂工作票、操作票使管理制度》
《XX电厂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管理标准》
3编制人员职责
3.1工作票,是指在电力生产的设备检(维)修、安装、试验等工作中,为确保工作范围与运行设备的可靠隔离,保证工作过程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明确运行方与作业方各自的安全责任,双方共同签定的书面安全协议。
3.2标准工作票的使用,可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只要熟悉计算机并按照标准流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3.3标准工作票的编制中,按照工作流程标准化来保证实施的安全措施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4标准工作票编制的“三种人”,是指标准工作票编制人、四级标准工作票审核人、标准工作票批准人。
3.5标准工作票编制人,是指班组负责人按照检修项目、地点、工作内容及设备名称进行编制标准工作票,以KKS编码和对应的设备名称为主,标准工作票中所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应按照《两票管理制度》中的术语进行正确完整填写。
同时对危险点控制措施票内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按照《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管理标准》的内容进行规范填写。
填写完成确认无误,提交专业负责人进行初级审核。
3.6一级标准工作票审核人(标准工作票编制专业负责人),是指专业对班组编制的标准工作票内的检修项目、地点、工作内容,各项安全措施及危险点控制措施票内容进行审查,重
点是标准工作票中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危险点预控措施是否能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否需要添加安全措施和危险点预控措施,如有修改,提出修改原因,返回班组,重新编制。
确认标准工作票无需修改提交技术设备部相关专业进行二级审核。
3.7二级标准工作票审核人(技术设备部相关专业负责人),是指对一级审核通过的标准工作票内的检修项目、地点、工作内容、各项安全措施及危险点控制措施票内容进行审查,如有修改,提出修改原因,直接返回班组,重新编制。
确认标准工作票无需修改提交发电部或运营部相关专业进行三级审核。
3.8三级标准工作票审核人(发电部或运营部相关专业负责人),是指是对二级审核通过的标准工作票内的检修项目、地点、工作内容,各项安全措施及危险点控制措施票内容进行审查,重点是标准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工作条件,如有修改,提出修改原因,直接返回班组,重新编制。
确认标准工作票无需修改提交安监部相关人员进行四级审核。
3.9四级标准工作票审核人(安监部相关负责人),是指是对三级审核通过的标准工作票内各项安全措施及危险点控制措施票的内容进行审查,重点是标准工作票中危险点预控措施是否已全部正确,能够保障工作人员作业安全,如有修改,提出修改原因,直接返回班组,重新编制。
确认标准工作票无需修改,确认合格,提交生产厂长或总工批准。
3.10标准工作票批准人(生产厂长或总工),是指该编制标准工作票经过四级审核通过,经领导批准后,上传给计算机中心进行登记入库,该标准工作票编制结束。
4标准工作票分类
(1)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2)电气第二种工作票;
(3)继电保护工作票;
(4)热力机械工作票;
(5)热控第一种工作票;
(6)热控第二种工作票;
5基本要求
5.1标准工作票的编制需配备最新版本并完整、规范的系统图册和运行规程。
5.2建立标准工作票数据库,编制标准工作票,并履行初审、复审和由主管生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等审批手续后,将标准将工作票存放在服务器中,并提供使用。
5.3标准工作票的任务、内容、措施、步骤,必须与生产现场实际、运行方式相一致,与即将进行的检修工作和内容相一致。
5.4 当检修工作与标准工作票上的不一致时,应根据实际设备状态或工作要求在标准工作票上修改,经重新审核无误后使用。
5.5标准工作票采用计算机编制。
计算机编制的标准工作票不得涂改。
如发现标准工作票有个别错漏字需修改时,应字迹清楚,修改人签名确认,但关键字不能涂改,如:甲、乙、丙、A、B、C、1、2、3、I、Ⅱ、Ⅲ……等,非关键字的修改不能超过三个。
使用完成后,重新提交审核标准工作票。
5.6大修工作由于不同工作组在同一安全措施范围内进行工作,可以编制一份总的标准工作票。
只限于在机组大修期间使用。
6编制工作票的一般规定
6.1标准工作票的一般填写规定
6.1.1“工作地点”填实际工作地点。
6.1.2“工作内容”应填写:
(1)具体工作内容;
(2)多项工作时可填总的项目;
(3)设备名称。
6.1.3“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栏包括电气设备部分、安全接地部分、机械设备部分、热控设备部分、应设安全围栏和应挂标示警告牌等。
