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课堂

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课堂

4
小学生自尊等级层次结构图
总的自尊
学业自尊
社会性自尊
身体自尊
语文
数学 其他学科 同伴关系 亲子关系 能力身体 身体特征
5
(三)小学生自尊的形成
?
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我们每
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需要,都需要知道自己在团体和社会
中所处的位置,从而体会自身的价值。有时候,我们可以
通过某些客观的参照标准来了解,如,我们可以通过血压、
本,这个人可能就是个高个。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恐怕
大多数大学新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高中时,他们每个
人都是最聪明的,可是上了大学后,他们却发现,他们原
来并不是那么出类拔萃,只不过是平常人而已。
6
(三)小学生自尊的形成
? 只有比较才有自尊,没有比较就没有自尊。一般来说,社 会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 我们通常称为上行比较;另一种是与比我们弱或差的人比 较,我们通常称为下行比较。人们常常认为,与比自己强 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而 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则会产生优越、满足、幸福等积极的 情感体验。其实不然,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还是 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 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
9
(四)小学生自尊水平对心理将康的影响
? 自尊对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自尊对儿童的动机和组织作用 ? 2.自尊对小学生健康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 3.自尊对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
10
(四)小学生自尊水平对心理将康的影响
? 由此可见,自尊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的标志之一。以完整系统形式尊在这的自 尊,担负着协调儿童内部世界以及内部世 界和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任务。自尊能够 指引和确定儿童的行为方向,帮助他们规 划如何行动,从而把儿童人格的发展纳入 到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小 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自始自终离不开自尊 心的培养。
7(Βιβλιοθήκη )小学生自尊的形成? 在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 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有的人常常 在众人面前说自己认识某位知名人物,或说某位名人与自 己是同学或朋友,等等,以此来提高自尊。这种现象,在 心理学里我们通常称之为辐射效应,即比较目标的优良品 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也同样存在这样两种情况, 只是效果正好相反。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 属一类,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 到自己身上,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 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即感到比对 方强,从而提高自尊。 究竟与什么样的人比较最好呢?心理学家认为,最理 想的比较目标是与自己相近并略微好于自己的人。
12
小学生自我意识辅导案例-保护和提高自尊
? 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辅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 尊的辅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 认为,自 尊就是指个体的成就感,或者说,自尊取决于个体在实现 其所设定的目标的过程中对成功或失败的感受。可见小学 生自尊的辅导,关键在于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到成 功的喜悦,减少失败的感受。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尊 是由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共同构成的。所谓理想自我,是 指一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意象,这种意象 并不是一种轻浮的、根本达不到的幻想 (如我想成为百万 富翁,我想成为著名影星等),而是一种想拥有某种特性 的真诚愿望。所谓现实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 某种技能、特征和品质的主观认识。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 我相一致时,自尊就是积极的。相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 自我不一致时,自尊就是消极的。
8
(四)小学生自尊水平对心理将康的影响
? 儿童的自尊或自尊心可看做是对自己身体、能力、 表现等感到满意的一种心态。根据儿童自尊发展 水平,可把儿童分为高自尊、中自尊和低自尊。 高自尊的小学生能够自我接纳、自我开放、自我 展示、自我赞许、自我超越。他们具有较强的独 立性,不易受暗示的影响,对生活较为满意。低 自尊的孩子往往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看不起自己, 不喜欢自己,甚至否定自我。中自尊的小学生对 自己不太相信,需要更多的社会认可,能遵守各 项规章制度。
3
(二)小学生自尊的结构
? 国外在自尊研究中将自尊分为学业自尊、 社会性自尊和身体性自尊三个层次,他们 构成自尊的结构。小学生自尊至少分化为 学业成就的自尊、社会交往的自尊和身体 的自尊三种层次。这三种层次的自尊又进 一步分化为不同学科的学生成就自尊、同 伴关系的自尊、家庭人际关系的自尊、身 体能力自尊和外貌长相自尊等。
第二节小学生自尊与自卑心理
1#336
1
2
一、小学生自尊心理
(一)小学生自尊心理的含义 自尊也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社会社会评价
与个人自尊需要关系的反映,主要指个体对自我 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 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简言之,自尊 是对自我的一种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
自尊在个体自我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个 体的生命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个体的 心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小学生自尊心不仅 能够改变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形成对自己良好 的自我印象,而且能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使其 保持良好的心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1
(五)小学生自尊心的培养与指导
1. 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育者要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的表现,家长、教师等
成人的评价与人生观、价值观对小徐生自尊的形成有着潜 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态度进行自 我评价给他们以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孩子正确的认 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接纳自我。 2.把尊重儿童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3. 为儿童树立自尊的信念,让儿童感觉自己很重要 4.避免一些伤害小学生自尊心的行为和言语
脉搏、体温等可观察指标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是,
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这种可供参照的客观标准,而只能
通过与他人比较才能估价自己,如,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
身高、体重来估计自己的高矮、胖瘦,一个身高一米八的
人是高还是矮,我们无法回答,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可以参照,在美国,这个人可能只是个中等个,可是在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