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与设计方案

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模具准备、花纸准备、模具预热、原料压制成型、花纸成型以及加金成型的过程;本技术中对模具进行加工处理,使得模具的亮雾效果明显、亮雾分界清晰,制得的产品效果更加美观,同时对贴花过程的使用到的花纸进行加工处理,使得花纸能够准确的复制到模具上,使得模具图案与花纸图案完全吻合,减少误差,达到仿古餐具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模具准备:模具依次经过CNC电脑锣加工、抛光处理以及利用盐酸腐蚀进行亮面和雾面划分后予以电镀形成亮雾相间的效果,其中,亮面是凸起部分,雾面是凹陷部分;S2、花纸准备:依据模具规格以及亮面、雾面纹路进行花纸设计,烘干设计和印刷好后的花纸,利用金粉和100℃水配制成药水对花纸进行第一次擦拭,烘干后,再次利用金粉和70℃水配制成药水对花纸进行第二次擦拭,烘干后备用;S3、模具预热:将模具置于成型机上,利用成型机对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模具进行预热,模具预热温度为160~165℃并保持温度;S4、原料压制成型:待模具温度稳定后,将制密胺餐具的标准用料置于高周波内进行预热,使原料软化,将软化后的原料投入到成型机的位于下方的模具,利用成型机中位于上方的模具挤压原料,制成预成品;S5、花纸成型:将烘干备用的花纸沿着模具的边框进行定位后贴在经过第一次压制形成的预成品表面,并利用成型机进行第二次压制形成贴花预成品;S6、加金成型:在贴花预成品的表面依据加10~30g左右的金粉,再压制成成品,进行粗磨加工和修边处理后制得仿古密胺餐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纹路部分(1)和设置在纹路部分(1)外圈向外延伸的模框(2),模框(2)为八边形且八边长度均不相同,模框(2)的外圈竖直向上形成限位边(3),限位边(3)高出花纹部分3~5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2)的相邻两边相差3~5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亮面和雾面的划分通过盐酸溶液进行模具的腐蚀,具体步骤如下:A1、利用蓝胶涂抹覆盖不需要腐蚀形成凹面的模具;A2、覆盖完成后再将露出的纹路利用盐酸溶液进行腐蚀15~20min后出现凹陷;A3、腐蚀形成纹路后清理干净再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后将覆盖蓝胶的部分进行抛光处理,即可实现亮雾相间的效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溶液中盐酸的用量为80%,余量为水,盐酸的浓度为9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模具挤压原料的挤压压力为150~180 kgf/cm2,成型时间为50~100s,在成型过程中开模排除模内由于挤压原料而产生的气体,泄气时间为1~2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利用成型机二次压制形成贴花预成品的压制压力为150~180 kgf/cm2,成型时间为8~10s,泄气时间为1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加金成型过程中,成型压力为100~180 kgf/cm2,成型时间为25~35s,泄气时间为1~2s。

技术说明书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餐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密胺餐具又称为仿瓷餐具,由密胺树脂粉加热加压压制成型,密胺餐具以其轻巧、美观、能耐低温、不易碎等性能,被用于餐饮业以及儿童饮食等。

密胺餐具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为甲醛和三聚氰胺,密胺粉的学名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密胺餐具的生产原理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对密胺原料进行加热,再对密胺原料施加一定的压力,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密胺原料在成型机中发生缩聚反应,并在排气后固化成型。

现有技术中,密胺餐具的加工工艺通常分为(1)预热程序:用原料盒按所需生产的餐具克重称料,称好放进高调波均匀预热,让粉状的原料加热成块状;(2)素面程序:将预热好结块的原料倒进模具,启动机械素面程序,经过高温高压、固化成型;(3)贴花程序:将刷好罩光粉的花纸按花形剪好,按要求贴在素面成型的餐具上,贴好花后启动机械印花程序,印花需要压塑机进行第二次压塑将花纸印在餐具上;(4)加金程序:产品贴好花后,在产品表面均匀撒上光粉,然后启动机器,在经机械的高温高压、固化,产品表面有瓷器一般的亮泽;(5)抛光程序:产品生产出来后进行打磨、抛光,通过打磨、抛光可以把产品的毛边去掉。

