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问诊

第三章问诊

过去病史
五、个人生活史
1、平素健康状况 2、既往患病情况
外伤手术史 预防接种史、过敏史
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 冶游史(嫖娼或不洁性交史)
六、家族史
遗传病、传染病
例1
冯某,男,22岁,某学院学生 初诊:1998年6月26日
患者1996年以来上腹疼痛,伴呕吐、腹胀,曾在某医院 做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并幽门梗阻”,住某 医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医院曾建议外科手术治疗,因无床 位,出院后在家休息。1998年2~3月间(在家休息)胃 出血2次,共吐血500~600ml,在广西某医院住院治疗 ,血止出院,但胃部症状一直未缓解,于1998年6月26 日来我院治疗。入院症状:头昏、面色不华、痛苦表情, 精神不振,疲乏无力,上腹部胀痛,呕逆,食欲甚差,食 则饱胀嗳气,大便少而不畅,小便微黄,舌苔薄白腻,脉 弦细。
(一)恶寒发热
【概念】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 【意义】外感表证 【机理】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煦―― 恶寒
卫阳失宣,郁而发热―― 发热 1、恶寒重发热轻,兼无汗,身痛――风寒表证(表寒证) 2、发热重恶寒轻,兼口渴,面红――风热表证(表热证) 3、发热轻而恶风,兼自汗,脉浮缓――伤风表证(表虚证)
第三章 问 诊
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 地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诊的分类 全面系统的问诊
--住院病人 重点问诊
--急诊和门诊病人
问诊的意义 “诊治之要领,临证之要务”
1、获取的病情资料比较全面 --最真、最全、最早
2、有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 3、有助于医患之间的交流
--了解患者思想动态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主观感觉
一切痛苦和不适 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当前病理变化的反映,诊病、辨证的首要依据
清·陈修园·《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寒:怕冷,病人的主观感觉
3.微热 低热 轻度发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 内伤发热 阴虚、气虚、血虚、血瘀、气郁
(四)寒热往来
【概念】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意义】半表半里证 【机理】邪正相争,互为进退,正衰邪进则寒,正盛 邪退则热
1、寒热往来无定时 恶寒发热,无定时 伴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饮食,脉弦 ——伤寒少阳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 寒战壮热,有定时 伴头痛欲裂,口渴引饮。先寒战后发热,继而大 汗,汗后热退如常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疟疾 邪伏膜原
二、问 汗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 谓津;阳加于阴谓之汗
生理之汗 调节阴阳(体温)、滋润肌肤 排泄废物(驱邪外出)
病理之汗 当汗无汗,不当汗而汗多,或局部汗出
问诊要点 有汗无汗、主要兼症 出汗时间、部位、多少、特点
“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二)但寒不热
【概念】只怕冷不发热 【意义】里寒证 【机理】寒邪直中,损伤阳气
久病伤阳,肌表失煦
1、新病恶寒 寒邪直中脏腑――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 经常怕冷,得温可缓――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概念】只发热,不怕冷 【意义】里热证 【机理】阳盛或阴虚 【临床分型】 壮热、潮热、微热
1、壮热 身发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 寒
只恶热。 里实热证
--邪盛正实,邪正相搏,阳热内盛
2、潮热 按时发热或热甚,规律性,如潮汐之有定时 (l)阳明潮热 (日晡潮热) 阳明腑实证 特点 日晡即申时(下午3~5时)发热或热势加剧 (2)湿温潮热(午后潮热) 湿遏热伏 特点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 (3)阴虚潮热 阴虚火旺、温病热入营血 特点 午后及夜间低热,骨蒸发热 身热夜甚
主诉: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2年
例2
刘某,男,39岁,干部 初诊:1995年8月9 日
患者咳嗽,气喘,喉中微有哮鸣音,晚上发 热(体温不详),发热时说胡话,出冷汗,头 痛身胀,口苦稍干,食欲不振,小便正常,大 便已2日不解,病已20多日,故来我院就诊现 症同前,舌苔粉白,脉细略数无力。
主诉:咳喘、夜间发热20余日
一、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 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联系电话 1、便于联系和随访,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负责 2、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 诊治的必要依据
二、主 诉
促使病人就诊的最感痛苦的 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就诊的主要原因 疾病的主要矛盾 1、初步反映病情轻重与缓急 2、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
发热、咳嗽3天, 加重1天
四肢关节游走性 疼痛7天
主诉的要求
1、抓准主诉 2、突出四个要素 部位、性质、程度、时间 3、不能用诊断性术语 4、持续时间要写准 5、简明扼要 症状不超过三个,字数不超过20个
三、现病史
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 病程经过
邪正斗争 病情演变 发展趋势
病因 病性

诊 参考
病 情
问诊的方法 获取病史资料的数量和质量
1、安静适宜的环境 单独询问
问 2、态度和蔼、严肃认真
而 知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之 谓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之 5、重视主诉的询问 工
6、危重病人,抢救为先
抓住主症扼要询问并重点检查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内容: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 家庭史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恶寒――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 畏寒――怕冷,加衣添被或近火取暖则缓解 寒战――恶寒严重,伴全身发抖 战慄
热:发热,体温高于正常 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
寒热的机理
寒邪
阴盛阳衰
恶寒
感受
或机体
热邪
阳盛阴衰
发热
病邪的性质
机体阴阳的盛衰
问寒热的要点
1、有无怕冷或发热的症状 寒热并见、独见 2.出现时间、特点、轻重、持续时间、兼症
主诉
治 经

病位

过 借鉴
现在症状
辨证与辨病的基本依据
1、发病情况
问诊要点
起病或发作特点、具体时间,病因或诱因
最初症状(性Leabharlann 、部位)、当时曾作过何种处理2、病程经过 时间先后顺序 病情演变(变化)
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病情变化规律
3、诊治经过
4、现在症状 主症+兼症(鉴别诊断、并发症)
四、既往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