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导游基础知识--安徽地理特征

安徽导游基础知识--安徽地理特征


河流、湖泊
安徽省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
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一 、
自北向南:淮河中游水系、长江下游水系、新安江水系


三大干流:主要支流30多条,湖泊总数达500多个,其中大型

湖泊12个(主要分布长江、淮河两岸)

淡水水域面积居全国各省市区的前列
河流、湖泊
安徽省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
1. 长 江 下 游 水 系
行政区划
二、面积
总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三大自然地理区: 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
行政区划
三、人口
• 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户籍人口约6876万人,居全国第八。 常住人口约5950。
• 省内人口分布密度:(大 小) 淮北平原、沿江圩区、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皖西山区

貌 、
皖 南 范围:省境南部,池州、铜陵、芜湖、宣城部分地区,黄山市 山


北部低山丘陵带:东至-青阳南-泾县南一带以北,丘陵为主,低山次之,喀斯特

地貌普遍发育 中部低山中山带:以皖南山区为核心,著名山脉:黄山、九华山、牯牛降,省内
植被保存最好,珍贵动植物保留最多
屯溪盆地:休(宁)屯(溪)盆地,黄山、天目山、白际山之间,山间菱形盆地
一 、
安徽段:进口:江西湖口 出口:和县乌江

南岸:

主要支流:黄湓河、秋浦河、九华河、漳河、青弋江、水阳江

主要湖泊:升金湖、南漪湖、石臼湖

北岸:
主要支流:华阳河、皖河、裕溪河、滁河
主要湖泊:龙感湖、黄大湖、泊湖、武昌湖、破罡湖、菜子湖、
白荡湖、巢湖
河流、湖泊
安徽省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
2. 淮 河 中 游 水 系

源头:河南省桐柏山


安徽段:长约430千米

进口:三河尖以下 出口:明光市红山头泄入洪泽湖 淮河(小三峡):峡山口(凤台)、荆山峡(怀远)、浮山峡(五河)


北部支流多而长,流势平缓,河床淤积,易受洪涝 南岸支流多源于大别山,河短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大型水库
河流、湖泊
安徽省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
故道(砀山、萧县北部):皖梨、苹果、泡桐生产基地
➢河间平原:淮河左岸多条大致平行的支流沉积形成倾斜平原 ➢沿淮湖泊洼地平原:以滩地、水面为主的洼地平原 ➢淮北丘陵:淮北平原东北部,濉河以北
二、地 貌
五个地貌单元: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 气


范围:安徽中部、淮河中游平原以南,六安、合肥、滁州、巢
(含丘陵、台地)
南部低山中山带:省境东南边缘,皖浙、皖赣边界线上,山丘群集区
东北部丘陵带:皖赣铁路两侧及以东宁国、广德、宣城、溪部分地区,丘陵为主
三、气候


气候带: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 气
淮河以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淮河以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气温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降水年际变化大,灾害较频繁
3. 新 安 江 水 系
一 、
源头:休宁县西南怀玉山主峰六股尖北麓

出口:歙县街口(省界),注入千岛湖


钱塘江的正源地处山区,多峡谷急流,水系发达

河流、湖泊
二、主要河流与湖泊
·安徽段:长约416公里千米,人称“八 百里皖江”。沿岸平原广布多支流、湖泊
·江心洲40多个,铜陵张家洲面积最大, 无为萝卜洲最小
第一章 安 徽 概 况
地理 特征
第一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理特征
行政区划:位置;面积;人口;行政区划
地貌和气候:地貌;气候 河流和湖泊: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湖泊;著名水利工程
行政区划
一、位置
华东腹地 长江下游,距离东海约300公里
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
毗邻六省: 北部:山东省 东部:江苏省 南部:浙江省 江西省 西部:湖北省 河南省

安庆、池州、铜陵、巢湖、合肥、芜湖、宣城、马鞍山、滁州等

市部分地区

沿江西部丘陵湖沼平原:铜陵以西长江两岸,平原为主,多湖泊、山丘
巢湖盆地:由巢湖、环湖平原和四周丘陵台地组成
沿江东部水网圩区平原:铜陵以下沿江平原。低平原、多河流、湖泊
二、地 貌
五个地貌单元: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行政区划
四、行政区划
• 安徽省省会为合肥市,全省下辖16个市,105个县(市、 区),其中6县级市,45市辖区,56县
第一节:行政区划
五、少数民族
• 基本属于汉族聚居区,汉族占总人口的99.5%。 •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大分散,小聚居”。 • 第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约40万。
一、基本特点

二、地 貌
五个地貌单元: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貌 、 气


范围:淮河以北、淮河以南沿淮湖泊洼地。亳州、阜阳、宿州、淮北、淮南、

蚌埠的全部地区、六安部分地区


四部分(地貌差异):黄泛平原、河间平原、沿淮湖泊洼地平原、淮北丘陵 ➢黄泛平原:黄河泛滥形成,位于宿州、阜阳、亳州、淮北四市的北部。黄河
1.长 江
·水情变化明显,有春汛、雨汛。
·含沙量低,终年不冻,通航条件优越
河流、湖泊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淮北以北:华北平原;江淮之间:西部—高山
、 气 候
东部—丘陵;长江两岸: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山地丘陵


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
最高峰: 黄山莲花峰
1864米



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00多条,湖
要 泊500多个。
河 长江、淮河、新安江和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中山密集区——山高、谷深、水急 北部:金寨、霍山、舒城中北部
低山丘陵区——盆地、深谷、大型水库(梅山、响洪甸、佛子 岭、磨子潭、龙河口)
南部:桐城西部、潜山、太湖、宿松北部
低山为主,偶见中山(天柱山)
二、地 貌
五个地貌单元: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貌 、 气
沿
江பைடு நூலகம்
范围:省境中南部长江两岸(长江中下游平原重要组成部分)

湖部分地区

地貌组成:丘陵、台地、河谷平原
江淮分水岭:银屏山、褒禅山、太湖山、冶父山
二、地 貌
五个地貌单元: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皖南山区

貌 、 气

西
范围:江淮之间西部,安庆、六安部分地区

皖山丘群集区: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

地面平均高度:皖西>皖南

山 区
中部:金寨、霍山、舒城、桐城、岳西、潜山太湖间的腹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