授权公告号为CN10167064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贴花加金密胺餐具的生产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密胺初制品成型;(2)贴花;(3)将贴花后的密胺餐具放入模具内加压;(4)微开模具让加压时产生的气体排出;(5)排气后再合模加压,制成贴花产品;(6)开模,加金在贴花密胺餐具的内壁或外壁;(7)对加金后的产品再放入模具内加压;(8)微开模具让加压时产生的气体排出;(9)排气后再合模加压,开模后便得到贴花加金的密胺餐具;该技术通过对模具的温度和生产过程中压力的控制使生产原料发生反应达到产品工艺设计要求;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排放时间的控制使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得到充分排放,进而保证生产出安全环保贴花密胺餐具。

但是,该技术提供的方法提供了密胺餐具普适性的加工方法,无法快速加工得到对餐具花纹有较精细要求且更为耐用的仿古式密胺餐具。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仿古密胺餐具加工方法,对模具进行加工处理,使得模具的亮雾效果明显、亮雾分界清晰,制得的产品效果更加美观,同时对贴花过程的使用到的花纸进行加工处理,使得花纸能够准确的复制到模具上,使得模具图案与花纸图案完全吻合,减少误差,达到仿古餐具的效果。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模具准备:模具依次经过CNC电脑锣加工、抛光处理以及利用盐酸腐蚀进行亮面和雾面划分后予以电镀形成亮雾相间的效果,其中,亮面是凸起部分,雾面是凹陷部分;S2、花纸准备:依据模具规格以及亮面、雾面纹路进行花纸设计,烘干设计和印刷好后的花纸,利用金粉和100℃水配制成药水对花纸进行第一次擦拭,烘干后,再次利用金粉和70℃水配制成药水对花纸进行第二次擦拭,烘干后备用;S3、模具预热:将模具置于成型机上,利用成型机对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模具进行预热,模具预热温度为160~165℃并保持温度;S4、原料压制成型:待模具温度稳定后,将制密胺餐具的标准用料置于高周波内进行预热,使原料软化,将软化后的原料投入到成型机的位于下方的模具,利用成型机中位于上方的模具挤压原料,制成预成品;S5、花纸成型:将烘干备用的花纸沿着模具的边框进行定位后贴在经过第一次压制形成的预成品表面,并利用成型机进行第二次压制形成贴花预成品;S6、加金成型:在贴花预成品的表面依据加10~30g左右的金粉,再压制成成品,进行粗磨加工和修边处理后制得仿古密胺餐具。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包括花纹部分和设置在花纹部分外圈向外延伸的模框,模框为八边形且八边长度均不相同,模框的外圈竖直向上形成限位边,限位边高出花纹部分3~5cm。

进一步地,所述模框的相邻两边相差3~5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亮面和雾面的划分通过盐酸溶液进行模具的腐蚀,具体步骤如下:A1、利用蓝胶涂抹覆盖不需要腐蚀形成凹面的模具部分;A2、覆盖完成后再将露出的纹路利用盐酸溶液进行腐蚀15~20min后出现凹陷;A3、腐蚀形成纹路后清理干净再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后将覆盖蓝胶的部分进行抛光处理,即可实现亮雾相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盐酸溶液中盐酸的用量为80%,余量为水,盐酸的浓度为9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模具挤压原料的挤压压力为150~180 kgf/cm2,成型时间为50~100s,在成型过程中开模排除模内由于挤压原料而产生的气体,泄气时间为1~2s。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利用成型机二次压制形成贴花预成品的压制压力为150~180 kgf/cm2,成型时间为8~10s,泄气时间为1s。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加金成型过程中,成型压力为100~180 kgf/cm2,成型时间为25~35s,泄气时间为1~2s。

