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圣才出品】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笔记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圣才出品】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一、概述
1.中国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1)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①政体,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指的是国家权力如何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

根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政体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君主制和共和制。

a.君主制一般以世袭产生的、终身任职的个人掌握全部或部分最高权力为基本特征。

依据君主权力的大小,可将君主制分为“无限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两类。

b.共和制是指通过选举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且实行任期制的一种政治制度。

依据国家最高权力的归属。

共和制分为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

贵族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少数人(贵族)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机关(如元老院)手里,那么我们称之为贵族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如果国家的最高权力掌握在由广大公民组成的或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手里,就属于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的分类:民主共和制又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共和制和间接民主共和制。

直接民主是指由广大公民直接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亲自行使国家权力。

间接民主是指由人民依法选出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所以,间接民主也叫代议制民主。

②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包括三个方面:
a.人民是权力的终极来源;
b.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c.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定期选举或任命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并依法对其进行监督。

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2)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政体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

但是,国体与政体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

①社会主义国家采用民主共和制政体的原因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全体人民群众在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有权管理国家、管理各项经济文化事业,享有各种自由权利。

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实行共和制。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就政体形式而言,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的一般特征。

两者之间具有某些历史继承性和一定的共同性,在实践中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b.区别:资产阶级议会只代表少数有产者的利益,而非代表民意;是虚假的、“清谈”的,而没有真正的权力;国家权力的行使缺乏效率;选举是少数有钱人操纵的,排除了劳动人民,是根本不平等的。

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是代表民意的,真正掌握国家一切权力的、一元化的权力机关;而且这个机关是在普遍、平等、直接、秘密投票的条件下
产生的;社会主义民主,比资产阶级民主更广泛、更真实、更平等、更有保障。

③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的共同特征
a.“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b.“议行合一”。

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c.在全体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常设机关行使国家权力。

d.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我国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我国人大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共和制政体,所依存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其组织和活动原则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形式的基本要求。

所以说,我国人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3)人大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民主共和制的具体表现形式。

我国人大制度的特点(即“中国特色”):
①民主的基础更为广泛
我国人大制度下享有政治权利的“人民”范围广泛。

②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
全国人大代表的人数不宜太少,但太多了又不便经常集中开会。

从而,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就成了必要之事。

③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
一定的特色
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

政协对人大讨论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有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进行批评监督,因而在我国国家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
我国是一党领导、多党参政、共同合作。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人大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形式,反映着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

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政治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政权的行使问题。

2.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根源和所有者。

人民为了有效地运用国家权力,通过普选,将全部国家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让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去统一行使。

人民委托出去的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权,而人民始终保留的是国家权力的所有权。

人民可以、而且应当随时以国家权力的所有者的身份关注自己的国家权力被直接行使的情况。

①人民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监督自己的代表以及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②人民有权以主人的身份直接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地撤换其公仆,从而保障国家权力永远属于人民、受人民的支配和控制。

人民主权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灵魂与基石。

只有切实地、始终地遵循这一根本原则,才能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与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共产党的领导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不矛盾
①人民正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战争,才取得国家政权的。

②新中国的人民是一支极为庞大的队伍,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才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有效地当家作主。

而能担当领导核心的政治组织只有中国共产党。

③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不排除中国共产党通过适当的途径,以其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领导人民选举和监督自己的代表机关,去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为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

相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健全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

(3)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

①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主要体现在三层关系上
a.人民与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各级人大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其他国家机关都由本级人大产生。

所有国家机关都必须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

b.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人大集中代表人民的共同意志,统一掌握全部国家权力。

全国人大不是单纯的立法机关,而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各级人大有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有权产生本级的“一府两院”,分别委以相应的职权,有权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各级人大与同级的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后者从属于前者;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而是后者受前者的监督。

c.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中央制定的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决议、决定等,地方必须执行;从中央到基层,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指导和法律监督;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行领导;
第二,省级和部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讨论并决定本地区的重大事项;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因地制宜地管理本地区的各项行政工作。

这些有利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作为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主要体现在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
a.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正确的意见作出决定,然后再贯彻下去。

b.民主集中制在不同的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差别:
一是在国家权力机关(即人大)中,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

这叫做集体负责制(或称会议制、委员会制);
二是在国家行政机关中,行政首长有权采纳正确的意见,作出最后的决策。

这叫做首长负责制。

(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这一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全国人大中,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