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着全球经济的空前发展,我国人均收入陡起,人民手中的可自由支配的财产不断升高,与此同时,理财产品与服务逐步成为居民关注的重点,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有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各大银行开始争先恐后的抢夺高端个人客户,并且推出个人理财业务的独家品牌,在产品风格、品牌推广、特异性服务等各方面都狠下成本。
中国银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拥有着极好的大众口碑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对其来说简直如虎添翼。
然而,不能只顾及其存在的好的方面而忽略其他部分,因此我们应把中国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优劣势一一列举出来,也要客观的诉说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典型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的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出中国银行可以从中借鉴并完善的地方。
最后,经过以上的研究进而有效的推动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中国银行;创新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与意义1.1.1选题背景近年来,全球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新的挑战,然而挑战和机遇并存,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渐渐的都有了先进的理财意识,传统的将资产存入银行已经不再是居民的首选,通过专业的理财指导进行个人理财逐步成为热门选择。
因此商业银行发展并完善个人理财业务有助于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中国银行,作为优秀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个人理財业务的发展深受各界关注。
从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内外部环境下手深入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优劣势,并指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使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科学规范管理和风险管控,可促进中国银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稳固。
所以基于这些问题有必要在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多多研究一些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做到可以使中国银行和相当一部分人可以达到共同获得利益的状态。
1.1.2选题意义本论文在大量借鉴和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深切的认清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理性的罗列出其优劣势,也诚恳的指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着对有效的推动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的期盼,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给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成熟和完善提供了相应的的理论价值,并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基本的信息,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意义。
1.2文献综述1.2.1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对理财产品的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2004年推出首个理财产品开始,我国的理财业务步入了飞速发展的进程,尤其是2007年股市的繁荣昌盛,大大的刺激了理财产品的全面发展营销。
近年来,专家和研究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方面进行了多维的深入调查研究,大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内外多种限制,研究结果并非详尽无遗,仍然存在许多缺点。
目前来看,研究成果可分为几个方面:对于地位角度的研究,邱志毅(2009)认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进展能够有效拉大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拥有的强大优势,其他金融机构只能望其项背。
牛锡明(2011)认为,当前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只有抓住个人理财业务方向的商业银行才能在未来脱颖而出。
在理财产品的研发上,李芷语(2011)认为理财产品的设计应该以客户的需求为起脚点,建立健全客户信息系统,对客户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这样才能真正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根据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而有差异性的理财产品。
李据、张炜(2011)认为与其他机构相比,中国银行在资产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占有优势。
因此,中国银行大可利用这些优势加强与国内外专业投资机构之间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设计观念,可以通过这种内外结合方式创造自己的金融服务平台。
通过这种合作,银行将快速建立国内外服务结构,提高竞争优势。
在市场营销方面,朱吉权(2011)认为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中国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营销机制,并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关于理财产品的销售,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营销渠道;其次,对其他阶层的客户或群体采取采用有针对性的营销方式;最后,充分利用自己优势,打造专业营销团队,将营销效益不断扩大,为客户提供品质保证的金融服务,达到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双赢效应,从而稳定自身和客户的关系。
1.2.2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比较早。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客户关系研究方面,著名的银行营销顾问D.Mada. Bousbra(1991)第一个将成本概念引入理财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并且他也提出了在理财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如何进行最优的资产组合。
Hersh Shefrin(1993)通过总结以往理财产品的研究认为要更多地关注客户行为因素从而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
Bart Lariviere和Dirk van den Paul(2006)认为,银行应该重视年轻人群体,并且研究了如何提供合适的理财产品给年轻人。
他们研究发现年轻人关心的两个要素是便利性和银行服务对金融产品的价格。
因此,银行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提高年轻人对银行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兴致,使银行理财产品尽量满足年轻人群体的需求。
对于理财产品的价格,Pavel A.Stimenov和Sascha Wilkens(2005)研究了德国金融市场的挂钩产品,并考察了市场中债权结构类型产品的定价问题。
他认为,银行实际上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产品获得大量潜在收入。
