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教师的魅力感受语文的精彩
——学习反思
开元小学贾丽娟
2011年10月9日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小学语文教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紧紧一天时间安排了7节课,许多精彩的课堂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同样,听着来自区年轻优秀教师的语文课,更是一次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我的思想仿佛也跟着参赛教师在狭小的讲台上一次次碰撞、交流,在为选手们的精彩课堂瞬间鼓掌叫好的同时,感觉自己也仿佛一下子学到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整个课堂别有一番精彩,让我领略了众多优秀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课堂调控的能力,更让人难忘的是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就谈一下个人此次听课的浅薄体会。
一、准确解读文本,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在短短的一天内准确解读文本,并在40分钟内带领学生全面透彻地解读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参赛老师们大多数都做到了这一点。
本次参赛教师都有着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课堂上少了几分浮躁,多了一些踏踏实实,教学风格朴实,注重实效。
1、理解字词扎实有效。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语文课要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上下功夫,要在字、词、句、段、篇中加强语文知识的传递。
如银川的徐丽薇老师《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中对“欣喜若狂”一词的理解,初读通过查字典再结合文本的方式了解“欣喜若狂”是高兴的发狂的意思,再读文本
结合上下文思考:是什么让作者感到欣喜若狂呢?通过教师的引读、师生的合作读、配乐读感受作者的心情。
学生在读中结合词语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词语,理解了文本,情感得到了熏陶。
徐老师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切入点引导学生画出相关词语,读出作者感受,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欣喜若狂”,并通过对比朗读读出作者由开始的大为失望到接下来的欣喜若狂,到最后的大为沮丧,从而理解其中的道理。
2、方法指导扎实高效。
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如固原的孙晓燕老师《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盈”字的教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们呈现了“盈”字的演变,使学生在深深记住这个字,接下来教师范写,学生跟写,遵循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规律,整个识字过程扎实有效。
3、多角度理解文本,多角度阅读,体现“读”的高效。
如石嘴山的吕莉老师执教的《台湾蝴蝶甲天下》,作者是怎样把“台湾蝴蝶甲天下”这一内容写具体的?学生读后谈感受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这样的句子时:需要全身处地想、品味文章的语言,看看课文是用怎样的叙述顺序把这一内容写具体的,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和词语画下来,和同桌交流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了读中体会的方法,感受到台湾的蝴蝶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同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仿佛游客都变成花蝴蝶了”用另一种心情去读,从中感受蝴蝶的美丽。
教师的理解文本、指导朗读的方法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巧妙地融入其中,我们怎能不说这是简约而高效的课堂呢?
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本次听课最大的感受还是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匮乏。
吴忠利通区第十二小学的顾丽丽老师执教的《绿叶的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幽默而充满智慧。
那慷慨激昂的语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对课堂的驾驭令人震憾。
“简约而不简单,放松而不放纵,取舍之间,彰显智慧”在顾老师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自然是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思想认识、丰富的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丰厚积累。
优秀教师的精彩背后是广读博览加辛勤耕耘,是多年的厚积换来今天的薄发。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要苦练内功,不断充实自己,而不仅仅仅只落实于口头上。
三、自我思考
本次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中,参赛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语文综合素养、课堂上自然流露的情感等许多方面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
②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
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通过这次学习,我会努力把吸取到的“活水”注入我的教学中去,让课堂去释放自己勤奋的“精彩”,让可爱的孩子们和我一起享受课堂的美妙,一起沐浴语文的洗礼!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
201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