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主要内容

15、结构构造是否与计算简图相吻合,是否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16、依据耐久性要求,合理确定砼抗渗、抗侵蚀、抗冲刷等级
17、合理选择各种工程材料(混凝土、浆砌块石等)
18、是否明确施工要求(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最大浇筑厚度,二期混凝土等)
9
观测设计
1、合理确定水闸的一般性观测项目和特殊性观测项目
2、观测设施的布置是否合理
3、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应提出技术要求
10
环境保护
1、地基处理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地面水或损坏周围已有建筑物
2、震动噪音满足允许噪声要求
3、废水、废渣集中处理措施
4、料场开采后的填埋、恢复措施
11、
图纸要求
枢纽总图
1、地形、大地坐标、指北针
2、建筑物控制点坐标、定位轴线、桩号、高程
3、建筑物名称、轮廓线、轮廓尺寸
6、闸门的启闭顺序和开度是否明确
7、
防渗排水设计
1、水闸基底渗透压力计算的公式和参数选择是否正确
2、翼墙侧向绕流计算是否正确
3、闸基抗渗稳定性验算,渗流坡降的选择是否合适
4、是否有必要进行翼墙墙基抗渗稳定验算
5、反滤层的材料、长度的选择
6、排水孔的布置、孔径、设置范围是否合理
7、永久缝水平、垂直止水材料、放置位置、几道选择,是否封闭
4、沉降观测的布设和措施是否正确和合理
5、深基础施工是否提出了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基础开挖和工程降水时有无消除对比邻建筑物的影响及确保边坡稳定的措施
6、液化地基,是否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地基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7、闸室、消力池及其他部位基础不同处理方法之间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施工的先后顺序、间隔时间、施工速率等)
地基与基础设计
1、设计参数应符合地质勘察报告
2、地基渗流稳定性验算、整体稳定性计算、沉降计算
3、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是否对下卧层进行强度、变形和深层抗滑稳定验算
4、桩基设计应进行承载力(强度、稳定)计算
5、桩尖高程是否进入相对硬土层
6、单桩承载力和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是否正确,桩身砼强度是否满足桩的承载力设计要求;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桩基的沉降时是否考虑桩侧的负摩阻力
3、基础设计(包括基础开挖及处理)资料齐全,有工程地质详堪报告(或施工地质报告)
4、工程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资料(已建和规划)
5、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包括图纸目录、说明)
6、主要材料表是否齐全
7、设计说明书是否完整正确
8、引用标准图集(现行有效版本)
9、图纸签署、盖章是否符合规定
10、对超出规范标准限值的内容是否有特别说明及充分论证
5
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
地基基础选型与处理
1、基础选型、埋深和布置是否合理,基础底面标高是否达到勘测报告建议的持力层,或位达到持力层时结构处理措施是否得当
2、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案和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施工、检测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3、桩基类型选择、桩的布置、试桩要求、成桩方法、终止成桩条件、桩的检验及桩基的施工质量验收要求,试桩要求是否明确
4、开挖线
5、总说明(工程位置、作用、特性、等级、规模等)
平面图、结构图
1、建筑物轮廓线、轮廓尺寸、结构尺寸、伸缩缝间距、建筑物名称、高程、编号
2、需放置设备或有埋件处,构建位置(高程、桩号)、尺寸大小是否与设备或埋件的要求相一致
3、细部详图
4、说明
钢筋图
1、结构(构件)材料(混凝土、灌砌石、砖)等级、尺寸
3、
设计总说明
每一单项工程编写一份设计总说明,对于大中型工程可按行业习惯不编写设计总说明,简单的小型单项工程,则设计总说明中的内容可分别写在平面布置图和结构剖面图中
1、设计标准:水闸枢纽及各水工建筑物等级确定
2、设计依据:标准规范(现行有效版本)
3、抗震烈度、分类等级
4、主要建筑材料要求是否齐全
5、主要构造要求
11、对使用上不允许出现裂缝或要求限制裂缝宽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分别进行抗裂验算和裂缝宽度的验算
12、对位于地震区的建筑物,应计入各项地震作用力,并合理采用抗震措施,符合相应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13、使用的软件与计算简图是否符合结构实际情况
14、合理设置结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缝宽和止水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一、水工专业审查要点
序号
项目
审查内容
1
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2004版中有关强制性条文(具体条款略)
2
设计文件总要求
1、是否与审查批准的初步设计一致,是否按照批准的文件进行修改,如有重大变更,是否通过相应文件批准
2、施工图是否达到水利行业的深度要求
7、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论证和计算应符合相应设计规范的要求
8、采用的计算公式是否适用,是否与参数取值相适应
9、施工方法选定是否合理
6、
水力计算
1、闸孔总净宽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的选择是否正确
2、消力池的长度、深度、底板厚度计算,公式和参数选择是否正确
3、是否需综合考虑其他辅助消能措施
4、海漫长度计算
5、防冲槽深度应不小于首(末)端河床冲刷深度,是否综合考虑河床土质、首(末)端单宽流量和水深等因素
8、
建筑物设计
1、荷载(作用)及设计组合工况确定是否正确、齐全
2、闸室、翼墙抗滑和基底应力验算
3、闸室底板结构应力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4、闸墩应力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5、对建筑物的局部稳定(边坡稳定、渗透稳定)和应力计算,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6、结构受力分析时,是否考虑有其他专业提供的荷载,该荷载是否为提供荷载专业的最终成果
4、
枢纽布置
1、枢纽各建筑物(挡水、泄洪、发电、航运)运行和泄洪要求、闸址地形、地质条件
3、下泄水流是否冲刷枢纽基础或其他建筑物基础,下泄水流流态和冲淤变化是否会影响建筑物使用,是否需要河道整治和岸坡保护
4、是否需要进行水工模型试验
5、是否做过可比方案的全面比较
7、闸室结构型式选择是否合理,结构尺寸是否经济合理(包括闸室结构形式、闸底板形式、底板厚度、几何尺寸、闸墩结构形式、厚度等)
8、净空尺寸是否满足建筑限界、设备起吊、施工误差、施工工艺
9、结构计算简图是否正确,与图纸构造是否一致
10、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应根据结构在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不同工况(持久、短暂、偶然)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对持久状况尚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对预留状况可根据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