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工会经费管理相关文件汇总(精)
关于工会经费管理相关文件汇总(精)
解读 《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 收支管理的通知》 收支管理的通知 》
●吴 浩
为
了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全总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加强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这是对全总
2009 年 10 月印发的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 的一次更细化的修订 完善, 这一文件适应了当前形势的需要, 因此, 受到了大多基层工会的极 大关注。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 《通知》 解读及学习的体会。 解读一: 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 2012 年年底, 中央出台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
(作者单位: 湖北省赤壁市财政局)
������������������������������������������������������������������������������������������������������������������������������������������������������������������������������������������������������������������������������������������������������������������������������������������������������������������������������������������
了 “工会经费使用要遵照勤俭节约的原则, 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 少花钱 多办事, 节约开支,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 但在具体开支上没有进一步明
2014.12 中国工会财会
- 15 -
工作研究
确, 比较笼统和含糊, 使得基层工会在一定程度上把握 不准, 对一些福利支出无所适从, 一些文体活动被停止, 逢年过节慰问被取消, 会员正常旅游被禁止, 引起了职 工和会员对工会组织的不满, 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在一定 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为了更好地使基层工会职工服务, 全总在征得中央有关部门意见后, 对原有的 《基层工会 经费收支管理办法》 进行了修改, 适时下发了 《关于加强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 , 使工会经费为职工群 众服务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解读之三: 体现了工会经费独立管理的原则 对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办法的执行与基层工 会经费开支并不矛盾。基层工会在经费使用上本身就 遵循了勤俭节约原则, 这和中央精神是一致的。不能简 单的把工会经费的使用与公款使用混为一谈, 更不能把 工会组织为职工服务的一些活动, 办理的正常集体福利 统统当作公款乱消费范畴。根据 《工会法》 工会实行独 立管理经费的原则, 全总适时出台 《通知》 , 对工会经费 使用进行细化与明确, 体现了工会经费有别于行政经费 使用的独立性。 解读之四: 突出了基层工会对经费收支管理的可操 作性 为了使基层工会在经费开支上更加明确, 全总这次 在 《通知》 中对基层工会经费支出范围规定更加详细, 便 于基层工会实施。一是职工活动支出方面, 将原来文体 活动中 “用会费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 进一步细化成 “用会费组织会员观看电影、 开展春游秋游等集体活 动” , 这就与公款旅游区别开来, 基层工会完全可以组织 会员开展一些短时短途的旅行,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经费 的来源是会员缴纳的会费。二是职工集体福利支出方 面。将原来的 “会费对会员的特殊困难补助、 由工会组 织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 明确为 “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向 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 会员个人和家庭发生 困难情况的补助, 以及会员本人过生日的慰问” , 在执行 中我们要把握少量的额度, 否则容易造成滥发福利之 嫌, 同时也要注意 《通知》 中只规定发放慰问品, 没有慰 问金, 只有职工困难补助可以发放现金。另外对生日的 慰问要制订统一标准和形式, 便于执行和职工接受。 解读之五: 严禁工会经费支出用于 “八个方面” 一是不准购买购物卡、 代金券等, 搞请客送礼。这 要求基层工会不得以任何形式购卡买券及礼品, 在招待 费的支出上也要按照中央精神完善手续, 严格控制。二 是不准滥发津贴、 补贴、 奖金。基层工会干部的津贴、 补 贴和奖金是单位行政承担, 应该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但工会开展的一些活动产生的奖项可以列支, 《通知》 中 明确包括: 教师酬金、 优秀学员 (包括自学) 奖励、 体育比 赛奖励、 培训讲课酬金、 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的奖 金等。三是不准用于高消费的娱乐健身活动。所谓高 消费指明显超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薪金收入的娱乐、 健身活动。比如夜总会、 休闲会所、 高尔夫等, 大众式的 健身活动, 应不在其中。四是不准利用工会账户, 设立 “小金库” 。工会账户是依法开立的工会经费账户, 是为 工会与职工服务的, 不得核算与工会无关的经费外资 金。五是不准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再次强 调了工会账户的独立性。