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3章】【圣才出品】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13章】【圣才出品】

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
一、名词解释
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
答:特许出版独占制度是指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为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事业而实施的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禁止国外出版商在英国从事出版印刷行业,保护国内出版商的特权利益;②任命专职皇家出版人员负责监督出版事业;③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商以独占经营的专利权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④保护被授予特权的印刷商们的专营利益,并对整个出版印刷事业进行强权管制。

1538年,皇家特许出版印刷制度正式建立。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
答: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玛丽女皇执政时代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而采取的一种行业垄断特许方法。

1557年,玛丽女王将行业出版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凡经女王特许的印刷商,都是这个公司的会员。

女王在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禁止。

对当局而言,通过皇家出版公司的帮助就可以有效地制止针对政府的诽谤、恶意攻击及异教言论、文章的出版印刷,而为了报答皇家特许的新闻报道和出版印刷独占权力,保护自己可观的财产利润,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会员们完全同意只刊登“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消息”,并卖力地帮助当局查处非法出版者。

这种政治与经济的联合体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

3.《公报》
答:《公报》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三大官报之一,由泰奥弗拉斯特·勒纳多于1631年5月30日创办。

自1632年起,《公报》增加了问讯专版,这就是现代报纸广告版的维形。

依据路易十三和黎塞留给予的两项特权——刊登、发售新闻和刊载、发售广告,勒纳多一家获利甚丰,但该报也因此俯首帖耳,甘做当权者的喉舌耳目。

《公报》在法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①《公报》是法国新闻出版史上出版很有规律的第一份报刊;②出版时间非常长,从1631年一直陆续发行到1915才停刊;③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很有影响,它还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性刊物之一,也是欧洲最早的政论性刊物之一。

勒纳多被人们誉为“法国报业之父”。

4.《信使报》
答:《信使报》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三大官报之一,又名《文雅信使》,由让·多纳德·隆塞于1672年创办,是一张专门刊载凡尔赛宫廷和巴黎社交界传闻的文学性刊物,格调华丽轻浮。

由于让·多纳德·隆塞极受国王宠信,《信使报》也获得了国王的特许出版专权,成为法国文学界的官方报刊。

1724年,该刊正式更名为《法国新闻报》,成为巴黎最有影响性的文学刊物。

5.《学者报》
答:《学者报》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三大官报之一,科学性报刊,在当时法国著名财政大臣柯贝尔赞助下创办于1665年。

《学者报》的早期主持人是国会议员德尼·德萨洛。

该报在法国享有出版特权,通常每周、半月或一个月发行一期。

内容有新书摘要、科学理论与发明报告、天文学以及显微镜、望远镜的发明消息等。

它历尽艰难,延续出版至今,现仍受法
国科学院赞助,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及国外出版的新书。

6.黎塞留
答:黎塞留是波旁王朝路易十三的著名首相,最早在法国建立并发展了专制王权控制下的新闻出版事业。

黎塞留深知利用出版印刷控制舆论的重要意义,1611年,在他的极大关注和操纵下,法国出版了第一本年鉴——《弗朗索瓦信使》,该年鉴带有明显的官方宣传色彩,但由于每年才能发行一次,难以达到政府及时宣传和控制舆论的目的。

1631年5月30日,在黎塞留的支持下,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新闻性报刊——《公报》诞生了。

7.皇家出版法庭
答:皇家出版法庭是英国皇家对印刷出版行业的控制机构,也是英国皇家对出版行业控制手段的新发展。

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把枢密院中的司法委员会专门独立出来,组成为皇家出版法庭,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星法院”,“星法院”是压迫新闻自由的一个丑恶象征。

1586年女王颁发出版法庭命令,规定:①一切印刷品须送交皇家出版公司登记,全部印刷商的印刷机械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②除了剑桥、牛津大学和伦敦市以外,一律禁止印刷;③除非得到教会同意,不再允许出版商申请登记;④印刷商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前请求许可,否则处以12便士到40先令罚款或坐牢等项处罚;⑤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秘密出版物有搜查、扣压、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并有权对其实施相应惩处;⑥特许出版商的学徒以1至3人为限,剑桥、牛津大学等地印刷所各限有学徒10人。

直到1660年,皇家出版法庭一直通过该项命令对出版行业保持着有效的控制和严格的管理。

二、简答题
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
答: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既有促进又有阻碍。