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对理财产品的影响的研究,T . C .Edwin Cheng等(2006)借助ATM理论模型,以香港理财产品客户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人们对网络银行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对构造的理论模型加以了验证: Laukkanent(2007)主要是研究了银行采用信思科技后,客户对于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产品的选择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他认为,客户之所以会选择网络银行,主要关注的是他的可视性:而对于电话银行,客户更加关注的是这一电子产品的即时灵活性。
1.2.3研究述评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道路上,其相关文献也随之逐步丰富起来。
不过梳理文献后可以发现,在现有的大量文献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沉浸在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本身的发展上,研究客户需求的较少。
目前,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与日俱增,个人理财产品的趋同化现象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现阶段,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在推出其个人理财产品的时候,并没有考虑什么样的产品是客户真正需要的,而只是模仿或只考虑降低成本增大盈利,这样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必然不能真正的满足客户的实质需求。
因此,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专家学者,都应换位思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研究商业银行如何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1.3研究方法本论文在大量借鉴和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一方面使用了比较分析法,另一方面又运用了案例分析法。
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个人理财业务上,把中国银行与其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国外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并加以分析,同时列举了一些案例,找出中国银行可以从其他银行借鉴并完善的地方,进而提供出中国银行在发展个人理财的道路上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对策建议。
第2章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分析2.1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十多年来,基于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超前洞察力和充分理解,中国银行不断细分客户群体,针对我国的中高端客户,目前早已建立了三层财富管理系统——中银理财、中银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业务,拥有广泛的理财规划团队,涵盖中高端客户中各级财富管理需求。
2.1.1中银理财体系该理财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资产超过20万元的中端客户群体。
中国银行为这些客户提供各项理财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个人理财中心是中国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基础,专业人士在这些财富管理中心就投资问题为客户提供咨询,或为之提供财务解决方案。
在设施方面,财富管理中心为符合中国银行财务标准的客户提供便利的私人空间,让客户体验中国银行提供的优质VIP服务。
在财富管理产品的选择方面,中国银行客户享有优惠和预订权,提高了客户投资的便利性。
在信息共享方面,我们积极提供有关金融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和银行利率变化的最新信息。
最后,他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关个人财富管理的专业知识讲座和私人讲座,以提高他们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愿景和技能。
目前,与其他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一些地区如深圳和上海的发展更为超前,然而,品牌“中银理财”的名声在全国各区域还不够良好,存在一定发展空间。
2.1.2财富管理体系超过200万人民币的客户群体可以享受中国银行的二级服务体系——财富管理服务,这是以全球视角为眼光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品牌。
中国银行的财富管理以流动资产为基础,旨在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财富管理中心呼吁保护客户利益并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所有财富管理客户提供一名独家财务顾问,作为对客户财务需求的组织分析的一部分,强大的财务顾问团队根据不同的财务需求调整个人财务计划,最终选择最佳的金融产品组合。
2.1.3私人银行体系作为中国银行个人财富管理服务的最高品牌——私人银行体系,它面向的是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裕群体。
随着个人财富管理的不断扩大,银行开始向其他高价值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金融服务产品。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依赖国内外高水平的财富管理工具和理念,拥有一支国际金融专家团队,丰富的财富管理经验和全球财务管理网络。
私人银行的主要服务模式是在银行家,投资顾问和助理客户经理中开发“三位一体”式服务。
中行全天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根据客户的最新需求随时满足投资需求,与客户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提升投资服务水平。
与此同时,私人银行家也提供现场服务和家政服务。
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担任私营部门银行助理,组建专门的服务团队,帮助客户了解他们的财务和风险目标以及市场趋势和适当的投资项目,并制定了专门的金融投资计划。
简而言之,私人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个人、私人和长期投资服务,他们的服务更加谨慎和全面,具有更多的专业素质。
目前,中国银行个人理财的管理系统与其他商业银行并没有什么不同。
2.2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2.2.1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优势1政府对其的大力支持。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由政府持股70%,作为中国的金融业金字招牌,中国银行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焦点。
作为这样一个有着众多荣誉光环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与一般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相比,在各种政策的实施上也得到了国家强有力的认可和支持,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2是综合实力的绝对优势。
伴着中国银行的改革以及成功上市,其整体实力空前加强,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2019年1月末,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排名中,中国银行在全球银行业排名喜提第四名的荣耀,其品牌价值$ 509.9亿,同2018年相比猛增了22%,作为中国唯一一家经营过程超过100多年的银行,中国银行是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同时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双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