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仿古密胺餐具加工方法中在压制原料前,对模具进行了加工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模具抛光后放电再进行雾面电镀,雾面电镀后再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时需要依据客户需求进行选择式的图案抛光,这样处理的模具亮雾效果不明显,分界不清晰,无法达到对现有的餐具纹路精细的要求;本技术中将模具抛光后先用蓝胶将预设的纹路中不要处理的地方进行覆盖,覆盖完成后再将利用盐酸及附加溶剂配制成腐蚀药液将纹路部分腐蚀15分钟,此时未覆盖的部分会因为腐蚀药液的作用形成凹陷,而被蓝胶覆盖部分就阻碍了腐蚀过程,腐蚀后将模具清理干净再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只需将原来覆盖的地方抛光处理即可在纹路部分出现明显的亮雾相间的效果,且亮雾效果明显、分界清晰,在后续的压制过程中能够在餐具上形成较为美观的仿古效果。

2、本技术中的压料过程中使用的模具进行了改进,现有技术中模具通常是圆形的,本技术中设计的模具具有八边且八边不等的模框,模框带有竖直向上的限位边,八边模具以及限位边能够很好的对放置在预成品上的待压制的花纸进行精准定位,花纸与模具相吻合能够准确的将图案复制到预成品上,有效地防止在花纸压制过程中由于花纸的移动导致餐具成品的花纹错位,将原来花纸与模具压制过程中相差2~5mm的误差减小至最多0.05mm内的误差。

3、本技术在花纸的处理的过程中采用了两次擦拭花纸的方法,将花纸彻底擦透,使花纸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原料中,紧密的与原料相结合,增加了餐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质量。

4、本技术中对模具的处理、对花纸的处理、第一次压制、第二次压制以及加金成型过程都设定了标准化的数据,一方面提高了仿古密胺餐具的耐温性能和质量,另一方面提高了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模具与成型机的压制台配合结构示意图。

1、纹路部分;2、模框;3、限位边;4、压制台;4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仿古密胺餐具的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模具准备:模具依次经过CNC电脑锣加工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后利用蓝胶涂抹覆盖不需要腐蚀形成凹面的模具部分,将雾面和亮面在平面上区分开来,覆盖完成后再将露出的纹路利用盐酸溶液进行腐蚀15min后出现凹陷;腐蚀完成,形成纹路后清理干净再进行电镀,电镀完成后将覆盖蓝胶的部分进行抛光处理,即可形成明显的亮雾相间的效果,其中,亮面是凸起部分,雾面是凹陷部分;S2、花纸准备:依据模具规格以及亮面、雾面纹路进行花纸设计,烘干设计和印刷好后的花纸,利用金粉和100℃水配制成药水对花纸进行第一次擦拭,烘干后,再次利用金粉和70℃水配制成药水对花纸进行第二次擦拭,烘干后备用;S3、模具预热:将模具置于成型机上,利用成型机对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模具进行预热,模具预热温度为160℃并保持温度;S4、原料压制成型:待上下模具温度稳定后,将制密胺餐具的标准用料置于高周波内进行预热,使原料软化,将软化后的原料投入到成型机位于下方的模中,利用成型机中位于上方的模具挤压原料,制成预成品;其中,模具挤压原料的挤压压力为150 kgf/cm2,成型时间为100s,在成型过程中开模排除模内由于挤压原料而产生的气体,泄气时间为2s;S5、花纸成型:将烘干备用的花纸沿着模具的边框进行定位后贴在经过第一次压制形成的预成品表面,并利用成型机进行第二次压制形成贴花预成品;其中,二次压制形成贴花预成品的压制压力为180 kgf/cm2,成型时间为8s,泄气时间为1s;S6、加金成型:在贴花预成品的表面依据加10g左右的金粉,再压制成成品,其中,成型压力为100 kgf/cm2,成型时间为25s,泄气时间为2s;最终进行粗磨加工和修边处理后制得仿古密胺餐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