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知识-现代企业档案管理1 精品
管理知识-现代企业档案管理1 精品
第二节 现代企业 档案工作概述
一、基本概念 (一)企业:是经济组织,它在生产、流 通和服务等领域,从事某种相对固定的商 品经济活动,通过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 品或劳务来盈利。 企业有独资、合伙和公司三种类型。 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主要的企业 组织形式。
(二)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 1、现代企业核心是法人制度 现代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有独立的财产, 通过从事的经济活动来盈利。 2、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即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与 运行机制。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与监事会三者间 的制衡关系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有利于公 司高效率运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前言
一、讲课内容 1、现代企业档案管理 2、现代企业电子文件管理
二、为什么讲这两个主题?
1、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档案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 2、电子文件的大量形成使企业档案工作面临巨 大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
1、理论和实践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强调务实。 2、继承与创新结合:继承传统企业的经验,实 现机制创新。 3、技术与管理结合:强调信息技术和档案业务 的紧密结合。
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全国各种档案,由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分别集中保存,并 实行党政档案的统一管理 (1)各单位内党政工青妇等组织形成的档案,均由机关档 案室集中管理,不得由个人或承办部门分散保存; (2)各单位需要长远保存的档案,必须定期移交给各级档 案馆集中保管,不得由各单位分散保存。 (3)一切档案材料,非依规定和经过批准手续,不得任意 转移、分散和销毁。 企业档案管理存在集中管理(宝钢模式)和分级管理(金山 石化模式)两种。
三、现代企业档案工作面临的困难
1、内外动力机制不健全 2、企业档案意识不强烈 3、企业档案工作不稳定 4、企业档案资源不充裕 5、档案法规体系不完善 6、档案人员素质不适应
四、现代企业档案工作的探索 1、需要遵循企业档案工作的一般规律。 2、需要与现代企业的需求相适应。 3、需要继承传统企业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 ,克服其不足。
(一)档案的定义 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
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 、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 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音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 录。(《档案法》第二条)。
(二)档案形成的四个要素
1、档案的来源:来自于人类的社会活动,主体是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及个人。 2、档案的条件: (1)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文件,即指文件处理程序或文件办 理的事情已经完毕。 (2)必须是具有一定保存(凭证或情报)价值的文件。 (3)必须是按照规范的程序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 3、档案的载体:档案有特定的载体,其载体的制成材料、 记录方法、表达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4、档案的性质:档案是工作活动的直接记录,是原始记录 材料,具有特定历史记录性质。
四、教学依据:
国家档案局关于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1、档发字〔2002〕5号《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2、档发〔2004〕4号《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 法》; 3、重点讲:DA/T 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第一章 现代企业 档案管理
第节 档案工作概述
一、档案和档案工作
三、档案工作总体要求 1、健全“五个体系” (1)法制化、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体系; (2)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的档案队伍体系; (3)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特色鲜明,质量上乘 的档案库藏体系; (4)设备先进、安全可靠的档案保护体系; (5)形式多样、有效便捷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服务体系。
2、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建设“两个体系”)
二、企业档案工作综述
1、企业档案工作的意义: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 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研发、生产 、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础性管理工作。(4.1) 2、企业档案工作的原则:企业档案工作应以企业资产关 系为纽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 准。(4.2) 3、企业档案工作的目的:企业档案工作应以满足企业各 项活动在证据、责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运用现 代技术与管理方法,通过资源整合和开发,为企业研发、 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4.3) 4、企业档案工作的责任:企业应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 、系统与安全。(4.4 )
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 意见》的通知(档发[2007]12号) (1)建立各级档案部门要努力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 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 (2)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民生 档案造福民生。
企业档案关系民生,也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 分。
3、增强档案意识 (1)法治意识:普法宣传,依法治档。 (2)收集意识:不要犯错过的过错。 (3)投入意识:注重全面投入。 (4)产出意识:注重全面产出。
(三)档案工作的概念
1、档案工作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提供丰富档案材料,直接为 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2、档案工作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1)宏观管理是指对整个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 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和检查等组织建设和事业管理的 工作。 (2)微观管理是指具体的档案业务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 、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和编研等环节。
3、档案工作贯穿两个运动过程 (1)实体流:指档案文件和案卷实体的收集、整 理、排列、借阅利用的过程。 (2)信息流:伴随档案实体流产生各种信息,如 档案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分类、著录、标引 、编目、检索、提供利用等。两者互为条件、互 相依赖。 传统管理是借助实体流实现信息流。信息化条件 下实体流和信息流可以相分离。
2、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统一领导、分 级负责地进行管理 (1)统一领导,即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全面规划和 统筹安排,制定统一的档案法规和业务标准,提出 统一的方针政策,实行统一领导、指导和监督。 (2)分级管理,即由各级档案行政机构按照国家的 统一规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各自的档案工作规 划、制度和办法,对本地区的档案工作进行管理。