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BL模式进行《仪器制造技术》教学的实践摘要:本文论述了在《仪器制造技术》课程中进行pbl模式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和具体措施,并与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并从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试验结果中,证明了pbl教学模式实践的良好结果。
关键词:教学 pbl模式课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068-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仪器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著名科学家王大珩先生指出,“机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不言而喻,仪器在当今时代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现代仪器科学技术是高精度,微型化,模块化,智能化的多种技术的综合体,其中包含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其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加工方法也复杂多样。
不仅需要采用精密/超精密机械制造、电子电路制造、光学元件制造、特种工艺、装配工艺等技术和方法,还要应用制造精度理论、在线质量监控技术、误差补偿技术等辅助加工手段。
因此学好《仪器制造技术》这门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用pbl的教学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增进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1 pbl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所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解答问题为驱动力,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相互合作共同讨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习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目前对于pb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关于学生业绩的研究、关于学生态度的研究、关于元认知技能的获取和运用的研究、关于影响pbl效果因素的研究[1~2]。
目前国内针对理工科进行的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很少[3~4]。
2 pbl教学模式在《仪器制造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1)课堂实践。
在给我校2009级光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讲解《仪器制造技术》中第三章《常用的仪器仪表材料特性和选材方法》时,将所教的两个班0902123-124(共89人),分成9个学习小组。
为了使学生们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在开始讲解课程前,给学生提了几个问题,首先问学生,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来连接两块木头,学生们马上显得很兴奋,众说纷纭,有的说可以用胶,有的说用钉子,当学生们讨论后,统一答案是由钉子来连接木头;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钉子都有什么种类,学生们回答出了很多钉子的
种类,有圆钉、射钉、螺栓、螺丝钉、u型钉等;第三个问题,那这些钉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再让学生们讨论了几分钟后,给学生放了一段视频,来自how it’s made(造物百科)。
学生们都以极大的兴致来观看视频,虽说视频只有短短的4分钟,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根据视频里的内容,开始进行本次课程的拓展,从制作钉子的材料,拓展到工程材料的分类;从钉子的性能,拓展到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等。
每讲完一个问题,都由学生来概括总结,教师则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补充。
(2)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的pbl教学模式,平时不太认真听课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激烈的讨论之中,并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开始主动思考,全班的学习气氛空前高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都被激发出来。
在集体讨论环节,每个小组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精彩的讲说一次次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课后,对全班89名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本次教学方法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在收回的89份问卷中,“非常满意”的62人,占总人数的69.7%;“比较满意”的25人,占总人数的28.1%;“不太满意”的2人,占总人数的2.2%。
从这次问卷调查发现,pbl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3)经验分析。
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
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控制课堂节奏,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这些是做好pbl教学的基本前提。
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它同学交流沟通得出最佳结论。
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由于我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获取好的分数,这也是一种依赖于以往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的表现。
因此,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完成角色转换,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3 结语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
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实践动手操作等能力,同时也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石虹,傅志君,等.从“基于问题的教学”向“基于问题的学习”过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
[2] 王晶.谈pbl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4):123-125.
[3] 于征淼,陈晶.单门课程pbl教学中出现的问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5):501-503.
[4] 吴惠青.基于问题学习中的师生角色及师生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