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2. 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无粘性土为单粒结构,土粒与土中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但是粘性土颗粒很细,土粒
与土中水相互作用明显,关系密切,同一种土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的状态变化为固态—半
固态—可塑状态—液体状态,可见粘性土的主要物理特征并非非粘性土使用的指标,而是
稠度(反映土粒间的联结强度随着含水率高低而变化的性质)。
2)表达式:
Gs
固体颗粒的密度 纯水4℃时的密度
=
Vs w (4℃)
s w (4℃)
)
3)常见值:砂土 Gs =~2,69,粉土 Gs =~,粘性土~,数值大小取决于矿物成分。 4) 测定方法:比重瓶法;经验法。
(3)土的含水率
1)物理意义:土体中水的质量与固体矿物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
' sat w
3)常见值: ' 8 ~ 13kN / m3 。
*有效密度:
' ms Vs w
)
V
延伸:各种密度和重度之间的大小关系
天然密度: 干密度:
m V
d
ms V
天然重度: g
sat
d
干重度: d d g 饱和重度: sat sat
g
sat
d
饱和密度:sat
ms
水的质量 固体颗粒质量
=
mw ms
100%
()
3)常见值:砂土 0% ~ 40% ,粘性土 20% ~ 60%, 0 ,粘性土呈坚硬状态。
4)测定方法:烘箱法。
2. 反映土的松密程度的指标
(1)土的孔隙比 e
1)物理意义: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之比。
2)表达式:
e
孔隙体积 固体颗粒体积
=
VV VS
wVv V
浮重度: sat w
规律总结:
(1)当设Vs 1 时,
Vs
1
ms
Gs
mw
Gs
Vw
m
Gs (1 )
V
(1 )Gs
Vv
(1 )Gs
1
(2)当设V 1时,
V
1
m
ms
1
mw
1
Vw
Vs
GS (1 )
Vv
1
GS (1 )
四、 土的物理状态指标
1.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1) 孔隙比标准(同级配)
(2)封闭气体:与大气隔绝,加载缩小,卸载膨胀,使土的渗透性降低。
三、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1.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此三项均由实验室测定)
(1)土的密度 和土的重度 1)物理意义: 为单位体积土的重量, g / cm3 。
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即 g 9,8 10, kN / m3 。
课题: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 教学目的:1.了解土的生成和工程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和指标间的相互转换; 3.熟悉土的抗渗性与工程分类。
二、教学重点: 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物理状态指标。 三、教学难点: 指标间的相互转换及应用。 四、教学时数: 6 学时。 五、习题:
(2) 相对密度标准:
Dr
emax e emax emin
()
用 Dr 指标可将土的密实程度分为:松散( Dr <1/3)中密(1/3< Dr <2/3)密实( Dr >2/3) 三种状态。
(3) 贯入试验标准 一种现场原位测试试验:钢锤提升 76cm 高度贯入 30cm 所需锤击数 N,反映贯入阻力 的大小,亦即密实度的大小,将土分为松散(N<10)稍密(10<N<15)中密(15<N<30) 密实(N>30)。
2)表达式
sat
孔隙全部充满水的总质量 土的总体积
=
ms +mw Va w V
ms
Vv w V
3) 常见值: sat 1.8 ~ 2.3g / cm3; d 18 ~ 23kN / cm3 。
(3)土的有效重度(浮重度) '
1)物理意义:地下水位以下土体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扣除浮力。。
2)表达式
(1)土的干密度 d 和土的干重度 d 1)物理意义:干密度为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g / cm3 。
2)土的干重度为单位体积干土所受的重力,即 d d g 9.8d 10d kN / m3 。
3)表达式
d
固体颗粒质量 土的总体积
=
ms V
4) 常见值: d 1.3 ~ 2.0g / cm3; d 13 ~ 20kN / cm3 。
2)表达式
土的总质量 土的总体积
=
m V
3)常见值: 1.6 ~ 2.2g / cm3, 16 ~ 22kN / cm3 。
4)测定方法:环刀法(粘性土和粉土),灌水法(卵石、砾石与原状砂)。
(2)土粒比重 Gs (ds ) 1)物理意义:土中固体矿物的质量与同体积 4℃时的纯水质量的比值。
ms
(1)含水率 (前已述)
(2)土的饱和度 Sr
1)物理意义:水在空隙中的充满程度。
2)表达式:
Sr
水的体积 孔隙体积
= VW VV
3)常见值: Sr 0 ~ 1 4)确定方法:由 、GS、 实测值推算。
5)工程应用:砂土和粉土以饱和度分为稍湿(<)、很湿(~)、饱和(>)三类。
