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_第一章_绪论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_第一章_绪论
● 农产品
农产品是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所获得的产品。
粮、油、糖、果、蔬、 茶、棉、麻、烟草、 食用菌、药材、花卉
粮油、油料,主要是 农作物的籽粒和植物 根茎组织
广义的农产品
狭义的农产品
● 农产品贮藏及农产品加工
以农产品为对象,根据其组织特性、化 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技 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精加工的成品 与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农产品加工。
第三节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发展的目标和 主要任务
目标:
•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有较大提高 •产品质量水平要有较大提升 •技术装备水平要有较大提升 •龙头企业集群要有较大发展 •基地建设布局要更加优化 •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第三节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发展的目 标和主要任务
发展粮食和果蔬贮藏加工业的区域布局和重点领域
收获后的农产品,包括粮 油作物、水果、蔬菜等。
离体植物产品; 农产品种类繁多,生理状况和营养成分差别 很大,其采后生理特性、贮藏条件和加工工 艺技术各不相同。
农产品加工业不同于单纯的农业,它既包含农业,也包含工业 水产品加工
畜产品加工
按照加工可分为
林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 要导向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 要途径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 要支撑
课程性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
科,是农学、园艺学的延伸,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交叉 学科。
基本要求:了解农产品贮藏及加工的发展概况;掌握农
产品品质的基础知识、贮藏原理与技术,加工原理及单 元操作,粮食、油脂及其制品以及果蔬加工原理及产品 开发等知识。
特点:专门研究农产品收获后的贮藏保鲜原理、商品化
以采收以后的农产品的生命活动过程及 其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采后生理学为基础, 以农产品在产后贮、运、销过程中的保 鲜技术为重点,进行农产品采后保鲜处 理的过程称为农产品贮藏。
⑴ 贮藏保鲜是利用生理抑制和环境控制技术延 长新鲜农产品的寿命; ⑵ 贮藏保鲜可减少农产品采后损耗,既可以作 为商品又为加工利用长期提供原料; ⑶ 加工是将农产品转化为食品或工业产品丰富 产品种类; ⑷ 加工产品保存时间长,附加值高; ⑸ 贮藏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1. 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 2. 规范采收和商品化处理质量; 3. 普及农产品预冷技术和冷藏条件; 4. 提高贮藏技术水平和运输销售保鲜水平; 5. 完善“冷链”系统。
玉米加工
生产细木工板
牛肉加工
虾的加工
粮食加工业
果蔬加工业
玉米汁
第四节 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的目地和任务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 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食品科学技术与食品工业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也是农业科技领域不可分 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以植物学、 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农产品原料学、 农产品化学、工程学等作为学科的广泛基础,以多种 机械操作和化工单元操作为手段,研究农产品资源利 用、原辅材料选择、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以及上 述因素对产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安全性等 方面的影响。
12.9
15.1 17.8 6.5 5.2
第二节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 在问题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国际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 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 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 最大的支柱在问题
——农产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2000年和2005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
产品 小麦粉 食用植物油 2000年 2759 837 2005年 3922 1612 7743 850 1310 1146
单位:万吨
年均增长率(%)
五年累计增长(%)
42.2 92.6 26.4 108.8 5.3倍 8.2倍
试分析我国农产品采后高损耗的原因,提 出相应的对策。
可能造成流通中高损耗的原因: 1. 原料质量 N/Ca、病虫害、内在品质、产地 2. 采收 成熟度、机械伤 3. 商品化处理 分级、保鲜剂处理 4. 包装运输 包装质量、运输条件 5. 环境条件 预冷、贮藏温度、湿度、气体成分 虫害、鼠害、霉变、腐烂
7.3 14.0 4.8 15.9 44.5 55.8
6125 肉类总产量 其中:肉类制 407 品 208 乳制品 其中:液体乳 125
方便主食品
罐头 软饮料 啤酒 成品糖
250
178 1491 2231 700
458
360 3380 3062 904
83.2
102.2 126.7 37.2 29.1
——农产品贮藏业存在问题
1 2 3 4
采后损失严重,贮藏保鲜产业落后 农业的种养结构不尽合理 加工规模和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加工技术装备差距还比较大
5
6 7
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不合理,区域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仍然较低,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管理体系不完善,政策不配套
1. 以“主渠道、大流通、大市场、现代化”为目标,建 立科学的综合体系——采前管理、采后预处理、贮藏 保鲜、加工、销售等。 2.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冷链和流通 技术。(商品化处理) 3.健全民间协会组织,普及推广贮藏保鲜技术。 4.研究国内外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原料、品种 要适应市场) 5.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6.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引导。
处理、贮藏方式和加工利用的一门科学。
学时数: 36学时(理论1—18周) 考核方式:考试
教材:《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秦文主编; 参考书: 《粮油食品工艺学》,沈建福主编;《园艺
产品贮藏加工学》,罗云波、蔡同一主编。 《粮油贮藏 加工工艺学》李理特主编;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邓 伯勋主编;《果蔬贮运学》周山涛主编;《果蔬采后生 理学》刘道宏主编;《果蔬保鲜技术及常规测试方法》 冯双庆主编;《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叶兴乾主编; 《食品工艺学概论》孟宪军主编;《食品技术原理》赵 晋府主编;《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曾庆孝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