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复习
景物描写的作用: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 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4、展示人物性格 、 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1 3.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3分) • 【答案】渲染了司马祠庄严、静谧、肃穆的氛围 (渲染效果1分),象征着司马迁迁刚毅凛然、坚 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象征意义1分),表达了作者 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作者情感1分)。 答题思路:1、锁定景物描写的语句。 2、结合景物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和情 感态度等内容分析其作用 。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理清文章思路)
1 3.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3分)
(写景的作用)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的 理解。(4分)
(把握文意,理解句子)
15.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品味赏析语言)
16.有人说;厚重”一词是本文本文眼,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考点:
11
•第三步: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12、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 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3分)
正门→___→“高山仰止→“河山之阳” →____→____
对应考点:1、理清文章思路。 答题思路: 通读全文,注意文章各段领 起句、关键句中的地点名词,边读边勾勒 作者的游踪。
1 3.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渲染了氛围,象征了司马迁的精神。 对应考点:考点2、分析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1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4分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理解文意) 1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4分)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 法不动容。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品味语言) 1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赏析表现手法) 15.请从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处,针对其 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4分) (品味语言) •
15.第一二段中两处加点的文字,写出了紫阳城怎样的特点?(3分) (品味语言)
16.作者为什么觉得“汉字‘腰’,似乎是专为紫阳所造”?请结合全文,简要 回答。(6分) (理解主旨)
《游司马祠》
12、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 (3分) 正门→___→“高山仰止→“河山之阳” →____→____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 公”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 【答案】司马迁的丰功伟绩可以和孔子子相提并 论,千秋万代,名垂青史。(理解诗句) 这两句诗是对司马迁的高度评价与赞美,他刚 正不阿,忍辱含羞,发愤著书,他的《史记》通古 今之变,文史兼美,流传千古!(结合全文内容具体阐释)
《陕北的山》
11.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2分)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理解文意) 12.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让人感到“温馨” 而“甜蜜”?(2分) (2)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3分) (理解重点词语) 13.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任选一题)(3分)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 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刘成 章《安塞腰鼓》) 【A】陕北的山与“安塞腰鼓”给人哪些相似的感受?‘ 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 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 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杨朔《画山绣水》) 【B】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像是否相同?为什么? (景物特点对比) 14.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分) (赏析表现手法) 15.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联系全文加以概 括。(4分) (理解把握文章主旨)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文
《春》《济南的冬天》
《白杨礼赞》
《紫藤萝瀑布》
《飞红滴翠记黄山》
二、盘点美文: 《壶口,壶口》(2008) 《陕北的山》 (2009) 《紫阳腰》 (20011) 《游司马祠》 (2012)
《壶口,壶口》 1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2分)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理解文意)
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
答题思路:1.锁定文句.
2. 结合上下文特定的语境和 文章主旨去分析。
四、临渊垂钓
郁孤台笑了
12.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 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 空限5字)(3分)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 1、理清散文的思路。 13.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 含义。(2分) 历史的霉点: 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
(主观探究,理解文眼)
明晰考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分析思考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4、把握形象,赏析手法。 5、探究感悟,把握文章内涵。
三、答题引路 《游司马祠》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第二步:明确考点
• 12、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 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 1、理清文章思路,整 称。(3分) 体把握文意。 2、分析思考景物描写 • 正门→___→“高山仰止→“河山之阳 →____→____ 的作用。 3、紧扣语境,品味词 1 3.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 么作用?(3分) 句,赏析语言。 4、把握形象,赏析手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 法。 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 5、探究感悟,把握文 的理解。(4分) 章内涵
《紫阳腰》
12.请从文中找出对紫阳独特的人文风貌、人情人性最有概括力的四个字,写在 下面的方格中。(4分) □ □ □ □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理解文意) 13.文中画线部分表现了紫阳女子身姿、动作、性格上的什么特点?请分别回答。 (3分) (赏析句子)
14.作者说,似乎得到了“紫阳女子何以生出如此之腰”的答案。他得到了怎样 的答案?(2分) (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理解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