工会经费使用依据全总制定 的管理办法执行, 工会实行工会主席 “一支笔” 审批原 则, 以免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六是不准截留、 挪用 工会经费。这一条保留了原办法的内容, 没有变化。七 是不准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 担保。工会经费若有结余可以参与投资, 但不能用于股 票投资, 更不能参与非法集资, 工会经费保值增值考虑 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性而不是收益性。八是不准报销与 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我们在基层发现不少本应由单 位行政支出的项目放在了工会经费中列支, 如一些党务 活动、 团员活动, 行政不好走账的都用工会经费开支, 这 大大削弱了工会为职工服务的职能。这就需要进一步 加大工会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增加经费的公示力度, 让 会员和职工来监督经费的使用, , 切切实实将更多经费 用于职工身上, 使职工受益, 会员受益。 要把实施 《通知》 作为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推动基层 工会活动的抓手, 同时基层工会也要以 《通知》 为契机, 进一步完善工会经费管理制度, 依法做好独立开户、 独 立建账、 “一支笔” 审批、 收缴工会经费和工会会费等工 作, 并根据 《通知》 要求, 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有 关厉行节约一系列文件精神基础上, 结合基层工会实际 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工会经费管理实施办法, 使工会经 费更有效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总工会)
为年度预期和跨年度任务, 将使财政 面, 注重周期财政平衡, 年度执行出现 一方面, 对于重大支出项目体现出中
收入依法征收, 避免收入虚收。一方
赤字可以通过跨年度预算来解决; 另 长期谋划, 纳入中长期财政规划, 使财 政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也有助于解决 好当前的 “年终突击花钱” 等预算支出 进度慢的问题。三是建立以权责发生
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与收付实现制相比, 权责发生制可以 更好地反映一个时期真实的财务收支 状况。目前各方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
问题, 若只是简单按照收付实现制的
标准进行评价, 的确面临着地方债务
规模的合理衡量问题。区别不同的投 入项目, 按照其存续期差异, 以权责发 生制为基础来核算预算年度内的政府 收支, 将有助于科学界定政府的财务 管理奠定更加科学可靠的基础。
- 16 -
中国工会财会
2014.12
规定》 , “ 以猛药去疴、 重典治乱的决心, 以刮骨疗毒、 壮士断腕的勇气, 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 全面开展反 “四风” 专 项整治行动。 2013 年 11 月, 中央和国务院印发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 对浪费条例》 , 提出 “六个坚持” , 这是对 “八项规定” 的细化和规范, 将 厉行节约与反对浪费提升到 法规高度。随后中央相继出 台 《中 央 和 国 家 会 议 费 管 理 办法》 、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 接待管理办法》 、 《中央和国 家差旅费管理办法》 , 对三公 经费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 从源头上营造了用制度管 事, 用制度管权的良好氛 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全 总专门印发了 《关于贯彻中央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 的实施办法》 、 《关于加强工会经费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切实管好用好 工会经费的通知》 , 加强工会经费管理, 严格控制工会机关行政经费使 用的随意性和过快增长。这次全总制定 《通知》 也是进一步践行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 对基层工会在工会经费的使 用上作出的更加明确规定。 解读之二: 坚持为基层工会、 为职工服务的方向 全总 2009 年下发了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 , 该办法虽然提出
工作研究
策的宏观调控功能。财政政策作为政 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府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手段之一, 要 要求,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产
业、 价格等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 提高 相机抉择水平; 充分发挥税收、 转移支 付、 国债、 补贴等财税工具的调节功
能。二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的周期性波 预算平衡机制, 预算控制的重点由收 入转向支出, 收入预算由年度任务转 动已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建立跨年度
情况, 合理把握政府债务规模, 为债务 总之, 如同我们每一名财政干部 民主、 法治、 科学同样也是推进依法行 每一名财政干部一定要坚持强基固本
都是铺垫财政事业大厦的基石一样, 政、 依法理财工作的三块基石。我们 的工作理念, 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
头脑, 民主行政、 法治行政、 科学行政, 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上来, 克难奋 进、 砥砺前行、 扎实工作, 努力开创财 政发展改革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