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初探-体育活动与幼儿的健康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促动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指南》中虽然没有集中提出如何展开体育活动,但从相关的教育建议中仍然能看出幼儿体育活动组织方面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一、保证幼儿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保证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提升幼儿适合季节变化的水平”,“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很多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很多于一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因地制宜…”保证幼儿每天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最基本的要求。
幼儿只有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实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才能逐步提升机体对于外界气候及其变化的适合水平,这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幼儿的体育活动应丰富多样《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实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展开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譬如:走、跑、跳、平衡、钻、攀爬、投掷,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展开活动。
这些建议体现了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的基本理念。
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激发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都是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要实现体育活动的价值,增强幼儿的体质,其关键就是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身体运动的机会,吸引幼儿参与其中,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体验、主动练习,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协助。
(一)现实中常见的问题(二)基本观点与对策幼儿的体育活动应丰富多样,不同形式、内容的体育活动丰富多样。
譬如:带领幼儿每天做基本体操,促动幼儿体态的健康发育,全面锻炼幼儿身体,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材,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探索、自主活动,展开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活动,使幼儿在体验与同伴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身体素质和动作方面的发展,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展开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譬如:玩雪、远足等,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锻炼幼儿的耐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展开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锻炼幼儿身体,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譬如:放风筝、踢毽子、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跳绳、跳房子、跳竹竿等。
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带给幼儿的将是丰富的运动体验,愉悦的感受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活动中应增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和安全指导。
在展开体育活动时一定要全面、认真的做好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防患于未然,并根据活动的需要以及幼儿的个性差异实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教育。
三、体育活动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适合幼儿发年龄特点《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水平,”“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展开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一)现实中常见的问题(二)基本观点与对策1、体育活动的展开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阶段应避免实行专门性的力量,耐力练习或活动,负重练习、举哑铃、拉拉力器、拔河、掰手腕、长跑等运动均不适合幼儿,有可能导致幼儿机体的损伤。
在展开体育活动时,应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主动练习,避免实行被动、机械、枯燥的身体练习,更不能用训练的方式实行。
同时,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决不能硬性规定幼儿活动的数量或距离,更不能实行统一的达标训练。
2、应处理好体育活动兴趣与动作发展、身体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既要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自主地活动,也要重视对幼儿动作的准确指导以及幼儿身体素质的提升,两者要兼顾。
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但仅激发幼儿的兴趣还不够,幼儿动作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还需要适宜、有效的指导。
3、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活动的组织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从两个视角选择和组织体育活动。
第一;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导向,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体育活动。
譬如:为了提升4-5岁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能够提供垫子、小跨栏、低一些的攀爬设备、儿童球、沙包等运动器材,鼓励或带领幼儿实行匍匐爬行、助跑跨跳、攀登、自抛自接球、相互抛接球、拍球、掷远、掷准、跳房子、追逐躲闪跑等游戏活动。
第二: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考虑。
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状况在一定水准上反映了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尤其是要注意对幼儿基本动作的准确指导,也要注意将基本动作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考虑,并将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作为最终的发展目标。
譬如:在引导幼儿最初学习单脚连续向前跳时,身体素质的发展目标应定在幼儿平衡水平、协调性以及力量的培养上,在幼儿单脚连续跳跃的水平有一定提升之后,则能够通过鼓励幼儿坚持往前跳更远点的距离来逐步提升幼儿的耐力。
(三)、、2月论文《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这次我们学习了其中的健康领域。
书中说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水平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指南》书中让我清楚地理解到在健康领域方面我所教育的每个年龄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而达到这样的目标,我能够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这些细致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一线的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资源。
对于我今后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也能够有效防止对幼儿产生一些滞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为,从而违背幼儿自然发展的规律。
如书中说大班的孩子应该具有的适合水平包括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很多于半小时。
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合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
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
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能较快适合。
对于我们老师应该做的是1. 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升幼儿适合季节变化的水平。
如:1)每天为幼儿安排很多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很多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2)因地制宜,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展开户外活动。
2.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合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动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3. 锻炼幼儿适合生活环境变化的水平。
如:1)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协助他们尽快适合新环境。
l 2)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幼儿较快适合新的人际关系。
一、身体健康与动作(一)身体状况目标1 具有健康的状态目标2具有一定的身体适合水平(二)动作发展目标1具有一定的身体平衡水平目标2身体动作协调、灵敏目标3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目标4 具有手眼协调和灵活操作水平(三)生活习惯与生活水平目标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目标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水平目标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水平一、身体健康与动作健康包括身心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及良好的适合力。
本领域主要涉及身体健康,相关心理健康的问题在社会性与情绪领域表述。
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制、协调的动作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健康的幼儿表现出情绪愉快、精神饱满、喜欢探究、容易与同伴友好相处。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
合理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充分的锻炼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既是维护和促动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使其终身受益的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离不开成人的保护和照顾,但随着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和独特性的日益增长,成人不宜对幼儿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独立自主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
(一)身体状况目标1 具有健康的状态【支持性策略与活动】1.提供营养的均衡和健康的饮食,如:●提供各种健康食物。
如: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烹调方式要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
●为幼儿提供白开水,多喝白开水,少喝碳酸饮料。
2.保证幼儿睡眠充足。
●3~6岁幼儿保证每天睡眠11—13小时,午睡2—2.5小时。
3.经常带领幼儿实行户外活动。
4.注意幼儿的体态,协助他们形成准确、自然地站立、坐和行走姿势。
●经常提醒幼儿坐时要坐直、坐正,走路时要抬头、挺胸。
●对于骨骼发育异常的幼儿,如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应即时就医矫治。
5.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桌椅和床。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字或绘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
●床不宜过软。
6.每年为幼儿实行健康检查,如检测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色素、血铅、微量元素、视力、听力、牙齿等,有问题即时就医。
目标2具有一定的身体适合水平[支持性策略与活动]1.每天为幼儿安排很多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并注意提升幼儿适合季节变化的水平。
如:●经常带领幼儿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季节交替时也要坚持。
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时间段实行。
●幼儿的衣服厚薄适宜,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不要穿得过多,运动时应适当少穿一些。
2.注意锻炼幼儿的平衡机能,让幼儿适合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等。
如:●有条件时经常带幼儿玩秋千、转椅、滑梯、荡船等。
●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滑草坡等游戏。
3.锻炼幼儿适合生活环境变化的水平。
如:●在安全卫生条件下,鼓励幼儿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
●在新环境中,注意观察在幼儿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变化,并根据其表现采取相对应措施,尽可能协助他们缩短过渡期。
(二)动作发展目标1具有一定的身体平衡水平[支持性策略与活动]1.经常展开有利于发展幼儿身体平衡水平活动。
如:●玩跳房子、踢毽子等需要单脚站立、单脚连续跳跃的游戏。
●有条件时鼓励幼儿走平衡木,或者走路时建议幼儿沿地面直线行走,保持身体平衡不摇晃。
●鼓励幼儿在草垫或稻草堆、垫子、蹦床等上蹦跳。
年龄大些的幼儿在蹦跳的同时,可增加拍手、举手等动作。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够和4岁以上的儿童玩蒙眼走路、摸人或摸物的游戏。
●4岁以上的儿童能够玩踩小高跷的游戏。
小高跷可用易拉罐、木块、竹子等自制玩具。
目标2身体动作协调、灵敏[支持性策略与活动]1.在安全的前提下,经常展开有利于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