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内幕交易及其防控培训课件图文
内幕交易及其防控培训课件图文
对个人
葬送个人前途
内幕交易导致“李启红”、“刘宝春”等一批高官落马, 首富“黄光裕”深陷囹圄,昔日“保代”秦宣沦为阶下囚
2011年两高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 金;(成交额50万以上,获利或避免损失15万以上,三次以上)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成交额250万以上,获利或避免损失75万以上)
行政责任《证券法》第202条
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处以三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位从事内幕交易的,还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 并处以三 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近年来我所上报了多起上市公司借“市值管理”之名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市场操纵、内幕 交易的新型违法违规行为。上市公司与市值管理机构联手,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持续发 布利好消息或制造题材,推高股价;另一方面市值管理机构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并通过 多种手段拉升股价。 近年来证监会在多起内幕交易案件调查中,发现涉案上市公司与市值管理机构签订了 “市值管理”协议,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了上市公司利好信息披露的时点和内容,市值管 理机构买入股票的数量以及推动股价上涨的幅度。
内幕信息知情人
(1)基于特定身份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① 内部人员:董监高、控股公司及其董监高、由于任职可获取有关内幕信息的 人员(如证代等)。 ② 外部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董监高,交易对手方和其关联 方及其董监高,外聘中介机构及人员等。
③ 监管部门人员
(2)非法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 包括利用窃取、骗取、套取、窃听、利诱、刺探或者私下交易等手段获取
民事责任《证券法》第76条第3款
内幕交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6
内幕交易的巨大危害
社会危害大
这种行为鼓励大家都成为小偷,污染社会风气,影响公信力
对社会
扰乱市场秩序
对市场 危害性 对公司
一个充满小偷文化的市场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健康 发展的市场
影响企业发展
内幕交易影响上市公司的企业形象、商业信誉、品牌 发展,甚至导致重组失败,错失发展良机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仍为打击重点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立案案件共计109件,占案件总量的36%,上述类型案件分别占比为 21%、15%,居于案发数量二、三位。 涉案主体更加广泛、查处覆盖面拓展
全年查处的案件涉及多个板块,既有证券案件,也有期货案件,还有跨境操纵案件。查处对 象包括拟上市公司、已上市公司、投资咨询机构、配资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
4
监管形势——持续加大执法力度
2017年3月7日,证监会通报近2016年稽查执法工作情况
持续对违法违规保持高压态势
2016年证监会新增立案案件共计302起,同比增长23%,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55件,通报犯 罪线索50余起,公安机关已对其中45起立案侦查,移送成案率创历史新高,综合执法成效进一
步显现。
内幕交易防控
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监察部 2017年9月
2
• 第一部分
近期监管形势
3
监管形势——深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
证监会刘士余主席
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
交易制度不完备 市场体系不完善 交易者不成熟 监管制度不适应
深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提升监管能力
持续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稽查执法力 度只能加强,不能弱化 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内幕信息的人员。
(3)通过上述人员获知内幕信息的人员,如近亲属等
内幕交易行为
1、交易型 内幕信息知情人直接利用内幕信息买 卖证券 2、泄露型 内幕信息知情人向他人泄露内幕信 息,他人据此从事交易 3、建议型 内幕信息知情人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15
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七》第181条第1款
7
内幕交易变化趋势
二、涉案人员广泛
上市公司董监高、大股 东及员工
重组方、收购方及其收 购标的公司高管和员工
政府、国资委、金融 办相关人员
涉案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 务所等中介机构人员
专业机构投资者 同行 业、同地区公司人员
专业机构投资者
内幕交易变化趋势
三、借“市值管理”之名进行的内幕交易和信息操纵逐渐增多
主观故意/获得盈利——不是内幕交易的要件! 实施内幕交易的目的既可能是获取积极利益(违法所得),也可能是 避免损失。不管基于什么目的,内幕交易行为的实施都损害了证券市场的 三公原则,属于扰乱证券市场交易秩序的行为。
内幕信息-范围
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其他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 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内幕信息-范围
①
定期报告方面:年报、半年报(包括业绩预告、快报等)、利润分配预 案等;
②
权益变动方面: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股东增减持计划、
要约收购等;
③ ④ 重大事项方面: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股权激励草案等; 日常经营方面:一次性签署重大日常生产经营合同,重大投资、重大对 外合作,重大研发进展(如新产品)、获取重要专利、商标,募投项目 达产等;
9
• 第二部分
内幕交易构成及危害
10
内幕交易的构成
《证券法》第76条 内幕交易行为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买卖相关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相关 证券的行为。
内幕交易三大要件 主体: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 信息:掌握内幕信息;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活动 行为:买卖相关证券;泄露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相关证券
5
监管形势——媒体高度关注
媒体高度关注 市场反应强烈 维权意识增强
6
内幕交易变化趋势
一、涉及事项多元化
内幕交易涉及事项呈现多元化特征,重大资产重组、高送 转、股权变更、重大合同等事项为内幕交易高发地带
股东变更, 5% 重大合同, 6% 其他, 3%
非公开发行, 16% 重大资产重组, 60%
利润分配/高送 转,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