(1)从总体上来看,西欧封建王权的兴起对当时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依赖于强大的王权,英、法两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获得了一段较为长期的稳定局面,有了较大的发展,积蓄了较为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

这一切,为后来以资产阶级市民阶层为主的新型传播事业不断突破日益阻碍其发展势头的封建集权主义传播政策,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充当舆论先锋的历史角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专制王权对其王国内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王权对社会传播事业的专制掌控上,更表现在对后来已不甘心只蛰伏在经济领域里赚钱,也想在政治生活中有所表现的市民阶层新闻传媒的残酷打击、百般迫害上。

随着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蜜月”关系的终结,日益腐朽的王权与以往时有冲突的封建贵族们联手,开始了对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全面压制。

但是,在王权庇护下业已强大起来了的资产阶级早已不复谨小慎微、低三下四的旧态,而是以激扬的面貌、高昂的斗志拿起了武器——笔和枪,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答:特许独占制度是一种以集权主义的理念来统辖、控制新闻传播事业,持续时间最久、效果最为成功的一种控制方法,其影响遍及全球。

(1)印刷出版特许独占制度这种集权主义控制方法的核心原则有两个:
①认为在王国境内,所有的印刷出版权力完全归属王室,不经国王特许,谁也无权从事印刷出版事业。

②为了王国的目标和子民的幸福,国王和皇室必须对境内所有的出版印刷事业实行资源
独占,把关乎国计民生大事的新闻出版事业大权交付给那些“堪当重任”的官方委任的印刷商手中。

(2)统治者们把官方印刷商们的经济利益和皇家的政治利益用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更加精通印刷行业、为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战的爪牙们的力量来高效地镇压反对派的印刷活动。

显然,这种把特许印刷商们的经济利益巧妙地与皇室的政治利益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极为高明、非常有效的。

(3)都铎王朝的特许独占印刷管理制度确实是一种高效有序的管理方法,它既避免了王室专制的恶名,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达到了控制言论传播的目的,形成了一套不是官方传播体系但却胜似官方传播体系,能够为王权所信赖倚靠的外围力量。

这种力量再辅以国家的行政(发放特许权)、司法(皇家出版法庭)权力的支持,就基本上能够对王国内的各种社会信息传播活动实施有效地控制了。

三、论述题
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答: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曾出现过强大的专制王权和集权主义色彩浓厚的封建社会传播事业体系。

要较为透彻地了解和把握这种历史悠久的传播事业的特性,可以通过英、法两国历史上典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加以概括和评析:
(1)由于集权主义传播事业通常总是垂直掌握在专制统治者的手中,并获得了超经济的强大国家力量的全面支持,因而它是一种力量统一集中、传播效果强大的传播工具体系,能够在统治者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某一项重大的宣传鼓动工作,具有强大的舆论一律化功能。

(2)这种传播体系具有指令一贯到底,系统结构简单,体系内的信号放大迅速、贯彻
彻底的特性,易于快速地贯彻来自上部统治者的任何指令,但却对来自下部或外部的反馈信息反应迟缓、极不敏感。

(3)这种传播体系易于掌握在少数精英阶层和分子手中,倾向于有目的地支持非盈利但又为社会所必需的信息传播行为;并能有效地压抑个别阶层、集团、个人利己的传播经营活动,以免这种自私的传播行为损害统治者所预定的社会传播目标。

(4)集权主义传播体制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的客观产物,符合特定地域中的特定社会之特定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适应那些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经常能够极有效率地组织起统一强大的舆论环境,对民族与国家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效应。

(5)该体制在结构上所具有的“刚性特征”和非弹性、非平衡性功能特点,使其难以有效地抵御来自体制上端的错误指令,也不能够较为灵活地应对来自外部的危机,常常呈现出一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刚性系统特征;一旦传播系统的上端“信息源”出现了错误信息,它强大的系统功能就可能会迅速地放大这种错误的信息,系统会产生功能性“异化现象”,并反过来伤害自身预定的社会目标。

(6)在讲求舆论统一的前提下,该体制天然地具有压抑不同声音的结构性倾向,容易产生单一的精神、文化氛围,不允许“异质性”信息和舆论的合理存在。

总之,历史上曾广泛存在过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是一种优势与劣势共存、优点和缺点同在的传播事业体系。

它曾如此长久而广泛地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其深厚底蕴,绝不是简单的批判和谩骂就能应付了事的。

2.试分析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制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答:(1)观念:君主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