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笔墨丹青

笔墨丹青


有一年,建康城里要修建一座寺庙, 有一年,建康城里要修建一座寺庙,主持因找不到资 金而没办法。这时候来了个贫苦的年青人, 金而没办法。这时候来了个贫苦的年青人,说要捐一百万 钱。主持以为他吹牛,起初不相信。青年人提出要在一面 主持以为他吹牛,起初不相信。 粉刷好的墙上画一幅维摩诘像, 粉刷好的墙上画一幅维摩诘像,可以向前来观看他作画的 人征集捐款。就这样,一连三天,观众人山人海, 人征集捐款。就这样,一连三天,观众人山人海,把寺庙 挤得水泄不通。等到最后, 挤得水泄不通。等到最后,这个年青人为维摩诘点上眼珠 的时候,画上的人物就像活了一样,观众的赞叹声、掌声、 的时候,画上的人物就像活了一样,观众的赞叹声、掌声、 欢呼声响成一片。这时募集的钱早超过了一百万。这个年 欢呼声响成一片。这时募集的钱早超过了一百万。 青的画家就是顾恺之。 青的画家就是顾恺之。 顾恺之画画不仅重视刻画眼神, 顾恺之画画不仅重视刻画眼神,还特别注意表现人物 的特点。有个叫裴楷的人脸颊上有三根长汗毛, 的特点。有个叫裴楷的人脸颊上有三根长汗毛,别人为他 画像时,都不画出来, 画像时,都不画出来,顾恺之却把这三根汗毛画得特别突 出,而强调对象的特征。可见顾恺之善于用特征衬托人物 而强调对象的特征。 的个性。 的个性。
Hale Waihona Puke 文人画的产生: 文人画的产生: 魏晋时期凸显个性
代表: 顾恺之《女史箴图》 代表: 顾恺之《女史箴图》 特点: 以形写神” 特点: “以形写神”,注重 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 气质 背景: 背景: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们对现实不满; 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们对现实不满; 民族融合,佛教、道教的传播, 民族融合,佛教、道教的传播,文化呈现多元化 的趋势; 的趋势; 在政治上碰壁的文人崇尚气节, 在政治上碰壁的文人崇尚气节,逐渐形成一个以 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 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
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 明清的怪僻清新
代表: 八大山人、扬州八怪 代表: 八大山人、 特点: 或继承宋元; 特点: 或继承宋元; 或风格奇特, 或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背景:明清鼎革,时代变化, 背景:明清鼎革,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北 宋 夏 圭 《 临 溪 抚 琴 图 》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 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 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 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 模仿自然, 讲究意境美, 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中国绘画讲究意境美,西方传 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 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 人体美; 哲学化的审美倾向 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 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中国画的审美基点在于 “意味”,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意味” 西方绘画的基点从属于“再现”
文人画的发展: 两宋的山水花鸟画 文人画的发展: 两宋注重意境的山水画
代表: “马一角”“夏半边” 代表: 马一角”“夏半边” ”“夏半边 特点: 特点: 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 从注重写实变成注重意境 背景: 背景: 两宋积贫积弱, 两宋积贫积弱,汉族政权无力实现大 一统,文人借画言志抒情; 一统,文人借画言志抒情; 重文轻武的国策,文人阶层壮大; 重文轻武的国策,文人阶层壮大; 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理学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 的修养。 的修养。
绘画的起源: 绘画的起源:新石器时代
地位: 地位: 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特点: 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 特点: 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 主要是人物、动物或者抽象的几何图案; 主要是人物、动物或者抽象的几何图案; 描绘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 描绘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小结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绘画的起源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文人画的形成 隋唐: 文人画的全面发展 隋唐: 宋代到明清: 宋代到明清: 文人画由重写实到重 意境, 意境,个性化发展 民间绘画的繁荣
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 魏晋、唐朝、两宋、 思想如何影响绘画特点? 思想如何影响绘画特点?
《五牛图》 五牛图》
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两宋注重意境的山水画
“西方和东方对于人与自然有不同关系这一点, 西方和东方对于人与自然有不同关系这一点, 是两种文明的显著差异之一。 是两种文明的显著差异之一。人,在西方世界居于中 心地位, 心地位,自然界其他东西所起的作用是作为色彩不鲜 明的背景材料,或是他们的敌手。 明的背景材料,或是他们的敌手。因此西方的宗教认 为是神人同形同性的, 为是神人同形同性的,早期西方的绘画是以人物为中 心的。要明白两者之间的这种鸿沟有多大, 心的。要明白两者之间的这种鸿沟有多大,我们只要 把基督教同相对而言不具人物性格的佛教比较一下, 把基督教同相对而言不具人物性格的佛教比较一下, 或把一幅宋代山水画同一幅意大利古画比较一下就行 在宋代山水画里, 了。在宋代山水画里,小小的人物与悬崖相比显得非 常矮小,而在意大利的古画里, 常矮小,而在意大利的古画里,自然景物只是后来添 上去的背景。 上去的背景。” ——[ 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请观察图画』: 请观察图画』: 说说他们都是一 些怎样的内容, 些怎样的内容, 体现了哪个时期 的艺术的什么特 点?
