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井点降水方案.doc

基坑井点降水方案.doc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2012年9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部署 (2)1、水文分析 (2)2、降水设计 (3)四、施工工艺 (4)(一)材料要求 (4)(二)主要机具设备 (4)(三)技术准备 (5)(四)施工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5)2、井点管埋设 (5)3、冲洗井管 (6)4、管路安装 (6)5、检查管路 (7)6、抽水 (7)五、质量要求及保障措施 (7)六、安全保障措施 (11)七、文明施工 (12)八、应急措施 (12)九、井点降水计算书 (13)(一)水文地质资料 (13)(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13)1、井点吸水高度计算 (13)2、井点布置计算 (14)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14)4、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计算 (15)5、井点数及每根井点实际出水量计算 (15)6、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15)7、井点管长度计算 (15)8、实际井点管使用计算 (15)9、井点管灌砂计算 (15)10、井点降水时长计算 (16)十、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 (17)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和水文地质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二、工程概况周浦镇41#地块一期三区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新镇的南部,东接小沥港,西临周东路,南接纬二路,北接付家宅河。

三区工程包含多层A1型住宅楼3栋、A2型住宅楼2栋、A3型住宅楼2栋、A4型住宅楼3栋、B1型住宅楼1栋、C2型住宅楼7栋及地下车库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2007.51㎡,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32076.48㎡,地上建筑面积约29931.03㎡。

本工程的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5.3m,室外地坪相当于绝对标高4.8m,室内外高差500mm。

标准层层高为3m,首层层高3.6m,主楼地下室层高2.95m,地下汽车库层高3.3m。

建筑物檐高11.9m,脊高13.3m,最高点15.5m。

整个工程采用高强度预制管桩桩基加独立承台和C30P6钢筋砼筏板基础。

各号房抗压桩PHC300AB70桩径为φ300,单桩设计承载力为400~500KN;地下车库抗压抗拔桩PHC400AB95桩径为φ400。

基础底板均采用100厚素砼垫层;号房基础为300厚筏形基础;车库基础为400厚筏形基础;地下室及号房均为框架结构。

建筑物基础埋深:主楼基础埋深2.95m、车库基础埋深5.55m、车库顶板埋深1.5m,。

现场自然土标高为-1.4m,基坑开挖深度车库最深为4.65m、主楼为2.1m,主楼与车库高低差部位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基坑周边采用双轴深层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支护桩,由于东西两侧场地狭小,因此东西两侧采用重力坝,且坝顶与自然土面同标高,确保坑边行车且边坡安全。

三、施工部署1、水文分析本场地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仅为0.5~1m,为方便基坑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基坑开挖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降、排水工作,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土层分布特征及场地环境条件,采用坑内井点降水措施,降水深度应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1.0m,由于本基坑深为自然地面以下达,4.65m左右,且基坑边距周东南路地下各种管线及小沥港和付家宅河距离较近,浅部土层渗透性能较好,所以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必须对场地内及周边地下水位进行适时监控,以确保周边环境及施工环境的安全。

本工程基坑围护采用二轴深层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隔断了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与基坑外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因此降水不考虑周围地下水的补给,因此选择坑内降水。

2、降水设计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几何形状、降水深度、含水层特性及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公司多年的降水经验,本工程降水面积按总面积约3万m²计。

根据勘察报告显示和基坑开挖深度,主楼开挖深度较浅降水量少,因此采用线形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比较适合,对车库部位,将水管顶部将埋深1m以满足降水深度要求,主楼在中部布置一条管线即可。

根据现场施工计划情况,基坑降水共分三段依次降水,第一段共设置15套,第二段设置10套,第三段设置15套,因此使用15套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首先根据井点布置图,沿井点布置线开沟槽,挖掘机配合挖沟槽深度1m,埋设长度6m支管27根、间距为1.5m、总管40m的轻型井点。

依次按图埋设套数。

经15天以上抽水,降至基础底面以下1m,开始进行基坑开挖。

基坑中间部位部分集水坑,如降水不得到位,采取坑内开挖集水坑进行明抽水,至基坑垫层及侧壁砖胎模砌筑和抹灰完成后拆除。

但考虑该基坑虽开挖深度属三级基坑,但施工面积大、周期长,必须采取抗浮措施以防基础底板隆起,带来质量隐患,在地下车库中部埋设大口径Φ200@40m波纹管(管身开孔渗水),深度至底板下3~4m(上部基础筏板厚度范围插入0.6m长Φ200钢管),在底板施工过程中,在井中放置潜水泵抽水,保持水位在底板以下不超过1m,以免底板拱起,此井保持至地下工程结束。

四、施工工艺(一)材料要求1、井点管φ38-55mm,壁厚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0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结。

2、连接管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直径38~55mm;顶部装铸铁头。

3、集水总管用直径75-100mm钢管带接头。

4、滤料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

(二)主要机具设备1、滤管φ38-55mm,壁厚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0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结。

2、井点管φ38-55mm,壁厚为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

3、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4、总管φ75-102mm钢管,壁厚为4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6、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振冲机架旧设备)、牵引力为6t的绞车。

7、凿孔冲击管φ219×8mm的钢管,由公司加工厂自制,其长度为10m。

8、水枪φ50×5mm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mm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10、高压水泵JSJ-60水喷射真空泵机组,作下井管之用。

11、辅助材料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三)技术准备3.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3.2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图1.26 滤管构造图1.27 轻型井点设备工作原理1—钢管;2—管壁上的小孔; 1—滤管;2—井点管;3—弯管;4—阀门;5—集水总管;6—闸门;3—缠绕的塑料管;4—细滤网; 7—滤网;8—过滤箱;9—掏砂孔;10—水气分离器;11—浮筒;5—粗滤网;6—粗铁丝保护网; 12—阀门;13—真空计;14—进水管;15—真空计;16—副水气分离器7—井点管;8—铸铁头 17—挡水板;18—放水口;19—真空泵;20—电动机;21—冷却水管22—冷却水箱;23—循环水泵;24—离心水泵(四)施工操作要点1、施工工艺流程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位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管埋设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10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联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

⑵、将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

一般含砂的粘土,按过去经验,套管落距在10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采取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

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

⑶、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⑷、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并将井点管插入,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人,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

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3)滤砂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一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灌砂量不少于550kg。

4)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3、冲洗井管将φ15~30mm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

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4、管路安装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毛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

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

井点管的埋设5、检查管路检查集水干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

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在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

为了观测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设置观测井点,以便于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并描绘出降水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