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工作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为明确单位各部门、各级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职责,我队制定有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各级管理者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把控,严控工作质量。
(1)单位领导层
队长:队长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企业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全责。
负责大队质量目标的拟定;技术和质量监查工作的评审;生产技术评审、技术成果的提交批准;组织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大队总工程师:负责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并对企业质量技术工作进行具体组织、指导。
负责组织制订、落实单位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领导和组织单位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掌握工程质量动态,领导质量预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对工程质量实行内控,协助队长行使质量奖罚权。
(2)大队生产技术部
对各工程施工程序、过程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各院对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监督、审核质量问题整改情况;监督、检查专业院的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各院对工程质量检查及评定;检验提交的工程技术成果资料的检查情况;保存大队工程技术档案。
(3)各院
院为工程生产实施和质量控制的直接管理部门。
①负责工程项目计划书的制定:合同书、预算工期、施工工期、项目参加人员(负责人、质检员、综合员、安全员等)、工作内容、仪
器设备、工程结算等。
工程项目计划书在施工前交经营部。
②负责向项目进行技术交底:对项目负责人及参加施工的主要技术人员,对施工项目的技术要求、执行的规范、工作范围、施工工期、施工区域的环境特征、委托方的基本情况进行交底告之等。
③组织制定、修订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制定事业部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质量检查制度;组织解决本部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④负责组织本部门技术人员的培训: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员工及新员工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监督、检查所属施工项目的人员技术培训情况。
⑤负责院级的施工质量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编写质量检查报告、负责本部门的技术成果的检查、审批。
对项目施工质量的检查记录及质量自评报告,与成果资料一起提交生产技术部存挡保存。
⑥质量月报:每月 29日前,负责将各所属施工项目的质量月报上报单位生产技术部,以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均可。
(4)项目部及质量检查组
①生产过程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进度的按排、编写施工作业指导手册、质量保证措施的制定、质量检查的内容及检查过程的制定、质量检查计划、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
②技术交底:对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组织人员学习施工计划、项目施工各项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工期、项目及班组质量检查内容等。
③质量检查:负责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质量自评、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处理、成果资料质量检查、工程质量自评报告的编写。
④质量月报:工程项目负责人、质检员负责编写质量月报,每月26日上报所属各院,以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均可。
(5)作业班组及作业人员
认真落实好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按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保质、按时完成本班组工作任务;对本班组的施工质量全面负责;做好本班组的质量检查,配合项目作好检查工作;定期向项目经理汇报生产进度及存在的问题;生产过程中保存好各项记录。
2.工作质量检查制度
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及成果执行检查制度,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
单位对项目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及检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院设立质量检查部门并配备专人负责,施工项目部设立质量检查员。
质量检查员可专职也可兼职,项目负责人及质检员根据生产进展情况,适时安排布置复查、自检及对操作程序、操作技术手段监督、工程质量的检查自评。
检查工作要涉及到各专业、各作业组、各工序及各过程全域范围,对复杂和易出现问题的区段、过程应重点检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分折原因,制定措施。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采取针对性措施防上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2.1大队监督检查
(1)主要真对各院及项目部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成果质量控制的程序、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检查形式:大队主管领导、大队生产技术部及相关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各院、项目部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及施工现场检查。
(3)检查内容:对各院、项目组检查内容如下。
质量目标的制
定情况;质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资料管理情况;人员技术培训、技术交底情况;各级质量检查落实情况;质量控制措施;施工过程相关技术规定、要求的执行情况;各级检查记录、作业原始记录规范性;施工人员作业的规范性;施工所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及完好性;院、项目部质量检查自评报告编写及自评情况;院、项目部对施工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及认识。
(4)问题的处理: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大队检查人员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行措施,并提交各院,由各院及时进行处理。
(5)要求:各院及项目部制定的质量目标合理;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具有可操作性,落实到位;所有施工人员掌据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检查内容要做到全面细致,各级、各专业必须做到对施工过程、施工各阶段及各环节全面细致的检查;原始记录、各阶段各环节的检查记录保存完整、检查自评结果要合理;要求对各施工阶段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总结出对工作成果的认识及提出的下步工作设想。
(6)质量评价:大队检查组根据监督、检查结果,编写质量检查报告。
对检查的问题及不合格项,填写问题处理单提交各院,要求各院部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监督、检查其措施的落实及处理结果。
2.2各专业院检查
(1)各院为生产实施和质量控制的直接管理部门,各院要对每个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各环结及工作成果的质量进行控制、监督、检查。
(2)检查形式:由院组织质量检查组,对各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及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定。
(3)检查内容:检查项目部的质量控制措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施工过程相关技术规定、要求的执行情况;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情况;检查项目部质量检查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原始记录及各项检查记录的规范性、完整性;检查项目的质量检查自评报告的合理性;作业所使用仪器设备的性能、一致性及完好性检查。
(4)质量评价:通过按完成工作量的1~2%(如有具体要求,按要求进行)进行实地抽样检查并统计检查精度。
结合综合性的质量检查内容,对工程过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质量做出评价,编写院级质量检查报告,并提交到生产技术部存档保存。
(5)问题的处理:对大队检查组及院检查组,院协助项目部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项目部限期整改。
院要监督、检查问题的处理情况,对整改结果做出评价。
2.3项目部质量检查
(1)项目部是某一个具体项目施实的管理部门,负责本项目施工过程的组织管理,施工过程各环节质量管理、成果质量管理。
项目部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掌握施工进展、施工过程及成果资料的质量情况。
负责提交符合技术要求、质量优质、顾客满意的工作成果。
(2)检查形式:由项目负责、技术负责、质量检查员等组成检查组,对施工的各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对各专业、各作业组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3)检查内容:施工人员的施工规范性;施工人员是否掌握、了解各项施工技术要求;作业组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质量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外业作业点位检查;数据精度的重复检查,对样品按总数的2~3%进行实地抽样检查(检查量如与行业要求有冲突,按行业要求进行);各项原始记录检查;作业草图检查;对形
成的成果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资料整理、保存的规范性检查;各工序资料交接记录内容及完整性检查;检查作业班组的质量检查自评的合理性;作业所使用的各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查及完好性检查。
(4)质量评价: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工作环节质量控制、各工序的检查、样品重复检查精度统计情况,结合综合性的质量检查内容,对工程过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做出评价,编写质量检查及自评报告,待工程结束后与成果资料一起存档保存。
(5)问题的处理:对大队检查组、院检查组及项目部,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部分析原因、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问题按要求及时整改,做到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及时制定措施、及时改整。
项目部要及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复查。
对检查情况、问题处理情况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向院汇报。
2.4作业班组检查:
(1)严格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及各项技术要求施工,负责按时提交符合要求、质量优质的工作成果。
(2)检查形式:以作业班组为单位,对本组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
通过检查进行阶段性总结,向下道工序提交合格的作业成果。
(3)检查内容:外业作业点位检查;数据精度的重复检查,对样品按总数的3~5%进行实地抽样重复检查(检查量如与行业要求有冲突,按行业要求进行);原始记录规范性检查;原始记录的各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检查;原始记录各项内容的填写的完整性检查;各项原始记录(包括检查记录)保存的完整性检查;作业手图(草图)填制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及保存情况的检查;各项原始记录、作业草图必做到100%的检查;作业所使用的各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查
等。
(4)问题的处理:对大队、院及项目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业班组自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