绘画的起源: 绘画的起源:战国秦汉
画种: 画种: 毛笔绘制的帛画 特点: 内容充满珍禽异兽、 特点: 内容充满珍禽异兽、神仙 魔怪,色彩鲜艳, 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 大; 体现浪漫、 体现浪漫、神秘又不失古 拙的风格; 拙的风格; 背景: 背景: 由分裂走向统一, 由分裂走向统一,建立和巩固专制集权国 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 家,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 铁器牛耕逐渐推广,小农经济产生发展, 铁器牛耕逐渐推广,小农经济产生发展, 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丝织业发达, 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丝织业发达,为绘画提供 材料; 材料; 儒家独尊,提出“天人合一” 儒家独尊,提出“天人合一”,形成厚葬习俗
据美联社22日报道, 据美联社22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大学最近公布的一 22日报道 项调查说,中国人和北美人对绘画世界的看法是不同的。 项调查说,中国人和北美人对绘画世界的看法是不同的。 这项调查说,观看一张风景图片,具有欧洲背景的北 这项调查说,观看一张风景图片,具有欧洲背景的北 美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图景前面最显著的目标物上 美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图景前面最显著的目标物上,而 中国学生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背景画面和图片整体上。 中国学生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背景画面和图片整体上。 研究者根据中国人和美国人看图片的目光移动做了报 报告说,美国人立即会看到前景的物体, 告。报告说,美国人立即会看到前景的物体,比如说丛林 中的一只豹子,并且会注视它很久。 中的一只豹子,并且会注视它很久。而中国人会注意到背 并且眼神会在背景和豹子之间来回游弋。 景,并且眼神会在背景和豹子之间来回游弋。调查者尼斯 比特说,这些学生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仔细关注世界, 比特说,这些学生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仔细关注世界,西 方人注意显著的目标物, 亚洲人会前后联系着看待事物, 方人注意显著的目标物,而亚洲人会前后联系着看待事物, 他们会看到事物的整体。他认为,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他们会看到事物的整体。他认为,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这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生态学和经济学。 这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生态学和经济学。 请你就中 、美学生鉴赏绘画作品不同的艺术审美观 谈谈中西绘画的差异。 谈谈中西绘画的差异。
时代
画种
代表
时代特征 生产力落后、 生产力落后、认识自然不足 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 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丝织业 发达;儒家天人合一, 发达;儒家天人合一,厚葬习俗 社会动荡; 社会动荡;崇尚气节的士人群 体形成;民族融合,佛道教发 体形成;民族融合, 文化多元; 展,文化多元;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势强 中外交流频繁, 盛;中外交流频繁,文化全面 辉煌 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 重文,文人阶层的壮大; 重文,文人阶层的壮大;理学 兴起 商业城市发展,市民兴起; 商业城市发展,市民兴起;通 俗文化繁荣
明清 文人画 八大山人 扬州八怪 民间 木版画年画布 绘画 贴画剪纸画
专制强化,统治腐败; 或继承宋元; 或继承宋元;或风 专制强化,统治腐败;农耕经济 高度发展, 格奇特, 格奇特,不拘成法 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 程朱理学僵化, 展;程朱理学僵化,进步思潮出 传统秩序松动, 现;传统秩序松动,价值观变化 生活气息 印刷术改进,识字率提高, 印刷术改进,识字率提高,文化 普及; 普及;通俗文化繁荣
魏晋: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 魏晋:社会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对儒学的反 省,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的形 成。 ——凸现个性 ——凸现个性 唐朝:政治统一, 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追求法度 ——追求法度 宋朝: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宋朝: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 更注重内心修养 ——注重意境 ——注重意境 明清:政治思想专制,社会动荡; 明清:政治思想专制,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发展 ——风格奇特 个性鲜明、 风格奇特、 ——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
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代表: 吴道子(画圣) 代表: 吴道子(画圣) 特点: 晕染法, 吴带当风” 特点: 晕染法,“吴带当风” 成就: 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成就: 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手法创新,题材多样, 灿烂而求备” 手法创新,题材多样,“灿烂而求备”。 背景: 背景: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势强盛;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势强盛; 中外交流空前兴盛,开放兼容,文化全面繁荣。 中外交流空前兴盛,开放兼容,文化全面繁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