6.1.4 “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一栏,应填写以下主要内容:
(1)要求做好的安全措施。
如: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相联的热力系统,对检修设备消压、吹扫等;
(2)要求运行值班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的措施;
(3)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
(4)防止中毒、窒息、爆燃等特殊安全措施。
6.1.5 “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栏的填写要求:
(1)必须关闭或开启的截止门,应写明名称,并悬挂警告牌;应写明按规定应加锁的截止门;
(2)必须停电的设备名称(包括应拉开的开关、刀闸和保险等);
(3)应拉开关和刀闸(包括填写前已拉开关、刀闸);
(4)应装接地线包括携带型接地线、地刀和绝缘隔板。
应注明接地线装设地点确切位置和组数,地线编号;
(5)应设围栏、应挂标示牌:写明在何处设置安全围栏和悬挂标示牌;
(6)断开断路器和刀闸的操作能源,刀闸把手必须锁(绑)住等;工作地点的设备(包括高压设备以及继电保护、仪表等二次回路或在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回路),相应工作对象的停电与不停电;如工作环境中有不停电的高压设备,必须注明应保持多少米安全距离,以警示工作人员。
6.1.6 工作项目安全措施较多时,可使用安全措施附页。
机组大小修工作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固定项目的安全措施附页。
6.1.7“危险点控制措施票”由编制人员填写,实际工作中存在隐患,由工作负责人临时补充。
“危险点控制措施票”的安全风险交底,是由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中安全措施执行完成后,向工作组成员进行交待检修设备仍存在的危险因素,注意事项和控制措施。
6.1.8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危险点控制措施票”的内容与工作过程进行工作风险分析,附在工作票后。
6.1.9“备注”栏不填写内容。
使用过程中应填写以下内容:
(1)工作负责人变更的原因;
(2)工作票延期的原因;
(3)工作票间断的原因;
(4)保留接地线的原因,包括接地线的数量和编号;
(5)其他需要特别注明的内容。
6.2安全措施执行要求
6.2.1热力设备检修需要断开电源时,应在已拉开的开关、刀闸和检修设备控制开关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
6.2.2热力设备、系统检修需加堵板时,应按以下要求执行:
(1)氢气、天然气、乙炔及油系统等易燃、易爆或可能引起人员中毒的系统检修,必须关严有关截止门后及时在法兰上加装堵板,并保证严密不漏;
(2)汽(气)、水、烟、风系统,公用排污、疏水系统检修必须将应关闭的截止门、闸板、挡板严密关闭并加锁,悬挂警告牌;
(3)上述两项中,电动截止门还应将电动截止门的电源切断,热机控制设备执行机构的操作能源也应可靠地切断。
6.2.3工作区域应使用临时围栏与运行设备隔离。
6.2.4在电气第一、二种工作票、热力机械工作票中凡由检修人员执行的安全措施应在安全措施内容中注明“检修自理”。
7检查和考核
7.1编制审查过程中关于不合格工作票的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作票为“不合格票”:
7.1.1工作内容和地点或工作地段、工作任务填写不明确、遗漏,设备名称不对。
7.1.2安全措施不正确、不具体、不完善,如:
(1)未在票中注明悬挂警告标示牌;
(2)未注明工作场所应注意的高温、高压汽水管道等;
(3)施工开挖工作,未注明防误挖地下电缆、电线措施;
(4)应办理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办理了第二种工作票。
7.1.3 编写内容不符合《安规》要求。
7.1.4危险点预控措施票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
7.1.5危险点预控措施票的内容没与实际工作不符。
7.2工作票的统计
7.2.1安监部每月5号前,检查标准工作票的编制入库情况,检查情况上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未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对标准工作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拿出改进计划,报安监部。
7.2.2安监人员对已合格入库的标准工作票每月登记,统计完成量和标准工作票汇总。
7.3考核
7.3.1编制标准工作票中各级审核人员发现该张工作票一次不合格免予考核,提出批评。
7.3.2编制标准工作票中各级审核人员发现该张工作票第二次不合格考核10元,如该张工作票发生多次不合格加倍考核。
8附则
8.1本规定由技术设备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