4. 特定条件下土的密度(重度)
重力水: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具有浮力作用,可从总水头较高处向较低处流动。
毛细水: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受毛细作用上升,粉土中空隙小,毛细水上升高。
(2)气态水:水汽,影响不大。
(3)固态水:0℃以下自由水发生冻胀。
3. 土中气体
土颗粒中没有被水填充的部分为气体。
(1) 自由气体:与大气连通,压缩逸出,对工程无影响。
震筛 10~15min 后称取各级筛底盘试样的质量。
2) 密度计法:
适用于粉土和粘性土, d <,测定悬浊液读数。
粒径级配曲线上:纵坐标 10%所对应的粒径 称为有效粒径;纵坐标为 60%所对应的
粒径 d60 称为限定粒径; d60 与 d10 的比值称为不均匀系数 Cu ,即
Cu
d60 d10
不均匀系数 Cu 为表示土颗粒组成的重要特征。当 Cu 很小时曲线很陡,表示土均匀;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 土的生成与特性 1. 土的生成 工程领域土的概念:土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没有胶结和弱胶结的颗粒堆积物,土与岩石 的区分仅在于颗粒胶结的强弱,土和石没有明显区分。 土的生成:岩石在各种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固体矿物、流体水、气体混合物。 不同风化形成不同性质的土,有下列三种: (1)物理风化:只改变颗粒大小,不改变矿物成分。由物理风化生成土为粗粒土(如 块碎石、砾石、砂土),为无粘性土。 (2)化学风化:矿物发生改变,生成新成分—次生矿物。由化学风化生成土为细粒 土,具有粘结力(粘土和粘质粉土),为粘性土。 (3)生物风化:动植物与人类活动对岩体的破坏。矿物成分没有变化。 2. 土的结构和构造 (1) 土的结构 定义:土颗粒间的相互排列和联结形式称为土的结构。 1) 种类:
5)工程应用:干密度或干重度越大,表明土体越密实,表明工程质量越好。
6)测定方法:环刀法,放射性同位素测试仪。
(2)土的饱和密度 sat 和土的饱和重度 sat 1)物理意义: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g / cm3 。
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单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即 sat sat g 9.8sat 10satkN / m3 。
图 粘土矿物两种原子层
蒙脱石—两结构单元之间没有氢键,相互的联结弱,水分子可以进入量晶胞之间。因 此,蒙脱石的亲水性最大,具有强烈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
伊利石—又称水云母,部分 Si-O 四面体中的 Si 为 Al、Fe 所取代,损失的原子价由阳 离子钾补偿。因此,晶格层组之间具有结合力,亲水性低于蒙脱石。
3) 常见值:砂土 e 0.5~1.0 ,粘性土 e 0.5~1.2 4)确定方法:由 、GS、 实测值推算。
(2)土的孔隙度(孔隙率) n
1)物理意义:表示孔隙体积含量,土中空隙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2)表达式:
n
孔隙体积 土体总体积
= VV V
100%
3)常见值: n 30%~50%
4)确定方法:由 、GS、 实测值推算。 3. 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
(2)土的构造 1)定义:同一土层中,土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种类:
层状结构:由不同颜色或不同粒径的土组成层理,一层一层互相平行。 分散构造:土粒分布均匀,性质相近,如砂与卵石层为分散构造。 结核状构造:在细粒土中混有粗颗粒或各种结核,属结核状构造。 裂隙状构造:土体中有很多不连续的小裂隙。 3)工程性质:分散结构的工程性质最好,结核状取决于细粒土,裂隙状渗透性大, 工程性质差。 3. 土的工程特性 (1)压缩性高 当应力数值相同,材料厚度一样时,卵石的压缩性为刚才压缩性的数千倍;饱和细沙 的压缩性为 C20 混凝土的数千倍,足以证明土的压缩性极高。软塑或流塑状态的粘性土比 饱和细沙的压缩性还要高。 (2)强度低 土的强度特指抗剪强度,而非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 无粘性土的强度来源于土粒表面滑动的摩擦和颗粒间的咬合摩擦;粘性土的强度出摩 擦力外,还有粘聚力,均远小于建筑材料本身的强度。 (3)透水性大 土体颗粒间具有许多透水空隙,因此透水性比木材、混凝土都大,尤其是粗颗粒的卵 石或砂土,其透水性更大。 4. 土的生成与工程特性的关系 (1)搬运、沉积条件:冲积层优于风积层。 (2)沉积年代:沉积年代越长,工程性质越好。 (3)自然环境:特殊土地基。 二、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三相组成是指土由固体矿物、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 1. 土的固体颗粒 土的固体颗粒是土的三相组成中的主体,是决定土的工程性质的主要成分。 (1)土粒的矿物成分 1)原生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